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和选择题答案)两部分。
·选择题写在第II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只交II卷。
·在第5页的相应位置写上班级、姓名、座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6年8月24日布拉格当地时间15时20分,(北京时间8月24日21时20分),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
材料二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冥王星 | |
轨道倾角 | 7° | 3.4° | 0° | 1.9° | 1.3° | 2.5° | 0.8° | 1.8° | 17.1° |
偏心率 | 0.206 | 0.007 | 0.017 | 0.093 | 0.048 | 0.055 | 0.051 | 0.006 | 0.256 |
材料三:漫画——别了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冥王星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2.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3.漫画“别了”反映了冥王星从行星大家族的出局,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太小,甚至小过一些卫星,所以被降级
B.冥王星的轨道倾角过大,影响了太阳系内其它天体的正常运行
C.太阳因受核聚变反应的影响,质量减小,能量不足,无法吸引冥王星的绕转
D.冥王星距离太阳最远,温度太低,表面物质呈液态或固态,不符合行星的一般特征
4.当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时,太阳直射点( )
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5.布拉格位于( )
A.东2区 B.西2区 C.东9区 D.西10区
据美联社报道: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7.下列城市中,此时高频无线电通讯受影响最大的是( )
A.伦敦(中时区)B.悉尼(东十区)C.新加坡(东八区)D.纽约(西五区)
8.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正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中心核
9.下列地区中,森林生物量最缺乏(只考虑纬度因素)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B.武夷山 C.长白山 D.西伯利亚
10.9月10日晚20:30,某天文爱好者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牛郎星。若保持天文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11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牛郎星的时间应该是( )
A.19时56分4秒 B.20时30分 C.20时26分4秒 D.20时56分4秒
1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16,该地的经度为 ( )
A. 104°E B. 116°E C. 124°E D. 136°E
13.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均造成的现象是( )
①.北极点极昼天数比南极点极昼天数多几天 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③.北半球的夏半年较冬半年长 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 ( )
A.日出的时间必定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肯定相同
C.地方时刻必然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完全相同
1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六一”儿童节那天阳光照射地球的是( )
16.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26′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长3分56秒
B. 地球自转一周需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 太阳日时间不长,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D. 恒星日被用来作为基本时间单位
18.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时刻早
C.北京东8区的区时为8点钟,日本东9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所以日本东9区的时为7点钟
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120ºE的地方时
1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 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20.地震发生时,关于湖中的游鱼、小船里的人、空中的飞鸟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会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摇晃
B.都会感觉到只有上下颠簸
C.空中的飞鸟不会感觉到地震波的存在
D.都会感觉到只有左右、前后摇晃
21.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22~23题。
22.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
A. 160°W B.160°E C. 80°W D.40°E
23.当地正午时,贾先生发现当地物体都没影长,而手机上的日期为9月23日,那当地的昼夜之比应为 ( )
A.1∶1 B.1∶1.5 C.1∶2 D.1∶0.5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4~25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24.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5、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26.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目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
A.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C.精确的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D.发现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现象
27.在北京的晓黎与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北京时间5月4日22时结束在网上交谈,并相约于纽约时间5月4日23时再谈.他们两次网上交谈的时间间隔是( )
A.1小时 B.13小时 C.14小时 D.25小时
读右图中心点地球北极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若阴影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9.如果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时间为 (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30.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 )
A.23°26′ B.46°52′
C.66°34′ D.90°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成绩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题号对应的空格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二.综合题(共36分)
31.读“天体系统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写出天体系统的名称
A. B. C. D.地月系
(2)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__________图(用字母填空)
(3)河外星系与__________图级别相同(用字母填空)
32.读右图(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图示节气为____________(北半球)。
(2)图中A、B、C、D点中,同时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_,
太阳高度为0的是_________。
(3)图中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D B.B>C>D>A
C.D>A>B>C D.C>B>A>D
(4)A点日出时间为_________点,夜长为_________小时。
3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角度是 ;平面③的名称是 。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第33题图) (第34题图)
34.读右上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7分)
(1)在图中用箭号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 (节气);大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运行到C点时,南半球是 (季节),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4)在大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且白昼时间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图中AB、BC、CD、DA四段中的 段。
(5)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位置可能 (填字母)处。
35.读图(图在第8页,图中经线间经度差相同),回答:(8分)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晨线的是 。
(3)此刻,D点的地方时是 点,D点昼长为 小时。
(4)A、B、C三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分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____。
(5)A点在B点的 方向。
(第36题图 ) (第35题图)
36.读左上图“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5分)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上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 度。
(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地区。
(4)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的周期是 。
(5)当太阳直射A点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哈尔滨 ②北京 ③大田 ④广州
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共4分)
37.2006年下半年,大田五中高一某班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大田经纬度,设计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其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六。测量日期:2006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点08分48秒时角β最小,β为49º08’。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的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_。
(2)在测量日期当日,大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3)大田今后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