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中必修一地理质量检测试卷

2014-5-11 0:34:21下载本试卷

高中必修一地理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答题时要求使用三步法:先在选项上打勾,然后填入括号内,最后填写在答卷表格中的相应序号内;错写、漏写概不得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4年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到达火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亮斑

3. 具有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亚  D.温带海洋性气候

4. 不同地区间作物种植制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土壤差异   C. 水源差异    D. 热量差异

5. 形成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黄赤交角存在  B 太阳回归运动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6.    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7.    城镇街道采取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主要考虑:        (  

A  日照条件    B 温度条件   C  通风条件    D 降水条件

8.    对全球水热分布具有调节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壳物质循环  B 生物循环   C 地球公转运动   D 大气环流

9.    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属于:                        (  

A  硫酸型     B 硝酸型    C  磷酸型     D 碳酸型

10.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移民新西兰是因为:        (  

A  地震频繁    B 火山喷发   C  酸雨严重    D 海平面上升

11. 地球上水圈的主体是:                         (  

A 大气水     B 陆地水    C 海洋水      D 冰川

12 .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类物质是:                     (  

A 氧化钠    B 氯化钠     C 氯化镁      D 氯化钾

13. 土壤中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生物圈    C. 大气圈     D. 水圈

14. 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  

A.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5.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陆地与海洋的差异

C. 地势地形的差异         D.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题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杭州的纬度位置大约是北纬30°左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完成16—25小题:

16.寒假期间,杭州地区的自然现象:                   (  )

 A.夜在变长            B.房屋的影子(正午)在变短

C.地下水位上升          D.主要盛行东南风

17.钱塘江冬季水位较低、流量小,但比较稳定;可见冬季钱塘江的补给方式主要是:

 A.雨水              B.积雪融水            (  )

C.源头的冰川融水         D.地下水

18.杭城多古井。在多雨季节水位高,少雨季节水位低,因此这些井的井水最有可能是:

 A.溪水      B.承压水    C.潜水     D.土壤水    (  )

19.适宜于龙井茶生长的土壤是:

 A.红壤      B.水稻土    C.黑土      D.砖红壤    (  )

20.2006年入秋以来杭州因受“咸潮”影响,饮用水出现危机;“咸潮”发生原因可能是:

 A.钱塘江上游的水量减少      B.每月大潮发生的次数增多       (  )

 C.海水的盐度总体上在增加    D.日本暖流进入钱塘江

21.杭州气候宜人,气候类型属于: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2.杭州风景优美,周围的山上树木葱郁,这里的植被属于: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3.“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西湖的一大风景。荷叶硕大的原因是:       (  )

 A.水分充足   B.热量充足    C.光照条件好   D.湖底淤泥肥沃

24.杭州在梅雨过后,会出现“伏旱”天气。形成“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

 A.气旋     B.台风      C.锋面       D.反气旋

25. 当杭州的日影达到最长的时候:                     (  )

 A. 亚洲大陆出现亚洲低压      B. 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 罗马的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  D. 南部非洲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春节期间这些农产品在城市蔬菜市场上供不应求,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此回答第26一28题:

26.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  

A. 热量      B. 水分      C. 土壤      D. 光照

27.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 改变耕作方式  B. 加大科技的投入C. 加大劳动力投入 D. 增加化肥的使用        

28.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  

A.    土地资源不足  B. 劳动力不足  C.化肥、农药不足  D. 水资源不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29~30题。

29.中国科学家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时,当地的区时是:         (  )

A.3时16分    B.0时16分    C.23时16分   D.3时0分

30.考察队员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插上五星红旗,红旗向:         (  )

A.东南方向飘动   B.东北方向飘动  C.西南方向飘动  D.西北方向飘动

题次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31. 右图日期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32.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  

33.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  

  A          B         C          D

34. 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  )

 

  

35. 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6. 对比下面左、右两图,右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

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37. 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  


38. 读地理素描图判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图是:          (  


文本框: A B C D

             39. 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的四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推断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A.a b d c    B. b a c d   C.d c a b     D.c d b a

40.  读回归线穿过的某大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Ⅱ卷(综合题,五大题,共50分)

41. 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③       

        ;⑥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3)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途径来完成。

(4)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      的数量与速度,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    

5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42. 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

C为     ,D为    

(2)图中的天气系统

C为     ,D为    

(3)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C处   气流,D处   气流。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

C处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辐_____ ; D处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辐_____ 。

(4)图中的风向

C处东侧为偏    风,D处东侧为偏    风。

由此可知:A地     风,B地    风。

(5)图中的冷、暖锋,右侧为      ,左侧为    

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43. 右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

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44.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开始试运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乘坐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高原列车,游客不仅能饱览青藏高原绚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味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藏民族文化。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到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有民谚如此形容青藏线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昆仑山到唐古拉山,沿线平均海拔在

4500米以上。这里高寒缺氧,但景色摄人心魄。高原天空瞬息万变,时而碧空如洗,时而乌云密布,真可谓是“六月飞雪、一天四季”啊。

  

(1)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      等世界性巨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致位于右图的      点附近。

(3)地球运动到    点附近时,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4)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试分析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45. 本题分A、B两题,可以任选一题回答。

A读下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一些在向斜构造上发育的山地,其原因是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蛱  

C.吐鲁番盆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从城市区位的选择来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不适宜发展为城市的是      

B题.(10分)台风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06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25日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给当地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台风是一个    ,其逆时针气流运动方向主要是受    的影响。

(2)台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主要由        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3)气象卫星是从空间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当一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可以利用气象卫星资料进行哪几个方面的预测?                                           

                                     

高一地理期末试题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D

A

C

A

D

A

D

C

B

A

D

A

题次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A

B

C

B

A

D

C

A

B

D

B

D

题次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B

B

D

A

C

B

A

C

二、综合题(五大题,每题10分,共50分)

41:

(1)  ②海洋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陆地降水;⑥地下径流;(2分)

(2)  太阳辐射能(2分)

(3)  海陆间循环(1分)  地表径流(1分)

(4)  蒸发   蓄水   更新   污染(2分)

(5)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 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 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 。(2分)

42题:

(1)  高气压,  低气压; (1分)

(2) 反气旋  气旋   ( 2分) 

(3) 下沉   上升   顺    散    逆   合(3分)

(4)  北   南    偏北  偏南(2分)

(5)  暖锋, 冷锋;  甲,  丁(2分)

 

43题:

(1) 光合 矿物质 (2分)  

(2)  降水 气温 (2分)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 (2分)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4分)

44:

(1)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3分)

(2) C (1分)

(3) A  昼短夜长 (3分)

(4)青藏铁路的建设,能为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使其资源优势得以更充分发展;可以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能加快开发青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两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答出其中两点给4分,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45题:A.

(1)(1分) (1分) 

 向斜地区的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2分)

(2)绘图,每绘对一个箭头得1分(4分)

(3) A  C  (2分)

(4)   (1分)

B.

(1)热带低气压(热带气旋) 地转偏向力 (4分)

(2)强风 暴雨 (2分)

(3)可以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