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阶段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1.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1.71 | 0.66 |
B | 1.0 | 1.2 |
C | 4.0 | 1.4 |
D | 1.5 | 0.9 |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2.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
B.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
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l00千米以上
下面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图22),据此回答4—5题。
4.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5.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6.“西气东输”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 )
A.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 B.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
C.政治因素造成的 D.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7.我国婚姻法对初婚年龄的规定,其意义在于 ( )
A.稳定婚姻关系 B.延长生育时间 C.缩短世代更替周期 D.延长亲子年龄差距
8.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 )
①“多子多福” ②男性偏好 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④重视子女质量 ⑤注重自我发展 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9.“丁克”(DINKS)家庭,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为“双份收入,不要孩子”。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是 ( )
A.传统农业文化 B.现代工业文化 C.现代大城市文化 D.欧美文化
读“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量关系示意” 图(图23),然后回答10—12题。
10.阶段③处于 ( )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11.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终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1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
13.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金融等都比较发达,是城市在区域中哪种作用的体现 ( )
A.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B.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C.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D.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4.下列城市在区域的发展中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 )
A.北京 B.济南 C.广州 D.佛山
15.下列对城市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16.下列各区位中,地租最高的一般是 ( )
A.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B.城市的边缘,环境优美的地方
C.城市内具有较高声誉的地区 D.城市的中心
17.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
18.河流的汇合处成为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主要是因为 ( )
A.生产、生活用水充足 B.水运发生障碍,货物在此转运
C.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军事防御 D.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19.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别加大
20.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表明 ( )
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③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心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 )
A.城市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B.城市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C.城市的文化背景比较一致 D.城市的职业构成比较复杂
22.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B.城市年增加人口数
C.城市用地规模无限扩大 D.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23.下图是“住宅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远近关系示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的通达度
B.环境质量
C.建筑技术水平
D.地价水平
24.下列产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密切的一组是( )
A.工业、农业 B.农业、矿业
C.商业、金融业 D.交通运输业、服装业
25.深圳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优越的经纬度位置,获得了充足的光、热、水条件
B.优越的沿海位置,便于发展来料加工工业
C.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利于吸收境外资金和技术
D.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旅游业和会展业的迅速发展
26.我国天山附近牧民夏季在山上放牧,冬季在山下放牧,这种农业按投入多少分类属于 (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粗放农业 D.密集农业
27.关于商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投入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较少,靠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产出
B.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销售
C.商品农业分布在发达国家
D.商品农业属于种植业
28.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今后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目前,我国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
A.大力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B.缩小经济作物面积,改种粮食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D.增加机械设备的投入
29.江苏南通的李爱农家承包了三亩农田,这些农田全部用于种植小麦或水稻小麦单产:800斤/亩,水稻单产:2000斤/亩,全家消费大米折合成水稻1200斤,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每年共计约1500斤。李爱农家农产品的商品率大约为 ( )
A.68% B.34% C.75% D.4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30—31题。
30.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31..“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32.粗放农业增加农业生产产品主要依靠 ( )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扩大耕地面积
C.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 D.投入较多的劳动
33.读图,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
局相对合理的是( )
A.①微电子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微电子工业 ④纺织工业
D.①食品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下图为美国施特罗公司的生产空间格局。该公司有位于全国不同地区的7个啤酒厂,所生产啤酒占有全国10%的啤酒市场。读图判断34~35题。
34.该公司在全国建立多个啤酒厂的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啤酒原料产地 B.接近优质酿酒水源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铁路枢纽和航空港
35.与该工业部门的分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人口分布 B.民族分布 C.高技术产业分布 D.农业分布
36.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 )
A.是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
B.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部件
C.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
D.使不同零部件生产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回答37~38题。
37.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可能是 ( )
A.自行车厂 B.汽车制造厂
C.彩色电视机厂 D.手表厂
38.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的原因是 ( )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②水源、动力充足 ③劳动力价廉质优 ④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
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40.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区位选择的是: ( )
①黄土高原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③江南丘陵大力发展林业 ④长江三角洲禁止占用农田,扩大种粮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徐集中学高一地理必修2阶段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综合题
41.根据下列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0分)
(1)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 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 ,反映了该国属于 (类型)国家。
(2)B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
的特点。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
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
②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999年的0.877%,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 。
4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10分)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 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 。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 0 %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 (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43.读意大利略图,回答:
(1)甲乙丙三地区中,新工业区是 ,该地区也被称为“第三意大利”。
(2)意大利新工业区工业的特点(和温州乡镇企业一样)是 ; ; ;
;
。
(3)50年代以来,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了当地以及国内外的有利条件是:
① ;
②70年代原料和能源的 ;
③发达的 体系;
④意大利经济的 ;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4)乡镇企业广布的温州和意大利新工业区最大的区别在于
。
44.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 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 气候。
(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1、2两地中较适合的是
地,理由是 ,
。
(3)D是 半岛,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形成该地酸雨的污染物,多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其传送的载体是 。
(4)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
部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
(5)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最主要目的是(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 B.就近获得从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5、读“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共15分)
资料: 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效益。
(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方面分析: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证明,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
(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行?为什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高一地理必修2阶段测试卷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C | D | C | B | D | A | D | C | B | C | C | A | B | D | D | D | C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B | A | D | B | C | C | B | C | B | A | C | B | D | C | A | C |
41.⑴A 人口增长迅速 发展中国家
⑵人口老龄化 第三 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老龄人口多,社会经济负担沉重,老年人生活孤独
⑶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达一千多万,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2.(1)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 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5)ACEH
43.读意大利略图,回答:
(1)乙
(2)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企业分散在乡村和小城镇,资本分散,生产高度专业化。(2分)
(3)①交通运输方便;②70年代原料和能源的 大幅度涨价 ;③发达的 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的高度开放。(2分)
(4)企业之间是竞争的关系,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2分)
44. (10分)
(1)畜牧业 温带海洋性 (2) 2 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3)斯堪的纳维亚 西风带 (4)中部 工业小区 (5)B
45、(1)从自然方面分析:铁路线穿过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有地下暗河;受季风影响,气候复杂多变。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沿线地区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多,沿途城市众多:经济、科技的发展为修建铁路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保障。
(2)特色农业、采矿业、旅游业。
(3)不可以。航空运输运量小不足以满足当地运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航空运输成本高,当地产品多以矿产和农产品为主不易运输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