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高 一 地 理(选修)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共8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交给监考老师。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读后回答1-2题。
1、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总体趋势是
A.由M类国迁往N类国 B.由N类国迁往M类国
C.N类国因儿童多缺少劳力而成为人口迁入国
D.M类国只有人口迁入而无迁出
2、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
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
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3、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
C.城市规模不大,说明其服务功能不强
D.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4、有关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市民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C.逆城市化是城市向心力作用的结果
D.逆城市化对大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大
读“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对图示涵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离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的专门化程度越低
B.距离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的档次越高
C.距离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
D.距离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的档次越低
6、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为空白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角落部位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的租金
B.角落部位地域狭窄,不适合作为零售业用地
C.角落部位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流,对零售业没有吸引力
D.角落部位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下表为“2006年江苏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完成7-8题。
农产品品种 | 粮食 | 蔬菜 | 花卉 |
农产品产值(%) | 15 | 50 | 35 |
7、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8、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园艺业 D.观光农业
读右图,回答9-10题。
9、若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①→②→③
B .①属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C. ①②国旅游业发达
D. ③可能是阿根廷的产业结构
10、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布局的市场、动力和劳动力因素,则①②③所代表工业的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②糕点厂 ③棉纺厂
B. ①面包厂 ②炼铝厂 ③电子装配厂
C. ①钢铁厂 ②制糖厂 ③服装厂
D. ①食品厂 ②服装厂 ③化工厂
1l、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对工业区位影响明显减弱的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素质 C.原料 D.交通运输
下图表示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与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情况。据此回答12一13题。
12、w、x、Y、z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L3、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客运与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B.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C.货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
D.货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
14、我国货运按运输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短途、中途、长途货运,从运费考虑,短途货运宜选择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15、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主要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周转和联系的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6、我国拟修建的京沪高速客运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哪些趋势
A.高速化、大型化 B.专用化、网络化
C.高速化、专用 D.大型化、综合化
17、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建设的限制因素相对较少
B.先进的科技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莱茵河航道是欧洲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高、也是世界最长的铁路
18、某学生想得到远方名师的指点提高学习质量,理想的交流手段是
A.长途电话 B.电报 C.互联网 D.信件
19、城市范围和空间形态变化最慢的时代是
A.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时代B.水运为主的时代C.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时代D.现代
20、将下列内容按因果关系排列,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过程
①商业网点的形成②生产地域分工③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④商品交换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l、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
A.城市化水平低 B.目前城市总人口数量少
C.城市化起步早 D.目前城市化速度快
22、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为了
A.降低企业的地租成本 B.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C.方便职工上下班 D.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
23、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
B.上海城市建设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市”
C.华盛顿将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D.在城市发展历史较短的美国、法国,大城市的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
读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
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25、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26、与美国“硅谷”相似的高技术工业区是
A.德国鲁尔区 B.印度班加罗尔
C.日本“硅岛” D.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
27、有关航空港建设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B.地形要有坡度以利于飞机升空
C.离城市越近越好,以尽量方便旅客
D.地形要有适当的坡度,以利于暴雨时排水
28、有关城市道路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道路网
B.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不同城市的道路网都有统一的格局
D.在进行规划时应注意遵守“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
29、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下列地理事象影响深刻的是
A.行政区划调整 B.聚落空间形态 C.城市人口比重 D.商业网点分布
30、我国沿京杭运河的一些城市的兴衰,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密切
A.水源供应不足 B.交通方式的变化
C.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出 D.交通布局的变化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A”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B”涂黑。如将“A”和“B”都涂黑或涂“C”、“D”代号均不得分。
31、目前一般将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定为老龄人口,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
32、环境因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33、造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是印度和巴勒斯坦两国的分治。
34、城市化水平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5、、产业革命以后,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但是多以政治职能为主,而其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36、随着特大城市规模扩展,城市之间的分工日益模糊,分界线开始明显
37、谚语“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反映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38、商贸联系、交通与通信是人类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39、运具和线路合一的交通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
40、各自然因素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气候
高 一 地 理(选修)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第1—20题为单选题,第21—30题为双选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二、判断题(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三、综合题:
41、下图为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分)
(1)由图中看出,英国、美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
(早或晚),城市化水平较 ,已 进入城市化的 阶段;而印度和巴西分别处在城市化的 阶段和 阶段。
(2)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来表示。
42、(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图中字母A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有 、 等。
(2)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生产,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这主要依赖于 条件的改善和 、 技术的发展。
(3)图中甲城市带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4)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
、 、
43、读下面某城镇工业规划图,完成有关要求:(8分)
该城镇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由于条件所限,每个厂只能在图中A、B、C、D、E、F各地点选择。请你按最佳位置布局,并说明理由。
厂 名 | 厂 址 | 选 址 理 由 |
钢铁厂 | ||
造纸厂 | ||
啤酒厂 | ||
服装厂 |
44、读下左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河流:B ;
铁路:C ,D ;
海域:E ,F 。
(2)读下左图分析上海港的区位优势。
①上海港是兼作 港和 港的港口,三角洲地区地势 ,淡水资源丰富,是港口建设发展条件优越条件。
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 的地区,包括川、 、鄂、 、赣、皖、 、沪等省市。
③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 城市和 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5、读上右图为“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各问题(G为管道)10分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现在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并解释你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5分)
(2)“在图中展示的4种运输方式当中公路运输的费用最高。”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阐明你判断的理由。(3分)
(3)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0~A、B~C这两段距离上,总费用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种运输方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