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二单元质量检测

2014-5-11 0:34:23下载本试卷

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二单元质量检测

(新课标必修Ⅰ)

总分120分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前的序号填入第Ⅱ卷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2006年12月14日10时50分,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我国的江西、重庆、湖北等省市的部分地区无线电通讯出现了一个多小时的中断。据此回答1—3题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

A、氦原子的核裂变反应      B、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

C、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      D、 氧原子的核裂变反应

2.引起无线电通讯受影响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磁暴

3.当我国上述省市通讯开始受影响时,处于12月13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A.大于四分之三    B.大于二分之一   C.大于三分之二   D.小于二分之一

4.如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A.10m      B.15m      C.20m      D.25m

5.读下图,表示我国“六一”儿童节那天阳光照射地球的是(  )


读下图,回答6、7题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所在的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C.亚欧大陆形成了蒙古高压  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7.当ab两地同时被一条晨线通过时:

A.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B.ab两地日出地方时相同   

C.b地白昼比a地白昼长一个小时       D.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

读右图,完成8—10题

8.若该图表示的是以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

A.甲处形成了寒暖流交汇的大渔场      

B.c处洋流属于受西风影响形成的寒流

C.d为秘鲁寒流       D.a为北赤道暖流

9.若该图表示的为大气环流,甲处为近地面,乙处为高空,则

A.甲处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处气压比甲处高

C.该图只能表示北半球        D.乙处可能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10.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乙处为陆地,甲处为海洋

A.d为地下径流             B.人类只可改变a环节    

C.全球变暖b环节将削弱        D.a环节存在着较强大的外力作用

 下表为连云港2006年12月中旬的部分天气预报情况,读表完成11、12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温度(℃)

0~6

—3~2

—6~3

—2~5

—1~6

阴晴

多云

11.连云港中旬可能经历了下列天气系统中的

A.冷锋    B.暖锋    C.低压     D.锋面气旋

12.关于16日没有形成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幅度小    B.冷气团上升无法形成   C.气流下沉     D.暖气团干燥

13.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

 A.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地幔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下表统计数据与图2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气温(℃)

22.5

20.1

18.5

16.2

14.6

1 2.3

11.4

13.4

14.7

15.3

17.8

20.1

水量(mm)

8

5

10

50

78

91

98

51

49

40

25

14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15.甲国②城市附近海域有一油轮泄漏,受影响较大的为

  A.①城市       B.④城市

  C.甲国东海岸    D.受西风漂流影响,甲国东部污染严重

16.当②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此时气候特征相近的是

A. 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2006年第一号热带风暴“珍珠”(CHANCHU)于5月9日20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以东550千米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 15日2时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45米/秒)。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登陆。据此回答17、18题

17.当台风于5月18日凌晨2时15分左右在广东省登陆时,

A.处于17日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全球的五分之四   B.麦加正是烈日当空

C.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D.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18.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影响  B.加剧南方的寒冷干燥

C.形成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           D.形成大量的对流雨

下图中,从 a—c—b—c—a是20°E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9—20题.

19.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应是  

 A.O°       B.16°26'S  

C.16°26'N      D.30°26'S

20.若太阳高度从a运动到c时,则

 A·北京盛行西北风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生长季节

 C·全球昼夜平分     

 D.尼罗河正值涨水期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请将选项填在第Ⅱ卷表格内。共计20分)

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轨后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77圈后,于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平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21-22题。

21.“神舟”六号飞行过程中经过了                                   (  )

    A.软流层       B.日冕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

22.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                                      (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我国东北地区河流进入汛期

23.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B.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C.黄赤交角的存在          D.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24.设M(纬度10°N,30°E),N(33°26ˊN,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  )

  A.Hm和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两个时刻Hm=Hn 

  C.任何时候都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图7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25-26题:

25.太阳直射点由a→e的周期为(  )

图六

 
A.1个恒星年    B.365日5时48分46秒 

  C.1个回归年    D.365日6时9分10秒

26.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香港地区

(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

  A.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低—高—低     B.正午太阳高度角由高—低

  C.白昼时间由长—短          D.白昼时间由短—长—短 

27.2005年10月下旬,扬州郊区农民大量焚烧秸杆,使扬城烟雾笼罩,其影响有(  )

  A.夜间气温升高  B.造成大气污染   C.夜间气温降低   D.昼夜温差增大

28.图8为大气环流(局部)的垂直剖面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

  B.①为西风带,②为极地东风带

  C.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副极地低压带

  D.①为信风带,②为西风带

29.图9中,从A到B再到C                                        (   )

  A.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B.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C.ABC三地的时刻相同          D.ABC三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30.图八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

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  综合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综合题

31.下图是某城市及郊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文本框:

B

 

⑴、图中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城市上空多云和多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中A和B气压值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⑷、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是什么?

⑸如果某天该城市的烟囟中的烟都向下飘,则可能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此时图示环流会消失,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32.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a、b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作用形成的。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18日10时25分,参加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的科考队员乘坐“雪龙”号科考船离开上海,奔赴南极。此次航行将途经香港、马六甲海峡,穿过赤道,到达澳大利亚,经过30天的航行,首站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引人关注的第四次南极格罗夫山综合考察也将随后展开。“雪龙”号预计2006年3月底返回上海。


(1)“雪龙”号科考船出发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时间)是  (  )

A.18日2时25分         B.18日3时25分   

C.18日1时25分         D.17日5时35分

(2)有关11月18日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极周围地区的极夜范围在缩小      B.南极周围地区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

C.只有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夜在淅长  D.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低压控制

(3)选择到南极附近进行科学考察的时期最好为         (  )

  A.开普敦温和多雨时        B.尼罗河的丰水时期

C.巴西热带草原区的湿季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

(4)考察船在进入澳大利亚西海域时              (   )

A.顺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5)有关此次考察队员沿途见闻、测量情况等的描述中,可信的是 (   )

  A.在东海和南海航行时,基本上都是逆风

  B.经过赤道附近时,队员发现自己正午的人影朝南

  C.在澳大利亚西海域航行时,发现荒漠直逼海岸

  D.到达南极洲边缘时,发现岸边有稀疏的灌木丛

(6)12月9日12时从澳大利亚西南处弗里曼特尔港出发的“雪龙”船,路线由原来的向西南方向行驶直奔中山站,改为先向南航行,再向西行驶前往目的地。请简要说明改变航行方向的原因?

34.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⑴等压线P的值为        

⑵在图上画出C、D、E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⑶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⑷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35.读“南亚地区图” 和“某月沿74°E地区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温度状况出现的时间是  月(一、七月),a点所对应地区是      (海洋、陆地),此时,该地出现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2)b点所对应地区此时盛行     风,其成因是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与b点所对应地区水热状况类似的热带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在     洲、     洲分布较广。

36.下图日历中所示夏至时刻是“北京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⑴2005年夏至时分,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⑵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⑶该日地球接近       (远日或近日)点,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⑷该日连云港、南京、北京三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择列为:

              

⑸该日日出、正午、日落时分,北京某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朝向依次是     

           

            参考答案

1—30 BBDCD  BCDAD ADBBA ADABA  CD AB AC AB BC   AC AB AB AD AD

31⑴ 城市热岛效应  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对流扩散 。

⑵、空气对流上升运动, 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⑶、A 

⑷、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从调节大气温度和温度酌情给分)   

⑸ 逆温  不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进而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

32.(1)背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受外力的侵蚀   (3)外力的堆积

(4)甲地  甲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下水不易渗漏,洞内较干燥

(5)不合适 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

33(1)A  (2)B (3)C  (4)D  (5)C  (6)从澳大利亚向西南航行即将进入西风带,改为先向南航行,可以尽量避免逆盛行西风和逆西风漂流给科考船带来的冲击,利于航行;缩短在西风带的航程,减少了在西风带的航行时间。

34.⑴1012  ⑵画图略 C东南季风 D东南信风 E西南季风

⑶A:副极地地区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B: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上形成高压

⑷C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D是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带的信风

35.(1)七月 陆地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沙漠气候,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对长;沙漠地区升温快幅度大。(任答2点)  (2)西南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终年高温,分旱雨季

  (3)热带草原气候 南美洲   非洲

36(1)23026′N,680E (2)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3)远日  慢

(4)北京连云港南京 (5)朝西南 朝正北 朝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