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1

2014-5-11 0:34:22下载本试卷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必修)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  )

A.人口迁移数量       B.人口性别结构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2.关于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

B.工业区内部产生了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C.重工业区往往具有很强的分散性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3.工业区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的原因正确的有  (  )

A.便于接近消费市场     B.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C.便于工人上下班      D.便于分享集聚利益

4.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5.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

  A.严重的环境污染所致      B.严重的经济衰退

  C.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D.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过渡型

6.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

A. 对迁出地来说,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B. 对迁入地来说,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C. 对迁出地来说,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压力

D. 对迁入地来说,一定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7.“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流向有反向变化的大洲是( )

①北美洲  ②欧洲  ③拉丁美洲  ④大洋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南京夫子庙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1983年,重建的夫子庙地区融建筑、饮食、戏剧、商业、旅游等文化于一体,满足了人们游憩、娱乐、消费、考古等多层次需求。据此回答第8—9题。

8.南京夫子庙地区的建设历史说明  (  )

A.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城市建设会有较大影响

B.城市早期的活动与后期城市发展没有联系

C.早期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D.城市历史对现代城市建设没有影响

9.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对南京的建设应当注意  (  )

A.城市建设要全盘继承历史遗产和风格

B.城市建设需要创新,不应受古城的影响

C.城市建设要在保持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新

D.城市建设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历史因素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10一11题。

10.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

似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读右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a区域通常是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

C.低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

14.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星状环形模式

15.下图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16.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17.下列城市在区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大的是(  )

A.杭州    B.南京    C.上海     D.苏州

18.下列现象在发达国家中表现明显的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特大城市数量增加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19.河流对城市区位选择具有深远影响,是河流具有以下功能(  )

①提供水源  ②水能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安全防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完成20—22题

20.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军事

21.使辽宁省成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最多的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开发    B.交通       C.自然要素     D.宗教

22.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军事因素的衰弱时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23.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

A.城市     B.乡村     C.海洋    D.山区

24.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5.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乱扔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这会对周围居民造成(  )

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害废水、噪声污染、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污染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小题:

2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植被覆盖率降低

C.      降水下渗量减少       

D.      城市热岛效应

28.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          B. 科技发展水平

C. 人口的文化水平    D. 生活消费水平

29.环境人口容量(  )

A.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不随对外开放的程度而变化

C.是可供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是警戒值

D.是指某国家和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0.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社会生活方式

 C.  交通运输条件       D. 文化教育状况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2.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 

3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都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发展中国家都处于增长减缓阶段。

34.同一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35.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绿化用地。

36.在人类社会早期,有些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7.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38.在信息时代,土地的混合利用成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特征。

39.GIS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40.沪宁杭工业区是以上海、南京、杭州三个级别同等、等级最高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41.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表1为“埃及、日本人口统计资料表”。读图、表,回答问题:(6分)

              

表 1  2000年埃及和日本人口统计资料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埃及

6398

2.50

0.65

日本

12687

0.94

0.82

(1)2000年,埃及与日本相比,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自然增长人口约____万。

(2)埃及与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甲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乙阶段,主要是因为甲阶段_____率较高。

(4)日本、埃及的人口增长目前已分别进入上图所示的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42.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该城市用地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地。

(2)商业用地的分布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的拓展,工业用地将向城市__________移动。

43.读某地两级城市的职能及服务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    ,因而它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级一般较   

(2)就服务职能而言,   城市提供的职能多,且包括了   城市的全部职能;  城市的服务范围大,服务人口较多的城市是   

(3)如果在该图所示区域范围内要设立中学和小学,   的数目应多些,理由是                          

44.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9分

(1)图中表示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的三条曲线,

D为       ,E为       

F为       

(2)A区是    活动付租能力最高;B区是

   活动付租能力最高;C区是    

活动付租能力最高。

(3)工业选择C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

(4)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    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