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地理半期考试试题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 宇宙中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有关宇宙、太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探索宇宙是为了认识宇宙的无穷奥秘
B.地球上存在生命是依赖于自身具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C.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出现电报中断、磁针乱颤、降水减少等现象
D.太阳辐射能是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3.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 B.逆时针方向 C.自东向西 D.顺时针方向
4某河自东向西流,河水对南岸的侵蚀要比北岸严重,而且在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该河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50°N B.20°N C 20°S D.50°S
5.某日晨7时40分,北京天安门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升旗与日出同时),这一天可能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读右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所处的四个时段中,绵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的时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7.绵阳市一幢窗口朝南的楼房,在下列日期中房间内得到的太阳光面积最大的是
A.1月1日 B.3月23日 C.8月1日 D.6月1日
8. 右图的这一天的前一个月内,绵阳的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昼渐趋长 B.昼长夜短,昼渐趋短
C.昼短夜长,昼渐趋长 D.昼短夜长,昼渐趋短
9.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
A.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B.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夏季西移,冬季东移 D.夏季东移,冬季北移
10.下列有关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主要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B.天空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
C.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短波辐射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结果
11.读右面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为盛行西南风
12.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黄河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13—14题。
13.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A.赤道附近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14.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太阳短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等通讯工具主要依赖的大气层是
A.I层顶部 B.II层底部 C.II层中部 D.III层
17.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战争,美军使用了大量的卫星制导炸弹,该炸弹内部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受器,能精确打击地面目标。GPS技术是利用了宇宙环境中的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强辐射资源
18..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19.以下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B.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强度愈小
C.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D.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20.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的原因是 ( )
A.城市排放二氧化碳使气温升高气流上升 B.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多
C.城市工业和交通工具产生的尘埃多 D.城市使用冰柜和电冰箱使水汽增多
21.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22.月球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A.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距太阳远近差异大
B.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无削弱作用,对月面又无保温作用
C.月球体积小吸热散热快
D.月球的公转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23.读下图中两幅等压线图,A、B、C、D对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处 B.B处 C.C处 D.D处
读右图“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24~26题。
24.属于上升气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属于低压区的是 A.① B.③ C.⑤ D.⑥
26.下列热力环流中,正确的环流是
A.①一④一⑤一②一① B.⑤一⑥一③一②一⑤
C.①一③一⑥一④一① D.⑥一④一①一③一⑥
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答27~28题。
27.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a一b一c一d B.a一b一d—c
C.d一c一a一b D.c一d一b一a
28.图中四个地点该日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a一b一c一d B.a一d一c—b
C.b一a一d一c D.d一a一b一c
29.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
A.近地面的风不会受摩擦力的影响
B.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改变风的方向
C.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气压区的空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D.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中,通常是城市地面的空气流向郊区
30.地球上,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东风带 C.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
二、综合题
31.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过程中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该图是 节气的光照图。
(2)昼夜半球的交界线为晨线和昏线,此时R所在的经线为 线。
(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两点中的
点。
(4)此日北京(400N)正午太阳高度为 .
32.(9分)读“北京城、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等温线在城郊之间的分布规律是
产生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
(2)等温线的这种分布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33.(10分)读下图,问答问题。
(1)图中A是 气压中心,B是 气压中心。
(2)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
(3)此时,东亚盛行 风,南亚盛行 风。
33.按下列各题的要求,排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3分)
(1)我国下列地区的太阳辐射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①四川盆地 ②天山 ③三江平原 ④青藏高原
(2)下列月相在一个农历月(初一至三十)出现的时间,按由早到晚顺序排列。
①满月 ②新月 ③下弦月 ④上弦月
(3)下列地理事物,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
①东南信风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西风带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34.根据下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
地理事物特征 | 地理事物名称 |
地球绕日公转的平面 | |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出现的大气层次 | |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35.、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地球表面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的原因是——
(2)臭氧为什么被誉为“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3) 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试题
选择题答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试题
选择题答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D | A | C | D | B | A | A | B | B | A | C | A | A | B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A | C | A | C | D | B | C | B | D | B | D | B | B | C |
31. 每空3分,共12分。 (1)春分或秋分 (2)昏 (3) P (4)500
32.(9分)(1)从郊区到城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居民生活和交通等消耗
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 (2)形成热力环流,使城区污染更为严重
33.(10分)(1)低 高 (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夏季陆地增温强烈,形成热低压,使原来的副热带高压在陆地上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3)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34(1) ④②③① (3)②④①③ (3)②③④①
35.黄道面;对流层;热力环流
36(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2)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3)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