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语文模拟题(一)A

2014-5-11 0:07:48下载本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题(一)A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共20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2分)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4分)

潇洒是什么?陶渊明说,潇洒是“          ,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刘禹锡说,潇洒是“斯是陋室,         ”的自信;陆游说,潇洒是“          ,只有香如故”的优雅;孔子说,潇洒是“           ,不亦君子乎。”的旷达。

(2)古诗鉴赏:(2分)

江 楼 感 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方面进行简单赏析。(30字左右)

赏析                                      

                                        

3走近名著:(5分)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

——罗曼·罗兰《名人传》

(1)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热情赞颂的这位与命运、与生活搏斗的英雄是          。(1分)

(2)罗曼·罗兰说这位英雄是“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请你结合他的生活经历和杰出成就,说说“苦难”和“欢乐”各指什么。(2分)

                                       

                                           

(3)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哪个英雄让你钦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有相关情节、人物性格特点,60字左右)(2分)

                                          

                                        

                                        

4、下面一段话在标点、字词、句子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祖先的日子。4月4日上午9时50分,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店,首次按照古代黄帝陵祭祀的礼仪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参加此次祭奠大典的各界代表共有3000多人,为历届公祭参加人数之最,而聚集在黄帝陵四周前来参祭的群众才有近万人。

标点:                                       

字词:                                       

句子:                                              

5、探究题:(4分)

(1)认真观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请你试着写出此图案的寓意。(2分)

(提示:此图案的原型是金沙“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2)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中国各地留下的地方小剧种有300个,但据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发现,地方小剧种消亡的速度正在加快,不少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只剩下一个剧团。山西省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之美誉,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省还有52种地方小剧种,现如今全省地方戏仅存28种。一些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资料散落民间,因无经费抢救,艺术遗产存在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探究结果                                 

                                         

二、综合性学习:(8分)

6、 2006年3月18日,主题为“世界水论坛“的水峰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全球13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全世界的眼光又聚焦在“水”的问题上。针对这个问题,你校学生会准备在全校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设计这项活动。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主题。(10字以内)(2分)

                                        

(2)请围绕活动主题为这次活动设计3种活动形式。(3分)

1)                                      

2)                                     

3)                                      

(3)活动结束,校电视台准备让你就这次活动在电视上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这样对观众说:(50字以内)                                     

                                       

                                    (3分)  

三、阅读和理解:(42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请 你 点 亮 节 能 灯

曲 兵 

(1)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11W的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可以节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如果全国有12亿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电858.48亿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2)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5年3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13 000多只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1 032千瓦下降到235千瓦,综合节电率在70%以上,年节电110万度。

  (3)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益。每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10.64万吨二氧化碳、0.09万吨二氧化硫。

  (4)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关的扶持政策,用于推广节能灯等节能产品。仅美国环保局从1991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计划以来,就投资了10多亿美元用于推广高效照明产品。

  (5)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节能灯的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但是,我国生产的节能灯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以2003年为例,当年节能灯在国内的销售量为3.56亿只,白炽灯的使用量却高达30亿只。  

  (6)为何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国内反应却这么冷淡呢?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障碍就是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一些小作坊制造的节能灯光效低、寿命短和光衰快,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2005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上海、广东两地的节能灯商品进行检测,结果抽样合格率仅为39%。行业市场的混乱导致规范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不敢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厂家偏重出口加剧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使消费者对节能灯的信心更难建立起来,恶性循环,导致了节能灯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7)另外,扶持政策不完善也是节能灯在国内遇冷的原因,我国还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购买节能产品都会进行补贴,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1只“得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3美元的补贴。

(选自《科学大众》2005年10月)

7、结合全文,概括节能灯在国际上很受欢迎但国内反应冷淡的原因。(3分)

                                       

                                        

8、短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主要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分)

说明方法:                                                                          

分析作用: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含义。(3分)

                                       

                                      

                                           

10、请你设计一条简短的标语,提倡大家多使用节能灯以节约电力能源。(2分)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流 浪 的 二 胡

陈荣利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它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润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那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溏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 选自《当代美文》)

11、作者为什么说二胡是“流浪的二胡”?(2分)

                                       

                                       

12、通读全文,说说如何理解“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3分)

                                       

                                       

                                         

13、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对现实的思索,说说作者为什么说“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3分)

                                      

                                          

                                           

14、做读书卡片能即时记录并表达我们阅读文章时的思考和感悟。请摘录出文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写出心得体会。(4分)

读 书 卡 片

                  编号:008

类别: 散文           题目:《流浪的二胡》 

作者:陈荣利           出处:《       》

内容摘录:                               

                                    

心得体会:                                 

                                    

15、文中说“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的确,陕西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民间艺术,例如:秦腔、唢呐、皮影、剪纸、户县农民画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已经对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不感兴趣,请你根据这一现象,写一段话,呼吁大家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60字左右)(5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人生小幼,精神专得,长成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①,不遗忘;二十之外,反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②(lǎ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曹操、袁遗(人名)老而弥笃③。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

【注释】①:温习  ②坎:(lǎn)困顿,不得志。 ③:深厚。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不遗忘   (      ) 

(2)长成后   (      ) 

(3)读《春秋》 (      )

17、解释“闻”在下列句中的不同意义:(2分)

曾子七十乃学,名天下 (      )     

深巷中犬吠      (      )

18、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

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

翻译:                                     

                                       

19、文中说曹操“老而弥笃”。他的诗中就有表现他这种情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2分)

                                 

20、读了本语段,你有什么感想?(3分)

                                        

                                       

四、作文(50分)

21、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47分)并写一段自评。(3分)

文题一:

希望是一份于焦躁不安的等待后如愿以偿的一缕闪亮,是一份成竹在胸的顾盼之后意想不到的一个回眸。有时候,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为昨天的过错感到遗憾,希望却又将新的一天送到我们的面前。生活想把人们迎进幸福的大门,才让希望送来一缕缕温暖的阳光啊!

请你“希望”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

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总有一种精神,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在生活中,谁,曾经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你的泪水盈满眼眶……

请你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字数在600字---800字之间(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请你客观地为你的作文写一段自我评价。(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1)略 (2分,有错别字扣1分)

(2)采菊东篱下  惟吾德馨  零落成泥碾作尘  后天下之乐而乐(4分)

2、内容上,作者表达了对月怀人的思念之情,有种淡淡的惆怅。 写法上,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夜凉如水的明朗天气。(2分,选择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

3、贝多芬(1分) “苦难”指贝多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例如贫穷、耳聋、孤独等。(1分)

“欢乐”可以指他的《欢乐颂》,也指他创作的乐曲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的感觉。(1分)

颁奖词:(2分)

例如:鲁智深:他疾恶如仇,三拳打死镇关西,救金氏父女于水火之中;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闹野猪林义救林冲;他倒拔垂杨柳,显示无比神力,令人敬佩。

4、标点:“人文始祖”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字词:“祭祀大店”改为“祭祀大殿”

  句子:“才有近万人”改为“就有近万人”(3分)

5、1)“四鸟绕日”图案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这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

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中

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

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

的精神风貌。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永恒。环

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2分,能够描述画面内容以及其内涵,不要太复杂)

2)我国的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面临种种困境,受到严重威胁,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以引起国民的重视。(2分)

二、6、主题:水—我们的生命之源(2分)

活动形式示例:1)世界各地的水资源缺乏或污染图片资料展览

        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

       3)在全校征集有关节约用水的标语或宣传语进行张贴(共3分)

评分标准:要有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主题。要有明确的活动形式。

感受:略(3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

7、①行业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②扶持政策不完善;

③推广节能灯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和激励机制。(3分)

8、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2分)

作用分析:“2003年中国节能灯的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运用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中国节能灯在2003年就在国际上占领了很大的市场,很受欢迎。(2分)

9、我国生产的节能灯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意对即可)(3分)

10、例如:使用节能灯,为国家贡献一点力量。(2分)
现代文阅读(二)

11、因为二胡传达是一种沧桑和潦倒,一种孤独和寂寥,一种悲凉和无奈的心情,它诉说着老百姓平凡人生中的苦难和不易,也传达着老百姓对生活的忍耐和坚韧,奋进和抗争,那决不是在安乐窝里享受生活生活的人的生活记录,所以二胡是流浪的二胡。二胡携带方便,人走到那里,二胡就可以跟随到那里,成为“流浪的人”的一种心灵寄托。(2分,考生能够答出重点的词语,大概理解就行)

12、 “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说明二胡只属于百姓黎民,是民间音乐,仿佛不登大雅之堂,但是“那是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老百姓在开心时,可以用二胡表现自己的快乐,潦倒时,可以用二胡宣泄内心的郁闷或悲苦。(这个要求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例如抓住“百姓黎民、俗子凡夫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抓住“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来分析。3分)

13、“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

一种器乐记录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民的生存状态,记录着民众的一种心情,也传达着一个时代的气息,同时又是一方文化的凝结,它是穿越了时空的一种文化,所以说它是“精灵,是血脉,是魂魄。”(3分)

14、出处:《当代美文》(1分)

内容摘录: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1分)

心得体会: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孕育了马头琴,所以是马头琴的摇篮,所以这方水土才会用马头琴这样的器乐。(2分)

15、正如文章所说,一种器乐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的凝聚,所以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的文化遗产,不要丢掉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否则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5分)

文言文阅读(三)

16、1)仍然  2)通假字:通“以”  3)才     (3分)

17、闻:显达 显扬  闻:听见      (2分)

18、人到老了学习,就像拿着蜡烛在黑夜中行走,仍然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要贤能。(抓住“秉烛、贤、暝目”来翻译  3分)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分)

20、人在年少的时候,要抓紧时间学习;如果错过了,到老年学习也不错,现在不是提倡终身学习吗?只要是学习,什么时候都比不学好。(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