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政治试卷 - 初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初三思政2—3单元测试卷

2014-5-11 0:25:44下载本试卷

初三思政2—3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          

A.从新中国成立到建国100年     

B.从中共“十三大”召开到本世纪中叶

C.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本世纪中叶    

D.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建党100年

2、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中国之所以能够无可争议地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原因是(  )

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发,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②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④一个和平、合作、负责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  )

A.精髓  魂   根         B.魂  精髓  根

C.根  精髓   魂         D.根  魂   精髓

4、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决定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修宪案。这表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在国家机关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权,可以制定修改宪法 

D.中共中央行使修改宪法权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A.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坚持改革开发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从2006年起,我国全部免征农业税,这一决定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样做(  )

①有助于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   ②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④表明我国已实现工业化,不再是农业大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

A.公有制为主体          B.依法治国  

C.民族区域自治          D.计划生育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初级阶段 ②基本国情 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④基本路线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刚落幕不久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列现象与此相符的是(  )

A.经济开发中只顾赚钱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B.个别企业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   

C.城镇和乡村、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差距有所扩大

D.某企业经济蒸蒸日上同时,道德文化民主法制环境也大大改善

10、胡锦涛主席强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这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  )

A.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

①朝核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②2006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上海举行   ③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④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据统计,2004年我国私营企业的数量已从2003年的300万户增加到380万户,全国个体税收收入达891.07亿元,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已达42146亿元,从业人员已达4714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2。这说明非公有制经济(  )

①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13、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其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①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②是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主导作用的需要③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④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在我国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国旗法等法律中都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②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③一切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①由中央政治局决定的②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④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这表明在我国:①各类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都是平等的;②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③各类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7、下列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有①南水北调工程;②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报告会;③中国加入WTO ;④城市形象建设工程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8、“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这段话说明了:①艰苦创业精神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③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的力国之本;④艰苦奋斗精神是使理想变成现实的重要条件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9、温家宝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贯彻始终,并且作为检验的标准,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这“两条根本原则”

①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③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④符合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在2005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美妙绝伦、精彩至极。得到了广大观众给予的“震撼、感动、流泪”的评价。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是

①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心肠;②继承和宏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人们对观音菩萨的迷信和崇拜;④残疾演员不畏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人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③可以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 ④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表现 ⑤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2、右图反映了( )

①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②国有经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经济已失去主导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对下列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现代人贪图享受,用东西都用最好的 ②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进一步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③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位,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④消费过程中要注意环保,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电影《手机》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最近,某记者在调查采访时发现,一些像“牛皮癣”一样的不良短信,来势凶猛的污染着青少年的心灵。2005年11月,某中学开展了“拒绝不良短信”签名活动。回答24-25题。

2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打击不良短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战胜精神污染,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只要我们不相信不良短信就可以了 ④与不良短信作斗争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与我们学生无关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们要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 ②同破坏精神文明的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在我国已得到全面落实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从1996年起,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兴起了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内容的“三下乡”活动,为边远地区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医疗救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据此回答26-28题。

26、“三下乡”活动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是( )

① “三下乡”活动以人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娱演出,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② “三下乡”活动对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 “三下乡”活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三下乡”活动使边远地区的人民获得了致富的精神力量和科技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下列对“三下乡”活动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②有利于化解农村的各种矛盾 ③改变农村的社会风气④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⑤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8、“三下乡”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际行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体现了(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社会主义本质 ③共同富裕是同步富裕 ④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问答题(共5小题,共44分)

29.小林是初三(*)班的学生,在一次政治作业中,老师布置他们进行社会调查,小林所在的小组的调查结果如下:

邻居刘大爷家

1978年

1995年

2006年

只够换洗

新颖多样

追求时尚

定量供应

量多质好

讲究营养

土房

砖 房

楼 房

自行车

摩托车

小汽车

收入(年)

约1000元

约15000元

约80000

他们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回答: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反映的内容。(2分)

(2)图表所反映的情况是党和国家坚持了什么路线的结果?这一路线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30.材料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材料二:下面两个图表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变化:

表1:1978年和1999年我国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比重变化

     内容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978

78%

21.8%

O.2%

1999

38%

26%

36%

表2:1978年和199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内容

年份

分配方式

1978年

按劳分配

1999年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请在下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一说明我国                         

表1表明我国现阶段实行                      

                           基本经济制度;

表2表明我国现阶段实行                      

                             的分配制度。

(2)请分别说明表1与表2、材料一与表1的内在联系。(4分)

31、(1)根据下列材料,任选你所了解的其中4项成就,分别对应地写出课本中所学的方针、政策或观点。(4分)

“十五”期间我国取得的各项成就:

①宏观调控见实效,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发展;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    ③老百姓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④全面减免农业税,农民告别“皇粮国税”;  ⑤社保改革继续推进,困难群体得到更多关爱; ⑥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创业环境更加宽松;    ⑦部分地区环境恶化得到有效控制,多年未见的鸟类重回家园。    ⑧一大批设施齐全的各级各类学校拔地而起。

成就(写出序号即可)

答案(方针、政策或观点)

1

2

3

4

(2)2005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和国家时刻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一系列喜人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统计显示,去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也在近20年来首次超过5%。人们的“钱包”鼓起来了。居民消费也超越了万元级,进入到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大件”消费时期。目前,我国公民出境游的目的地已达69个,健身热潮正在城市蔓延,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

   根据材料辨析:我国人民生产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可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分)

32、(看下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请回答:(1)你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什么(2分)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哪些事?(4分)

 

 

33、(1)视听新闻:“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这是2005年5月3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出访法国时,为法国企业家算的一笔账。我们应看到,这8亿比1的巨大反差,凸现“核心技术”的价值。我认为“核心技术”的价值说明了                         。(2分)

(2)信息链接:一位大学生在演讲时说: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我对这个观点是这么看的:                                 。(3分)

(3)新闻背景: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所学的知识,我对“创新型国家”是这样描绘的                                             。(2分)

(4)感悟体验:听、看、想这些材料总是让我心情难于平静,所以,我要                                                      。我想我只有这样做才能符合创新型国家对我的要求,才能与时俱进。(2分)

34、2004年5月1日,首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开幕,这一盛会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广泛关注,同学们也在课堂上热烈讨论起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话题。讨论中的两则材料引起大家深深的思考。
  材料一: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曾有这样的经历:一位法国老太太热情地免费教她女儿学法语。原来老太太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更多的人学习她的母语。这位留学生想到自己总是要求女儿学好外语,在家不许说汉语,心里万分难过。从此她开始免费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她要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语言是多么博大精深。

材料二: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消解民族文化,必将化解中华民族内在的凝聚力,造成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弱势”,消弱中国的综合国力。
(1)大家就材料一中留学生行为的意义展开了讨论,我认为……(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及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2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4分)




(3)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应以实际行动向材料一中留学生学习,我准备采取以下行动……(要求:写出两个,行动要具体、可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