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A.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 B.总星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C.银河系、总星系、地月系、太阳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逆时针方向旋转 D.顺时针方向旋转
3.下列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正确说法是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是匀速运动的
B.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公转角度较大,而线速度较小
C.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D.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线速度都一样
4.一年中太阳要直射两次120N纬线,一次是在5月5日左右,而另一次则在,
A.3月21日左右 B.6月22日左右 C.8月7日左右 D.12月1日左右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于2008年8月8日北京时间晚上8:00开始举行,伦敦(中时区)的市民应在当地时间的何时准时观看开幕式的实况转播
A.20:00 B.12:00 C.8:00 D.4:00
6.冬至日,下列各纬线上昼夜长短状况,由短到长的正确排列是
①100S ②500N ③100N ④500S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关于I、Ⅱ两层的正确说法是
A. Ⅰ层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B.Ⅱ层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C.Ⅰ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D.Ⅱ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9~11题。
9.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示意的图是 A.A B.B C.C D.D
10.关于甲、乙两地形成的高低气压的正确说法是
A. 甲、乙两地都形成高气压 B.甲、乙两地都形成低气压
C.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 D.甲为高气压,乙为低气压
11.甲、乙两地可能的天气现象是
A. 甲为阴雨、乙为晴朗 B.甲为晴朗,乙为阴雨
C.甲、乙两地均为阴雨
D.甲、乙两地均为晴朗
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右图是哪个月份影n向亚洲的季风图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 十月
13.此时我国东部地区
A.寒冷干燥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 高温多雨
14.我国东北地区较西北内陆降水多,其原因是东北地区
A.纬度较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距海较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15.煤存在于哪种岩石中 A.沉积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变质岩
16.下图六个数码所代表的地点中,地壳比交活跃的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7.形成右图所示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18.一般地说,受哪种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海域的海
水盐度最高
A. 赤道低气压带 B.信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西风带
19.读洋流模式图判断,印度洋中完整的大洋环流有
A.以A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以B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以C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D.以D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0.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21.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2.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A.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综合题(共56分)
23.读地球公转略图(下左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A、B两处画出地轴。
(3)黄赤交角为23026/,那么,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
的度数为 。
24.读某日太阳照射地球图(上右图)完成:(3分)
(1)此时,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2)FD为晨线还是昏线?
(3)A、B、C、D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何地? 。
25.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3分)
(1)把气压值(hPa)970、978填入图中。
(2)在此天气系统的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 .
26.读锋面示意图完成:(2分)
(1)A处为冷气团还是暖气团? 。
(2)如果该锋面为暖锋,甲、乙两地中,何地的天气将发生较大变化?
。
27.读亚洲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为 季,亚洲东部吹 季风,其形成原因是
。
(2)B图为 季,亚洲南部吹 季风,其形成原因是
。
28.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完成:(8分)
(1)把代表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字母填
入图中适当位置。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2)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纬度低;
b.受 气压带和 风带交替控制。
29.读某地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下左图)完成:(6分)
(1)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夏季: ;
冬季: 。
(2)该种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气候。
30.读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上右图)完成:(8分)
(1)从岩层形态上看,A处为 斜,B处为 斜。
(2)从地貌上看,A处为 ,B处为 。
31.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水坝下游水文站在修建水坝前后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分析回答:
(1)河流补给水源补给一般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湖泊水、地下水等类型。图中A是 补给;B是 补给;C是 补给。
(2)①、②两条曲线中,属修坝后测到的是 。
32.如果不考虑山地、高度等地形因素,我们可以得到下图的“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那么:
(1)A、B、C三处自然带是沿着 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布
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2)B、D、E三处自然带从 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
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D 2.A 3.C 4.C 5.B 6.A 7.B 8.C 9.D 10.C
11.A 12.C 13.D 14.C 15.A 16.D 17.B 18.C 19.B 20.A 21.B 22.C
二、综合题:共56分。
23---26题,每个答案要点1分。
23.(4分)(1)(2)图略 (3)66034/
24.(3分)(1)23026/S(或南回归线) (2)昏线 (3)B地
25.(3分)(1)图略 晴朗
26.(2分)(1)冷气团 (2)A
27.(8分)(1)冬(1分) 西北(1分) 亚洲大陆上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风从
大陆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成。(2分)
(2)夏(1分) 西南(1分) 夏季亦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2分)
28-----32题,每个答案要点2分。
28.(8分)(1)图略 (2)赤道低 信
29.(6分)(1)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2)地中海
30.(8分)(1)背斜 向斜 (2)谷地 山岭
31.(6分)(1)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2)②
32.(8分)(1)纬 热量 (2)沿海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