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六校联考期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认识。读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赤道面与轨道 面之间的交角 |
地球 | 1.00 | 1.00 | 1年 | 23时56分 | 23°26′ |
火星 | 0.11 | 0.15 | 1.9年 | 24时37分 | 23°29′ |
1.在九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下,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读右图以下哪个代表太阳日( )
A. A B.B C.B-A D.A+B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4—5题。
4.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
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6、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
A、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精确的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发现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现象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绕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据此回答7—9小题。
7.文字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8.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②太阳光照稳定
③日地距离适中 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⑤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9.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10.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6届奥运会开幕式,这时上一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的区时(东二区)会是( )
A.8月8日2时 B.8月8日8时 C.8月8日12时 D.8月8日14时
1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看上去仍然是亮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折射作用 D.吸收作用
12.喜玛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峻雄伟的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块的相互作用(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张裂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张裂
读甲、乙两图,回答13-14题。
![]() |
13.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14.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高温、干旱”是去年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此结合图2-3回答15—17题。
15.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城市比农村更感酷暑难当的原因在
于城市具有( )
A.集聚效应 B.阳伞效应
C.热岛效应 D.雨岛效应
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于8月10日下午在苍南马站登陆,带来狂风暴雨。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桑美”成因的是( )
19.此季节南亚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20.下列各种水体中,淡水储量最多的是( )
A.地下水 B.河流水 C.冰川水 D.湖沼水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9,回答21~23题。
21.A、B两地的气压性质( )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22.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 000、1008、1016、1024、1036,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
A.1 024、1 036 B. 1 000、1 036 C.1016、1 008 D. 1 008、1 024
23.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4以下哪种物质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元( )
A 矿物 B 岩石 C 矿产 D 矿床
《齐民要术》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煜,无焰的火],据此回答25—26题
25.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暖气团影响
26.“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27.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28.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3,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9.图2-7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是:
![]() |
30. 右图为等压面图,虚线为高度,实线为等压面,各点的气压值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高于③ B、①高于④
C、②低于① D、④高于③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读右图回答: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2)在右图中地轴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 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 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 。
(4)A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 。
(5)当地球运动到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恰逢夏至日 B、我国昼长大于夜长
C、我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D、赴南极考察合适
32.(10分)读“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注出: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编号表示的地质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33.(9分)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A与B两处相比,白天____________处气温高,夜晚____________处气温高。B与C两处相比,____________处气温较高,____________处气压较高。
(2)数字编号代表的现象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若该锋面会给我国北方带来大范围的降雪和寒冷天气,这时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盛行_______________季风。
34.(9分)阅读下列有关天文材料,回答:
材料一:
行星 名称 | 与太阳距离 (106千米) | 公转周期 (天) | 自转周期) (天) | 大气及成分 | 表面温度 |
水星 | 57.9 | 87.9 | 58.6 | 极稀薄氦、汽化钠大气 | 600K |
金星 | 108.2 | 224.7 | 243 | 浓密CO2大气 | 750K |
材料二: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天文单位)。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行星用定则来计算会得出惊人的发现:
行星 定则推算数据 实际距离
水星 (0+4) /10=0.4天文单位 0.378
金星 (3+4) /10=0.7天文单位 0.732
地球 (6+4) /10=1.0天文单位 1.000
火星 (12+4) /10=1.6天文单位 1.542
材料三: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
行星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与日距离 (天文单位) | 0.387 | 0.732 | 1.000 | 1.542 | 5.203 | 9.539 | 19.182 |
(1)根据材料一表格有关数据判断,金星的表面温度明显高于水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 B.公转周期 C.自转周期 D.大气及成分
(2)根据材料二,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上题计算结果理论距离和材料三表格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___________。(提示: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答 题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
(1)(2)填充在图上
(3)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_______ _______ ______
(5)_______
32.(10分)
(1)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33.(9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9分)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校联考期中考试卷──高一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B | D | B | D | B | A | D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C | B | B | C | C | C | D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D | B | A | B | B | B | D | A | C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2分)
(1)略(每标注正确2点给1分,共3分) (2)略 (3)圆 B 慢(各1分)
(4)北 北 长(各1分) (5)D(2分)
32.(10分)
(1)侵入岩 变质岩 喷出岩 沉积岩
(2)①熔化 ②喷出作用 ③崩解、分解、溶化作用
④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⑤埋藏及成岩作用 ⑥变质作用(每空各1分)
33.(9分)
(1)A B B C (2)①大气吸收 ②云层反射 ③地面辐射
(3)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季风(每空各1分)
34.(9分)
(1)D(2分)(2)木星2.8(天文单位),土星5.2(天文单位),天王星10.0(天文单位)(各一分)(3)如果把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依次向外顺延一个位次,即木星48、土星96、天王星192,则三颗行星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的距日理论距离和实际距离基本吻合。(2分)由此可以假设土星和木星之间原来有一颗大行星。由于某种外力导致该行星破裂,形成众多的小行星。(假设只要符合逻辑即为合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