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课时练
(一)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图1含义的是( )
A.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
B.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C.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
D.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 图1
2.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
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创造条件。
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下列有关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耀斑的爆发密切相关。B.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黑子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为10年。
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 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 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
5.关于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为“可见宇宙” B、半径约150亿光年 C、最远约9. 4081012千米 D、总星系
6.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木星和地球 B、木星和天王星 C、金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土星
7.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水星 B、金星 C、太阳 D、月球
8.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
9.下列行星上的一年都比地球上的一年短的是( )
A、火星和水星 B、水星和金星 C、土星和火星 D、海王星和冥王星
10.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 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1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星及其卫星组成的土卫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河外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
C、太阳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河外星系
12.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外
1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植物的生长 B、河流奔腾入海 C、风的形成 D、火山爆发
14.下列天体系统中层次最低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15.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层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黑子——光球 B.耀斑——色球 C.太阳风——日冕 D.黑子——色球
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21点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14°5′E,50°5′N)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失去“行星”地位,列为“矮行星”。结合下图,回答题。
![]() |
16.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失去“行星”地位,是因为
A.发现太晚,体积比月球还小 B.直径与质量太小,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大
C.体积与密度同小行星相似 D.公转轨道离太阳太远,表面温度太低
答案:
1D 2D 3B 4B 5C 6C 7D 8D 9B 10A 11A 12A 13D 14D 15A 16B
(一)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图二为在某极点上空看到的半球图,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23°26′S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B.7月初公转线速度较快。
C.公转角速度在全球各地相等。 D.公转角速度在一年中无变化。 图二
3.下列四幅图河床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甲河平面示意图中沿EF断面的是( )
(甲河在北半球)
图三
4.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晚
5.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40和16:40.该日可能是在:(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6.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
A.自转速度一定相同 B.昼夜长短一定相同 C.日出时间一定相同 D.地方时一定相同
7.地球自转360°的周期和时间为( )
①、1个恒星日 ②、1个太阳日 ③、23小时56分4秒 ④、24小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地球同步卫星的绕日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黄赤交角的存在
10.我国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容易产生泥沙於积的河岸是:①北岸,②南岸,③低纬方向的河岸,④高纬方向的河岸。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11.读“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西八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是______。
(2)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7.5°W─7.5°E,东十区的经度范围______.西六区的经度范围____。
(3)纽约所在的时区是______,莫斯科所在的时区是______,两地的时差是______小时。
(4)若太平洋标准时间是2时.则北京时间是______。
(5)从北京出发去东京旅行的游客,在达到目的地时.将手表的时针______小时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6)图中各大城市,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
答案:
1C 2A 3B 4B 5A 6D 7C 8A 9A 10C
11、(每空1分 共10分)
1)120°W 165°E 2)142.5°E~157.5°E 97.5°W~82.5°W 3)西五区 东三区 8 4)18时 5)拨快1 小时 6)莫斯科
(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北半球每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 )
A.一直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
2.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正午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C.正午太阳高度就季节变化而言,赤道以北的纬度,每年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D.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每天重合一次 B.在二分日重合 C.在二至日重合 D.不确定
4.6月22日这一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莫斯科 B.悉尼 C.新加坡 D.广州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图五)回答5题
5.A地的时间是( )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3时 图五
6.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北纬200 B.赤道上 C.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上
8.当中国公民在欢度“十·一”国庆节后的一小段时间里:( )
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9.下列几个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元旦 B.“5·1”劳动节 C.“ 6·1”儿童节 D.中国的国庆节
10.北半球夏至日的前后几天里( )
A.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1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
12.夏至日这天,上海、北京、广州和哈尔滨四城市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 B.哈尔滨、上海、北京、广州
C.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D.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13.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北京(39°N)的正午太阳高度值为( )
A.41° B.31° C.71° D.25°
14.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5.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上 B.南北极圈上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温带地区
16.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列问题(12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节气是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___。 图八
(5)图中C、D二地各是几点钟?昼长分别为几小时?
时间:C_______,D________;昼长:C_________,D_________。
(6)这一天赤道和北纬40°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度?赤道________,北纬40°__________。
1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 (10分)
(1)此图是___月___日前后的光照图。
(2)这时太阳直射在___(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内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3)下列各点的地方时为:A___时,B___时,C___时。
(4)下列各点的昼长为:B___小时,C___小时,D___小时。
18.读右面的光照图(图中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
⑴该日是 月
日,北京时间是
时。
⑵此时,太阳直射的坐标是 ,甲地的太阳高度为 。
⑶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较快、较慢),是北半球的 季节。
⑷丁地的昼长是 时,甲地的昼长是 时。
⑸甲乙丙丁四点中,处于日出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19.画图完成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的示意图。(6分)
在图中绘出:A.赤道 B.晨昏线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E.北极圈 F.南极圈,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标上字母表示。
20.读图十,完成下列各题。(9分)
![]() |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在相应的位置表示出黄赤交角的度数;标出太阳直射点,并用字母A表示。
(2)在图
中用画出夜半球。
(3)在图 中用画出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
(4)在图
中用画出南温带。若黄赤交角度数变为30º,则南温带的范围将
(变大/减小)。
(5)此日,图中B、C、D、E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D 2B 3B 4A 5B 6D 7C 8C 9A 10B 11B 12C 13B 14B 15C
16、(12分)(1)23°26′N (2)6 22 夏至 (3)晨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昼长夜短短 (5)2时、10时、12小时、4小时 (6)66°34′ 73°26′
17、(每空1分 共10分)
1)6月22日
2)北回归线(23°26´N)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昼最长夜最短(或昼长夜短)
3)12时 8时 2时
4)12小时 20小时 0小时
18.⑴6 22 4 ⑵120°W,23°26/ 0° ⑶远 较慢 夏 ⑷0 16 ⑸甲 乙
19.
20.共9分
(1)略(晨昏线必须是C、B、E点的连线;黄赤交角画在B点的两侧均可,必须标注
23°26′;太阳直射点必须用A表示)(3分)
(2)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
(3)略(图例正确,范围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1分)
(4)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 减小(1分)
(5)B、C、D、E(1分) C、B、D、E(1分)
(一)第四节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
1.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自东向西 B、从南极上空看自西向东
C、从西向东旋转 D、自东向西旋转
2.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5°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3.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0°S,60°E B.60°S,60°W
C.40°S,40°E D.60°N,60°E
5.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
1C 2C 3B 4A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