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书写(4分)
请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
二、积累和运用(20分)
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zòng( )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 )肆( ),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淌 ,那么终将干涸;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B、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C、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 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一到海里就会自然漂起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C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4、按提示默写诗文名句。(8分)
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意。
②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③人们常说“近墨者黑”,但实际生活中“近墨者”却“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 , 。”
④朋友遇到挫折、困难时,你可用李白的《行路难》中句子勉励他: , 。
5、名著阅读。(2分)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人物]孔明、孙悟空、武松、林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学诗 下联: 。
6、综合性学习(4分)
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对象 节日 | 认可度 | 快乐度 | ||||
老年人 | 中年人 | 青年人 | 老年人 | 中年人 | 青年人 | |
春节 | 高 | 高 | 中 | 高 | 中 | 低 |
圣诞节 | 低 | 中 | 高 | 低 | 中 | 高 |
① 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1分)
②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1分)
③ 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2分)
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春天的第一朵鲜花(15分) 谢云
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的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9、文中哪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时的心情?(2分)
10、“春天第一朵鲜花”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想,请概括“回想”的主要内容。(2分)
11、找出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再从你的积累里,写出一句与主旨句含义相同或相近的名言名句。(4分)
12、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出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或先谈感悟理解,后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或质疑问难。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一句作批注。(4分)
示例: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 [批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语句: [批注]
13、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的启示。(3分)
(二) 谦卑的人有福(15分)
先民造出庙宇叩拜的理由之一,在于表达自己对造物主的谦卑。无论造物主是上帝,抑或就是大自然本身。他们谦卑,并非真的见过上帝,而是生活中的种种奇迹——譬如土地上生长庄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饮用,孩子们健康成长——在表明,人的存在并不仅仅由人的力量完成。
于是他们谦卑,伏在地上求得神的喜欢,使庄稼明年继续生长,让孩子们的孩子依然健康。
如果不讨论被膜拜的一方,即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所感动的,是先民对待周遭的姿态:虔诚、恭顺以及明智的位置选择。
谦卑正是一种姿态。
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非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融和是别人最喜欢的一张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
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时代、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聪明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在特定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如果在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谦卑是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恶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然,是进退自如的谦和。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心智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①它是一个人在历经沧海之后才有的一种亲切,②大善盈胸之际的一份宽厚,③物欲淘净之余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
这就是谦卑的力量。
14、本文题为“谦卑的人有福”,文中从那些方面作了阐述?(2分)
15、将下面列举的三则表现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分别对应。(3分)链接材料:
A、战国时期,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武将廉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比与争列”,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 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的招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C、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球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
句①—( ) 句②—( ) 句③—( )
16、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的理解。(4分)
①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不是一霸。
②(牛顿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捡石子的小孩。
17、作者认为先民造出庙宇叩拜,是对造物主或大自然的谦卑,是明智的位置选择。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18、再读全文,补充一两点你对“谦卑”的看法。(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①天下缟素 ( ) ②休祲降于天( )
20、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① 休祲降于天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 所欲有甚于生者
C、①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D、① 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② 王之弊甚矣 ②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2、阅读本语段后,你认为唐雎是凭他的什么暂时保存了安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3—26题(8分)
秦西巴纵麑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注释] ①纵麑(ni):放走小鹿。 麑: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
2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
2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 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
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
25、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26、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2分)
五、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其一,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失误被悔恨征服,离正确不远了;挫折被毅力征服,离成功就迫近了;狭隘被豁达征服,胸襟就开阔了;狂热被冷静征服,理智便成熟了……
请以“征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道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名、人名。
升学模拟考试语文答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书写(4分)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 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2、( )(2分)3、( )(2分)
4、按提示默写诗文名句。(8分)
① , 。② , 。
③ , 。④ , 。
5、名著阅读。(2分)
6、综合性学习。(4分)
① (1分)
② (1分)
③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春天的第一朵鲜花》15分
9、 (2分)
10、 (2分)
11、 ; (4分)
12、语句:
[批注] (4分)
13、
(3分)
(二)《谦卑的人有福》(15分)
14、 (2分)
15、句①——( )句②——( )句③——( )
16、①
② (4分)
17、
(3分)
18、
(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9、① ( ) ② ( )(2分)
20、( )(2分)
21、 (2分)
22、 (2分)
23、①( ) ②( )(2分)
24、( )(2分)
25、 (2分)
26、 (2分)
五、作文(50分)
奉港参考答案
二、积累和运用(20分)
1、 纵 逸 zì sì (2分) 2、B (2分) 3、A (2分)
4、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④长风破浪回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分)
5、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借箭(2分)
6、 ①青 年 人 对 “ 洋 ” 节 日 的 认 同 度高 于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 或:对 “ 洋 ” 节 日 认 同 度 高 , 对 中国 传 统 节 日 认 同 度 低 。(1分)
②“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评分标准: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分。(1分)
③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2分)
评分标准: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满分;直接引用链接材料中的语句,酌情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5分) 9、 激动、颤栗。(2分)
10、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在涪江边散步时思考(体味)涪江在抵达嘉陵江(汇入长江)前的艰辛历程。(2分)
11、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2分)
例如: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马克思的“……只有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和顶点。” (2分)
12、 开放性答案。语句(2分),所作批注,要求贴切、精彩、深刻、独到、通畅(2分)
13、 开放性答案。提示:要表现“重视过程”,注意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3分)
(二)、(15分)
14、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谦卑是一种睿智;谦卑是美。(2分)
15、①C ②A ③B(3分)
16、①人只是大自然机体普通的一部分,不应该把自然环境当作征服的对象。或:人要善待自然环境,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2分)
②科学领域博大深邃,一个科学家的再多发现,也只是其中的点滴,对科学的认识还很幼稚。(2分)
17同意与否,只要言之成理,视贴切的深刻程度,酌情给分。以下说法供参考:①同意。先民由于生产力低下,看到自己在大自然面前力量有限,于是采取这一做法,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作用的恰当认识。②不同意。先民的这一做法虽然迫不得已,但他们低估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这种做法不可取。(3分)
18、只要有一点看法恰当,切合文意,视表达情况酌情给分。以下答案供参考:“谦卑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谦卑是一种崇高的品行”、“谦卑是坚忍”等。(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19、①穿丧服②吉凶(2分) 20、C (2分)
2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
22、临危不惧、 不畏强暴的精神(2分)
(二)23、(1)命令;派遣;让 (2)停;过了 (2分) 24、B (2分)
24 、“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2分;只抄一半,1分;抄“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1分
26、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2分;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1分;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1分
五、作文(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