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初三年级语文复习试卷

2014-5-11 0:07:49下载本试卷

初三年级语文复习试卷

(满分130分  时间150分钟 )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        

②足蒸暑土气,        

              ,人迹板桥霜。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⑤无意苦争春,           。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

            ,西北望,射天狼。

            ,载不动许多愁。

注意:⑨⑩两题只要选作一题。

⑨白居易的《观刈麦》: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⑩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分)

①桑zǐ(    )   ②繁yǎn(    )  ③味同jiáo(   )蜡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4分)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谏故,上使我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宜多应者。”吴广以为

①数       ②诚      ③唱         ④然       

4、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4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的缉捕,削发成         ;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5、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你写出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脚下行程千里远,

下联:              

 

 

6、这是一幅题为〈〈升级〉〉的漫画,请仔细观察,并根据画面简要说说你的发现。(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40分)

(一)诗歌鉴赏(2分)

7、对下面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A.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非功过词人在无聊中的想像之景,同时也透露了词人的内心感受。

B.片第一句“东篱把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诗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

C.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D.帘卷西风”四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黄花在西风夕照中摇落,此时词人既惜花,又自怜,“人比黄花瘦”才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祖莹偷读》,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老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8、解释加点的字。(4分)

                 父母其成疾       

火读书                生徒         

9、下面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禁不能止       父母寝睡

B、家人所觉       不足外人道也

C、由声誉甚盛      不知为不知,知也

D、才名拜太学学士   衣被蔽塞窗户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

                                     

11、我过古代有关勤奋读书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再例举一例。(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⑴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生物圈。

⑵①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②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③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⑤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⑥这些过程都叫做天然自净作用。⑦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⑶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⑷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叫做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病、赤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12、第⑵段中“这样的循环”指代的是什么?(2分)

                                     

                                     

13、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意思。(4分)

原生:                                      

次生: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青春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来,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佑铭。

  还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证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一天,美国影片销售协会主席罗森菲尔德参加日本实业界的聚会,晚宴之前的谈话,他随意说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在座的各位实业家大为惊讶,其中一位一边激动地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呢”,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青春》。

  《青春》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它怎就这么神奇?我一直寻求着《青春》,最后在《READING》(《阅读》)上找到了它——《YOUGH》。我试着作了如下的翻译——

  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鲜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 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呵,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理想的追求。

  无情的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深处打下烙印,焦虑、恐惧、自卑,终会使心情沮丧,意志消亡。

  60岁也罢,16岁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与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

  末了,我们不能忘记作者,塞缪尔·厄尔曼。1840年生于德国,童年移居美国,参加过“南北战争”,他是五金制造商,他所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半个多世纪还在继续。最近,他的一部书在日本的版税三万多美元,后人以他喜爱的方式全部捐给亚拉巴马州大学作为奖学金基金。有谁能说,这不是青春的光彩、永恒的青春呢?

14、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一文被麦克阿瑟、松下幸之助等名人视为座佑铭,其“神奇”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15、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真正的青春”。(3分)

                                          

                                       

16、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的最后一段中“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五)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伤  害

          巴金 

⑴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丐寂寞地立在面食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里送。

⑵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步到街上来。

⑶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着一块破布,紧紧包住他那瘦骨的一身黑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一个破碗,压在胸前。

⑷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⑸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⑹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事情并不感到惊奇。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也还是无力的。

⑺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⑻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仍然不开口。于是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口里“嘘嘘”作声。

⑼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来看我。

⑽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

⑾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丐立在担子前,畏怯地望着卖面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口里。两个肥胖小孩却站到旁边一个卖糖食的摊子前面去了。

⑿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见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子仍然放在原处。两个肥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立过的那个地方,用了同样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搁了一个星期。

⒀我走到黑脸小孩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且也茫然地看我一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⒁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

⒂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却仰起头看了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黑脸。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⒃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姓名。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身子像一股风似地飘走了,并没有一点踪迹。

⒄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人听一个老烟客讲明太祖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划脚地讲得津津有味。众人都笑,我却不作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⒅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后来再经过这个地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担前吃东西。

⒆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休息。

⒇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我想到那个黑脸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他还会带着冻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像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捱着日子么?

(22)他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间的差别,他应该了解吧。从这差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是很明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个眼角的泪水。他一定早忘记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掉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能够达到他的耳边么?他会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年8月1日 

 (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7、作者用“但是”衔接第⑵⑶段,有什么效果?(2分)

                                           

18、第⑸段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4分)

                                         

                                       

19、第⑼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哪个词语?“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的意思是什么?(3分)

                                           

                                       

20、从下面一段描写中,你能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情? (2分)

(黑脸小孩)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

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21、第17段“我的心并不在这里”与第20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分)

                                             

                                       

22、“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13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是“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2分)

                                             

                                       

第三部分 综合性学习(共5分)

23、元旦快来临了,学校即将举行“除旧迎新,畅想青春”文艺晚会,如果你是晚会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开场白?(不少于60字)

第四部分 作文(共60分)

24、我们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教师的窗前、爸爸妈妈的办公室……等等。有些时候,我们一定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的。请以“我从     走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填写完整。

(2)不少于700字。

(3)以记叙为主,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初三年级语文复习试卷答题卷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②               

                    ④               

                    ⑥               

                    ⑧           

注意:⑨⑩两题只要选作一题。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或根据加点字写出拼音。(3分)

① (    )   ② (   )  ③ (   )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4分)

                                  

4、(4分)

                                  

5、下联:                    (2分)

6、                                     

                                    (4分)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7、(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②         ③           ④      

9、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0、翻译(2分)                                

11、                                     

                                     (2分)

(三)说明文阅读(6分)

12、                                      

                                    (2分)

13、(4分)

原生:                                       

次生:                                     

(四)议论性散文阅读(7分)

14、                                   (2分)

15、                                   (3分)

16、                                      

                                    (2分)

(四)叙事性散文阅读(15分)

17、                                   (2分)

18、                                     

                                    (4分)

19、                                    

                                         

                                    (3分)

20、                                   (2分)

21、                                       

                                    (2分)

22、                                     

                                    (2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1、略(妇姑荷……)

2、桑梓 繁衍 味同嚼蜡

3、屡次 果真  通“倡”,倡导 对的、正确的

4、西门庆 孙二娘 快活林 行者

5、腹中藏书万卷多

6、随着学历变高,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视力也逐步下降。

(一)

7、A

(二)

8、沉迷 担心  通“燃”,点燃 全

9、C

10、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在前面行礼。

11、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答对一个即可)

(三)

12、②③。 13、原生:自然界自身因素造成的;次生: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

(四)

14、其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激励人们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15、答案是:真正的青春是指超越年月轮回、意志坚强、感情充沛、乐观进取的一种永葆活力的心态。

16、答案为:关心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自我封闭,即使到了晚年也能永葆青春。

(五)

17、答案要点:突出了小乞丐劳苦的样子。

18、“这样”指匆匆走过。想帮助他。

19、涂着。“我”想消除他内心的孤寂。

20、答案要点:①内心受到触动②恼怒③悲伤④委屈⑤想躲避

21、答案要点:相同之处:担忧(惦念)不同之处:“我的心很沉重”,还含有自责的意思。22、答案示例:“我”不再只是简单地把他看成是乞丐,而是逐渐意识到他是有心灵、应该给予关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