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初三语文第二学期模拟卷

2014-5-11 0:07:49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第二学期模拟卷

一、书写(4分)

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浙江精神世代传yǎn____,历久弥新。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shì__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xīn___尝胆、励精图治;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xùn____国┅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去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3、古诗文默写。(①②③④题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 (6分)

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②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论语 述而》)

③杜甫《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起的雄心和气概。

④《观刈麦》中具体描写农民割麦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质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两句)

⑥请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续两句)

 4、文学常识填空。(2分)

  《孤独之旅》的作者是_______(人名),他的主要作品有《红瓦》、《________》等/。

请你任选一题,按要求填写表格。

  5、名著导读。(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三个情节,按要求填写下表。

①三打祝家庄  ②战白匪,救出朱赫来

序  号

出自哪一部作品

作  者

书中另一个情节

施耐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刚铁是样炼成的》

带病修铁路

  6、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等我一分钟。”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答案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分)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此长江中学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以该校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1)    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

(2)    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你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信赖:阅读的要素

              王安忆

  ⑴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将受益无穷。不过,很多时候的情况则是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将寂寞又空虚。

  ⑵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于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精,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期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那种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信赖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信赖还可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的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的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⑶晚年时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地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提供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时光。

8、本文阐述了人生三个阶段阅读信赖的不同特点,请概括填空。

  ①少年时期的阅读信赖是 无条件         的信赖。

  ②中年时期的阅读信赖是        的信赖。

  ③晚年时期的阅读信赖是        的信赖。

 9、文章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说阅读中“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

 

 10、在中年时期坚持信赖阅读有什么好处?

 

 1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2、本文可谓作者对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她认为少年时期的阅读是无条件地相信所读到的东西。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50个字以内)

              (二) 百合献谁

                  刘心武

  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用望远镜细观台上,不是紧盯着王子和白天鹅,而是逐个地扫描那些配舞的天鹅,除了“三大天鹅”、“四小天鹅”外,还有若干毫不能令观众特别瞩目的“众天鹅”,而在她们当中,当舞姿“凝固”时,也还有排在前列与隐在后面的区别,于是从望远镜中注意到,在最后面,一位天鹅双腿优雅地分立,头颈微偏,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身影与其他天鹅同样的美丽,在耐心地作为暗景中的“绿叶”,以衬托主角王子与白天鹅在追光中的“红花”怒绽。随着舞曲的流动,众天鹅也开始缓缓变换姿势,于是我从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排列在最后的天鹅的细部,她的眉目,精心化妆后依然掩饰不了岁月的风霜,转动时,显露出锐瘦的锁骨,以及背后同样“锋利”的肩胛;可是,她虽隐于最后,却也满脸凄恻,浑身是戏。乐音陡变,众天鹅如风中白莲般翕合旋舞,转瞬间,我已不能再找到那位资深的舞娘……

  我的思绪,飘出了《天鹅湖》,飘出了王子与白天鹅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在猜想,那位资深的舞娘,她有着怎样的个人命运?当年她献身芭蕾这一“残酷的艺术”,不惜脚趾流血,苦练虚脱,一定杯着充当舞台追光下的白天鹅的美梦,她曾圆过这个梦吗?也许,若干年前,她确曾是众星所捧的那个“月”,可是,时光无情,后生可畏,她渐渐地,先是让出白天鹅这个主角,再让出“三大天鹅”之一的位置,在演出的说明书上,从“挂头牌”,到名字列于后面,到隐入于“本院演员”的模糊概念中……也许,更残酷的是,她竟从未跳过主角,终其一生,也只是充当“绿叶”,并且总在“亮相”时,隐于最后一列,双手兰花般交错予翘起的裙裾上……每当那个时刻,她都能化入剧情之中,而不“走神”于自身命运的吟唱么?

  给整台演出所献的花篮,虽然也含有她的一份,但那整把的鲜花,是只献给主角的。我心中有个冲动,演出结束后,单给她,这资深的舞娘,献上一大束丰满的百合花。我把望远镜递给旁座的朋友,请他注意那位宛转于舞台暗区的资深舞娘,[甲]他先是莫名惊诧:“看她作甚?”及至看清了,咂舌道:“天哪,这老天鹅,还舍不得退出舞台,跳个什么劲儿么!”我接过他递回的望远镜,觉得透心地凉,不是朋友错了,不能怪他刻薄,甚至于,他那真实的直觉与非功利的直率,恰恰道破了人生、人性、人际的某些底蕴。可是我想哭,不独为那资深舞娘,也为了天下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人生,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出了剧场,花亭还在营业,[乙]我买下了一大束昂贵的百合花,紧紧地拥在自己胸前……

    (注)资深:资历深或资格老。

13、第一段看,资深舞娘的舞技怎样?她在舞台上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第二段中,对资深舞娘,作者“猜想”了她有怎样的命运和追求?(6分)

                                

15、第三段末“也为了天下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人生,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一句蕴含了作者什么的愿望?(3分)                         

16、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要把百合献给“谁”呢?(6分)

                                   

17.、请从上文画线的[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简要评析。(6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几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8、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①故不为得也 __________       ②故患有所不________ 

 19用现在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人皆有           属予作文以记

  B 舍生取义          环而攻之不胜

  C 不为苟得也         既克,公问其

  D 贤能勿丧耳         陈胜,阳城人也

  21、本文观点广为后人赞词,请找出此观点并写出与它相一致的两句诗。(2分)

(1)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练习

22、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4分)

①虽有佳肴 (  )           ②不知其也 (  )

③教学相(  )           ④教然后知 (   )

23、下面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2分)

A弗学不知其善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4、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写作。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在品味人生的滋味中,渐渐的懂得了人生,不断地成长起来。

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答题卷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                      

 2、(  )(2分)

  3、①          ,白露为霜。

②君子坦荡荡,        

                       

                       

                       

                        

  4、             

  5、                       

  6、                        

  7、(1)                       .

(2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8、①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8、①           ②          

 19、                                      

  20、(      )

  21 (1)                            

(2)                            

  22、①(  )   ②(  )  ③(  )   ④(   )

  23、(    )

 24、                         

 

长江中学200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卷参考答案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衍  势  薪  殉

2、A

3、①蒹葭苍苍,②小人常戚戚 ③会当凌绝顶  ④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

  ⑤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等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等

4、曹文轩  草房子 山羊不吃天堂草

5、水浒  奥斯特罗斯夫基

6、凡事不会伸手而得,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或时间时极其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7、(1)略(2)德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傅雷《傅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的思考》

8、平等,理性;宽容。 9、因为怀疑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兴趣,使自己孤独,内心寂寞而又空虚。 10、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11、要相信阅读在人生中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12、提示:可以赞同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观点。可以相信阅读有益,坚持阅读实践,总会读到对自己有益的好书;也可以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谈,今天的青少年,面对的读物非常宽泛,要有选择、有批判性地去阅读。

13、4(4分)舞技娴熟(舞技精湛、舞技高超)或“浑身是戏〉(2分)

  衬托主角(充当配角、 是衬托“红花”的“绿叶”)或“配舞”(2分)

14、.(6分)她可能做过主角,也可能一直做配角,但不管如何,她都执着地追求芭蕾艺术。

15、.(3分)但愿生活中众多终生敬业的普通人也能被人关注。

16、.(5分)献给资深舞娘,献给众多终生敬业的普通人。

17、.(6分)要点:

  [甲]处:①写朋友以世俗的眼光漠视资深舞娘的价值,使文章主题更为深刻;②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资舞娘执着的艺术追求;③安排这一情节使行文曲折,也为下文引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作了铺垫‘通过对朋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看法的否定;④运用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朋友的直率、世俗的刻薄。

  [乙]处:①从内容上看,不仅赞颂了这位资深舞娘,而且赞颂了众多终生敬业的普通人,拓宽了文章的内容;②从表达上看,结尾意蕴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回味的空间。

18、①苟且  ②通“避”躲避

19、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样不可以采用呢?

20、A

21、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2、①即使②味美③促进,推进④困惑

23、D

24教学相长 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