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2014-5-11 0:34:23下载本试卷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一地理

命题人:李 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二道大题,

满分值: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只交第Ⅰ卷的答题卡和第Ⅱ卷的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7分)

1、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    )

 A.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B.土星和木星的质量最大

C.木星和火星的体积最大       

D.木星与金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2、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     

B.河外星系包括银河系

C.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D.形成天体系统的基本条件是天体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4、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②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造成的 ③黄赤交角

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④黄赤交角决定了直射点来回移动的范围 ⑤黄赤交角是黄道面

与赤道面的交角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5、从3月17日起,再过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长的是(   )

A.上海(30°N)            B.北京(40°N)       

C.广州(23°N)            D.哈尔滨(46°N)

6、有关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天都垂直于赤道与经线重合    

B.任何时候都自西向东移动

C.每天都平分赤道和地球       

D.任何时候都与经线斜交

7、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时刻总是西边的时刻总是早  

D.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8、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8点10分时,4月1日在全球的分布还有(    )

 A.多一半的地方           

B.少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全部

9、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当太阳当顶时听到的格林尼治时间是16时,此时船位置在(   )

A. 60°E               B. 60°W   

C. 90°E               D. 90°W

10、甲地(50°E,30°N)昼长16小时,乙地(50°W,30°N)日出的地方时是(   )

 A. 5时                B. 6时       

C. 4时                D. 8时

11、当位于116°19′E的北京地方时为12时(    )

 A.悉尼(150°E附近)的区时为14时

B.东京(120°E附近)的区时为11时14分44秒

C.洛杉矶(120°W附近)的区时为第二天的4时14分44秒

D.阿克拉(0°经线附近)的区时为4时14分44秒

12、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成     

D.“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3、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黄赤交角的大小           D.国际规定

我国领土最西段(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据此回答14、15题

14、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8时18分              B. 9时8分    

C. 10时28分             D. 11时18分

15、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

A.接近最快               B.接近最慢    

C.由最快转慢             D.由最慢转快

16、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17、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

A. 3月4日              B. 3月8日    

C. 3月13日              D. 3月17日

18、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   )

A. 南极和北极             B. 南、北极圈   

C. 南、北回归线            D. 赤道

右图表示地球公转轨道和太阳的位置,读图回答19、20题

19、①②③④四点中,有一点为近日点,该点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当地球公转位于图中⑤处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南京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时 

B.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并正向北移   

D.我国华北地区经常遭受冷空气侵袭

21、9月23日,当飞机达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

时间可能是(    )

A.接近7时              B. 5时多     

C.不到5时              D. 7时多

一架在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时间为8日5时。回答22、23题。

22、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

A. 7日16时              B. 7日18时

C. 8日18时              D. 8日6时

24、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    )

A. 23°26′N~90°N           

B. 0°一90°N    

C. 23°26′S~23°26′N          

D. 0°~23°26′N

25、关于下图的错误叙述是(    )

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B.丁处的气压高于丙

C.若丙处气温为1℃,则乙处气温一般低于25℃

D.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7、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图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8、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B.地转偏向力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

29、若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且不自转,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形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   

B.将形成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C.将不会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将不会形成冷暖气流的相遇情况

30、关于地球上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气压带均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  

B.高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C.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D.盛行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因而容易成云致雨

31、下列风向示意图,正确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32、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


33、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海陆表面气温和海陆上空气流的变化特征,由图甲

可知乙出现时间约为(    )


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

C.8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

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高纬地区 ②南北纬3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

③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④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南方向

A. ④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5、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次要因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西南季风是由东北信风偏转而成  

36、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B.海平面下降

C.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37、引起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    )

 A.二氧化碳、甲烷           B.二氧化硫、氟氯烃

C.臭氧、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臭氧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8、下图上部是全球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从气压带看①是             带,

②是             带。

⑵、从近地面风带看③是            带,

④是            带。

⑶、气压带、风带是随                的移动而移动的,

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北半球        日(节气)前后。

39、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

读图判断:(7分)


 ⑴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⑵此时,90°E的时间是                   时,

北京时间是       时。

⑶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A. 45°E、135°W    B. 135°E、45°W    C. 60°E、120°W    D. 0°、180°

⑷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多项选择)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35°N,140°E)白昼时间比悉尼(35°S,150°E)短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年中最小值   

E.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F. 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达一年中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