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1-8课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坚持 。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 。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 。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 。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主体是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 。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 ;维护 团结、维护 。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 ,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 ,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
12、“两个基本点”是: 。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
。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 。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 。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 。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基础是 。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的发展。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 。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 。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政策方面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 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 。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 。
3、体现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及本质的一个“东西”是: 。
4、我国的国家性质: 。 我国的社会性质: 。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 。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 。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 。
七、“标志” 类
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2、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
八、“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精神、 精神、抗洪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 。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
九、“到底”类
1、我对自己负责任,说到底,也就是: 。
2、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
3、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说到底是: 。
十、“必然选择”类
1、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
2、对于人的成长来说,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
十一、“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 。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 。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 。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十二、“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
十三、“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 。 一个中心指的是: 。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十四、“关键”类
1、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是: 。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 即 。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 。
十五、“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 。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 。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
十六、“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
3、四项基本原则: 。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 。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十七、“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 。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
3、依法治国的前提: 。
十八、“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 。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 。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
十九、“动力”“力量”类
1、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
2、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敌人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
3、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 。
4、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动力: 。
二十、“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
二十一、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
2、“一个国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
二十二、带有“三”的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
2、三个代表: 。3、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 。
4、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 。6、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 。7、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 。
8、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
9、三步走战略:
。10、“三下乡”活动: 。城市“创三优”: 。
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 。
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 。
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 。
14、新型民族关系的三个特点: 。
15、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