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中地理必修Ⅰ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014-5-11 0:34:21下载本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Ⅰ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问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和l6:40,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ºE     B.125ºE    C.115ºE     D.110ºE

2.该日可能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图1

 
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图1中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图2

 


4.图2中自然带②的名称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图3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

图3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甲>乙>丙>丁   D.乙>甲>丙>丁

6.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

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7.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②海洋蒸发减弱,降水量增加 

③海水温度增高,海水膨胀所致       ④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4

 
8.读图4,分析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

其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表示的辐射

(填箭头字母)

图5

 


9.图5是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图6

 
10.如图6所示,能正确表示7月份亚欧大陆与太平洋气压分布及P地风向的是

图7

 
11.图7中的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图8

1

 
12.图8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1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洋流的运动

14.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

15.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河流的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体相对位移             D.岩石受张力作用

图9

 
16.图9中河流在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A.侵蚀、堆积、搬运

B.搬运、堆积、侵蚀

    C.搬运、侵蚀、堆积

D.侵蚀、搬运、堆积

     图10

 
17.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①差异性 ②整体性 ③各要素的关联性 ④稳定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图10为北半球,若阴影部分为5月1日,

非阴影部分为5月2日,则甲地时间为

图11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19.图11中阴影部分为陆地,箭头表示的洋流是

A.北半球暖流   B.南半球暖流

C.北半球寒流   D.南半球寒流

20.同一经线,下列地理要素相同的是

A.地方时    B.日出时刻    C.昼长    D.正午太阳高度

图12

 
21.我国某地(21.5º N)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

的上方修一雨棚(图12),为使冬至日阳光

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

应超过

A.1米      B.2米

C.1.4米    D.1.5米

22.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褶皱和断层    D.泥石流

图13

 
23.图13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24.若图14中①②③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

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意的相互关

图14

 
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图15

 
25.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15)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沉积岩

B.②是岩浆岩

C.③是变质岩

D.④是岩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50分)

26.读“太阳光照图”(图16)(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16

 
(1) 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 图中EF线为_____ (晨、昏) 线。

(3)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  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4)此刻,A、B、C、D、E四点中正午太阳高

度等于0º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_____。

(5)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D点日出的

地方时是_______。

27.图17是我国某区域气压及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7

 
  (1)甲、乙表示两个气压中心,就气流状况

而言甲为     ,乙为     

(2)从天气状况分析,甲处天气   

乙处天气    

(3)图中A地此时吹  (方向)风,B

地吹   (方向)风。

(4)图中存在两条锋线,其中D为  锋,

E为  锋。

(5)B、C两地比较,气温较高的是  地,气压状况是   

28.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18),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18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

曲变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

作用而形成的。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

   ,乙    ,丁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地找到地下水。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若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29.读亚洲部局部图(图19),结合自然带分布规律(图20)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自然带:①为        ,②为         ,其大致分界线是:                    

(2)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    分异规律,主要受   因素的制约。除此外,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还有      

图21

 
30.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图21),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的空格内:(6分)

A、气候恶化   B、水旱灾害增多   C、农业减产   D、土壤肥力下降

E、威胁人类生存   F、全球变暖

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2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参考答案:

1~5 BABDA  6~10 DDBAD  11~15 CBBCB  16~20 DCCBA  21~25 ACAAD

图16

 
26.(9分)

(1) (如图16)

(2)晨线。

(3) 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

其以北地区为极夜。

(4) BCE A  B

(5)8:00  6:00

27.(10分)

(1)反气旋  气旋

(2)晴朗  阴雨

(3偏北(东北)  偏南(西南)

(4)冷锋  暖锋

(5)C  气压相等

28.(9分)

(1)岩层受到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  沉积

(2)背斜  向斜  断层

  (3)甲  乙

  (4)不合适  断层处,岩石破碎,不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29.(6分)

(1)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秦岭-淮河一线

(2)纬度 热量  经度地带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

30.(6分)①B  ②D  ③A  ④F  ⑤C(或E)  ⑥E(或C)

31.(10分)

(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