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45小题,合计60分。)
1.“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地域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淮北、淮南地形不同 B.淮北、淮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北、淮南气候不同 D.淮北、淮南耕作制度不同
2.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区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3.日本的水稻种植业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区别在于
①劳动生产率高,稻米大量出口 ②机械化水平高,特别是小型机械大量使用
③发达国家,以大型私人农场为经营模式 ④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国家中,既有商品谷物农业,又有混合农业的是
①南非、新西兰 ②澳大利亚、美国 ③澳大利亚、中国 ④加拿大、中国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包括
A.科技 B.资金 C.厂房设备 D.管理
6.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而发展中国家依然在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工业萎缩 ②发达国家技术退化
③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④发展中国家都进入工业化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德国鲁尔区的某些钢铁企业把高炉建到荷兰鹿特丹附近,这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原料 D.能源
8.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考虑
A.内地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国防的需要
9.关于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正确说法是
A.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因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聚
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叫工业地域
C.钢铁、石油、汽车等工业由于产值高,因而能形成“钢铁城”“石油城”“汽车城”
D.钢铁工业一定指向铁矿区位
10.与新兴工业比较,传统工业明显的特点有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 ④资本高度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普拉托是意大利著名的
A.旅游胜地 B.大理石产地 C.毛纺专业小区 D.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区
12.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工艺、新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地形、气候、
河流影响,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13-14题:
13.图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14.下列各点中,与拉萨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是:
A.A B.B
C.C D.D
15.下图是攀枝花市略图,判断影响攀枝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铁路枢纽地区,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16.我国阜阳市中心三次转移说明了
①政治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②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③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④区位条件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城市化发展得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8.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交车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的压力
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 某地区有a、b、c、d、e、f规模相等的城市(镇),现需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
A. a和b B. b和d C. a和d D. c和d
20. 图中g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
A. 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 交通线要沿g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
C. 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D. g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
下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判断21题:
21.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读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监测周报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指数分别为
A.150——250、250——300 B.100——200、200——300
C.150——200、200——250 D.100——150、200——300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状况优的省会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有福州和杭州
B.兰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是因为远离海洋
C.位于京广线上的城市中,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最好
D.重庆的空气质量状况劣于太原而优于武汉
24.构建节约型社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A.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B.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C.应用现代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和粗放农业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 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B.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C. 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D. 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26. 图中反映的城市交通主要特点是
A.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B.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C.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
D.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7.地球村经济是指
A.各国经贸差异不断缩小 B.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C.生产、分配日趋公平合理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国际化
28.京九铁路不经过下列哪些省市区
①津 ②沪 ③赣 ④湘 ⑤晋 ⑥皖 ⑦鲁 ⑧冀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⑥⑦⑧ D.①⑥⑦
29.港口的腹地是指
A.港口内船舶的停放区域 B.港口的出口加工区
C.港口的服务区域 D.港口的对外贸易区
30.连接上海港的铁路线有
①京沪线 ②京九线 ③浙赣线 ④沪杭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1.飞机场跑道应该与当地盛行风成怎样的关系
A.垂直 B.一致 C.成45°夹角 D.有微小倾角
32.首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欧盟 D.德国
33.国际贸易的品种、数量和地区范围都大大扩展的时期始于
A.12世纪 B.13世纪 C.14世纪 D.15~16世纪
34.既是金融市场又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是
A.香港 B.苏黎世 C.纽约 D.伦敦
35.清洁生产包括
A.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 B.清洁厂房和清洁机器
C.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过程 D.清洁的道路和清洁的交通运输
读下图,回答36—37题:
36.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7.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右图为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8—39题:
38.该聚落的形态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平原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39.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丁乙 D.甲乙丙
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与客运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判断40—41题:
40.按w、x、Y、z顺序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41.我国货运按运输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短途、中途、长途货运,从运费考虑,中途货运宜选择: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42.下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回答43—44题:
43.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
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
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
D.限制城市规模和阻碍城市发展
44.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5.《中国21世纪议程》是以全球《21世纪议程》为指导的,坚持中国国情发展战略,发表于
A.1993年4月 B.1992年12月 C.1994年1月 D.1994年3月
卷II(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1.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所示区域名为 草原,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 (2)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势的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交通区位优势是 。.
2.读“美国硅谷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美国的“硅谷”是北美工业区域中的________工业区,该工业部门的从业人员中________和________占较大的比例。
(2)________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到目前“硅谷”仍是美国以至世界________的中心。
(3)刺激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读“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商业城市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我国商业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大城市中,常常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组织形式形成多个商业中心。
4.读下图完成(8分)。
(1)城市形成的原因: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市既是________港,又兼作________港。
(3)丙市的________广阔,是因为客货在此________。
5.读“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⑴将下列世界主要航海线名称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A.北大西洋航线 B.北太平洋航线 C.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D.北美东岸---巴拿马---北美西岸航线
⑵图中数字标注的港口:①是 ;②是 ;③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10 CBDBC BCDBD 11-20 CABDC DCCBA
21-30 DDCDA CDBCC 31-40 BBDAA DCAAB
41-45 BBBBD
二、综合题(40分)
1、(6分)
(1)潘帕斯 大牧场放牧业 牛
(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利于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且新建有铁路与港口相连。
2、(10分)
(1)高技术 科学家 工程师
(2)斯坦福大学 电子工业
(3)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便捷的交通;有高等院校;军事订货。
3、(9分)
(1)沈阳天津南京广州
(2)东部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3)商业街商业小区
4、(8分)
(1)河运的起点 过河点位置 两河交汇处 河口位置
(2)河 海
(3)腹地(市场) 集散
5、(7分)
(1)填图(略)(2)摩尔曼斯克,开普敦,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