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一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

2014-5-11 0:34:22下载本试卷

高一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

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答案卡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必须在答案卡指定的范围内作答,在密封线内答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卡。

第一卷  选择题(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卡的表格中。)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1~4题。

1.图1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是2 500万

  C.大约10 %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印度    C.英国    D.埃塞俄比亚

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D.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4.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出现负增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一地理试卷    第1页 共8页                           高一地理试卷    第2页 共8页

 
5.下图2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B地区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图2

A.a>b       B.a<b       C.a=b      D.a≈b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6~7题。

6.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7.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8.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9.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高出生率的是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③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读某国国情简表(表一),回答10—12题。

国土面积

1.4×104 km2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表一

10.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劳动力    B.水源     C.市场      D.农业科技

11.该国盐碱地面积广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    B.不合理的灌溉   C.种植业发达   D.围海造田

12.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种植业发达,主要受益于 

  A.广阔的市场  B.发达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传统的耕作经验

13.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普遍面临老龄化问题

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问题

D.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14.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文化素质   D.生活消费水平

15.下列各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深圳          B.广州          C.东莞          D.中山

16.你认为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为

A.气候          B.水分          C.土壤          D.地形

读图4“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7~19题。

17.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18.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19.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20.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且雨热不同期    B.地形复杂,山河相间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科技兴农,机械化水平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卡的表格中。)

21.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日本  B.韩国  C.印度  D.埃及

2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23.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力,会导致生态破坏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

C.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D.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一地理试卷    第3页 共8页                           高一地理试卷    第4页 共8页

 


读图4 “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24~25题。

4

 


24.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25.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B.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C.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D.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完成26~27题。

26.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C.综合农业开发区     D.植物园

27.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城市后备用地  B.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C.交通更加便捷    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28.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   D.农业科技发达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表(表二),完成29~3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农事安排

休耕

育秧

插秧

育秧

插秧

田间管理

收割

休耕

田间管理

收割

┃               ┃

┃                       ┃

表二

2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雨热同期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稠密

30.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成都平原


潮安县宝山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级地理科试卷

第二卷  综合题(共60分)

三.综合题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案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5小题)

31.读表三,完成有关问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国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韩国

1.5

0.6

印度

2.9

1.0

尼日利亚

4.3

1.3

埃及

2.9

0.8

德国

0.93

1.09

表三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2分),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2分)。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2分),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2分)。

32.阅读《美国的移民史》一文,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材料一:美国的移民史

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数不到400万。后来,许多西欧移民,加上不计其数的被带进这个国家的非洲人,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和边疆农场提供了劳力。他们建造了工厂、道路和运河,向西推进,在美国领土的边境地区定居下来。

到了1880年,已有大量中欧人和南欧人开始谋求去美。

内战以后,许多亚洲人开始来到美国。

最近几年,成千上万的难民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涌进美国。

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所有美国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高一地理试卷    第5页 共8页                           高一地理试卷    第6页 共8页

 


图5

(1)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     移向     ,从        流向

       ,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2)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     国;非洲人是作为     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    身份进入美国的。

(3)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      (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                  移动。

33. 读图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中OA、OB、OC分别代表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其中一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6

(1)OA 为_______区,对应地租水平线      (字母),原因是           ,对该种功能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2)OB为______区,对应地租水平线______(字母),原因是              

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顺序是                

(3)示意图表明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是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何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差别。

34.读下表(表四)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位置,形成一个意义完整的体系结构。

A.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B.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绿化建设

C.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D.交通拥挤、住宅问题日益严重 

E.进行城市合理规划    F.增加就业困难,失业队伍扩大

G.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H.控制城市规模,建卫星城,开发新区

I.发展交通,兴建住宅

表四

     ,②     ,③     ,④     ,⑤     

     ,⑦     ,⑧     ,⑨     

(2)衡量城市化进程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城市数目的多少   B.城市人口的多少

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3)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阶段。

高一地理试卷    第7页 共8页                           高一地理试卷    第8页 共8页

 
A.初期阶段   B.加速阶段   C.后期阶段

35.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4分)

(1)列举图中A处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形成和发展具有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答出两项即可)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商品率高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答出两项即可)

(2)B国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是      农业。该国是世界出口

     最多的国家,主要出口对象是     国。

(3)图中所示区域C为     国的潘帕斯草原,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按投入多少分类属       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属      农业。

高一级地理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表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B

D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B

A

C

A

C

C

二.双项选择题答案表 (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B

AD

AB

BD

AC

CD

AB

AB

AD

CD

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31.(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1)尼日利亚  德国  1.9%

(2)传统型  现代型 

(3)(每空2分)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老龄化严重   鼓励生育或移民

32.(每空1分,共12分)

(1)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  未开发国家  政治因素

(2)英  奴隶  劳工

(3)内  开发国土  东北部和中西部“冷冻地带”  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 

33.(每空1分,共10分)

(1)商业  D  商业支付地租能力最高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住宅  E  该地区租金较市中心低,既方便人们上下班,也便于到商业区购物

商业>住宅>工业

  (3)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愿意付出土地租金的高低(或付租能力)。

34.(每空1分,共11分)

(1)C    A    ⑤  ⑥H   B  ⑧  ⑨

(划横线部分不区分先后顺序)

(2)D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    第1页 共2页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    第2页 共2页

 
(3)B

35.(每空1分,共14分)

(1)小麦  玉米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地广人稀(答出两项即可)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机械化水平最高(答出两项即可)

(2)混合农业  羊毛  英

(3)阿根廷  大牧场放牧业  牛  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


文本框:             班别:        姓名:         座号:文本框: 密                  封                  线


高一级地理科答案卡

注意:必须在指定范围内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表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答案表 (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31.读表三,完成有关问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1)       ,           ,         

(2)       ,           

(3)(本小题每空2分)

主要人口问题是                              

人口政策是                                

主要人口问题是                              

人口政策是                                

32.阅读《美国的移民史》一文,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       移向       ,从        流向       

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2)       国;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卡    第1页 共2页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卡    第2页 共2页

 
(3)      (内、际)          。从                  

33. 读图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中OA、OB、OC分别代表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其中一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        ,       (字母),原因是                 

因素是                          

(2)       ,     (字母),原因是                 

由大到小顺序是                

(3)重要因素是             ;活动                 差别。

34.读下表(表四)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①     ,②     ,③     ,④     ,⑤     

     ,⑦     ,⑧     ,⑨     

(2)(   )

(3)(   )

35.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4分)

(1)            

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2)       农业。            国。

(3)       国  类型是        , 牲畜是     

按投入多少分类属       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属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