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范围:必修2后四章及必修3)第I卷( 单选题共51分)
鄂西北某山区的两个乡由于海拔高,农民种的主粮玉米秋天不等完全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播种,玉米就能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1~3题。
1、以前造成此山区两个乡玉米不能成熟的直接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市场
2、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增加了 ( )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肥力
3、不符合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l产的共同条件是
A.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有高温多雨的气候
C.地广人稀 D.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4、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主要得益于( )
A.荷兰有世界上生产鲜花最优越的气候条件
B.荷兰生产鲜花的成本低
C.购买荷兰的鲜花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时尚
D.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回答5~6题。
5、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市场广阔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新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 )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C.乡村地区 D.发展中国家
8、右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A.①飞机制造厂 ②精铝冶炼厂
③普通服装厂 ④电子装配厂
B.①机械制造厂. ②石油化工厂
③汽车制造厂 ④瓶装饮料厂
C.①电力工业 ②煤炭开采业
③仪表工业 ④制糖厂
D.①钢铁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石油开采业 ④食品厂
9、将一批粗铜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 )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建设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以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将朝发夕至,比坐船快许多倍。据此回答10~11题。
10、对该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
C.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
D.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
11、下列关于建设该铁路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沿江市民上班和旅游
D.有利于国防建设和民族团结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四个地区与其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水稻 ②春小麦③冬小麦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春小麦
13、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
A.以家庭经营为主 B.属于粗放经营
C.机械化水平较高 D.商品率低
14、下列现象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火山爆发 B.工业“三废”
C.土壤盐碱化 D.交通拥挤阻塞
1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符合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6—17题
16.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17.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价格 D.原料
18.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樵来和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19、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所示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
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20、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21、今后东北农业基地发展的重点是( )
A.弃耕兴牧 B.弃林兴牧
C.大力发展渔业 D.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
22、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GIS技术程序中属于 ( )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D.表达
23、我国沙坡头沙障护路(铁路)工程闻名于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位于宁夏中卫县 B.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
C.使兰新铁路自通车起,畅通无阻 D.沙障既可削减风力,又能截留水分
24、在山西发展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
B.将煤炭转换成电能,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
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可以有效调节各地区电网
“涩宁兰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重点项目。读图完成25~26题。
25、该工程中的涩北位于 ( )
A.吐鲁番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6、工程完成以后,可以 ( )
A.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染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D.向涩北输运能源,促进西部开发
27、“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晋、豫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
A.苏、鲁、粤 B.京、吉、苏
C.粤、京、吉 D.吉、苏、鲁
29、与全国相比,戊省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存在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右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并回答30~31题.
30.M点所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潘帕斯草原 B.长江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恒河三角洲
31.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产品的市场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
B.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地形
C.大牧场放牧业以养牛为主
D.城市化水平较低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2~34题。
32.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33.现发现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成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34.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源丰富 D.土壤肥沃
高一地理期末模拟试题
第II卷(综合题 共49分)
35、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中农业区A为 平原,B为 草原。(2分)
(2)A区的农业生产属于 农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
(3)A、B两区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
①
② 。
③ 。(3分)
(4)A区的经营方式以 为主,B区的经营方式以 为主。(2分)
36、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6分)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指向型。(1分)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至B地,可获得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分)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个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3分)
37、读陇海——兰新铁路部分路段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决定陇海—兰新铁路宏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对线路具体走向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2分)
(2)③至⑤铁路段沿线地区发展工业区位优势有
(4分)
(3)④城市为西安,近年电子和飞机制造工业发展很快,其区位优势主要是
(4)⑤至⑥铁路沿线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存在的主要农业生态问题是 (2分)
38、下图是“华北某地1968年(右)和2004年(左)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与1968年相比,2004年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意义是什么? (4分)
(2)从自然因素考虑,分析A地区农业结构变化的原因。(2分)
(3)从乙图可以看出,奶牛场的分布有何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2分)
39、下图是我国西北煤炭外运的新通道。读图回答问题:(5分)
(1)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和需求状况,分析建设西北煤炭外运新通道:神(木)——黄(骅)线的意义。(3分)
(2)神黄铁路要通过哪些主要的自然障碍?(2分)
40、下面两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4分)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和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5分)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分)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A 6、D 7、C 8、A 9、C 10、B 11、C 12、D 13、C 14、C 15、C 16、A 17、C 18、C 19、D 20、C 21、D 22、B 23、C 24、B 25、B 26、A 27、B 28、D 29、B 30、B 31、A 32、D33、C 34、A
35、(1)松辽 潘帕斯(2分) (2)商品谷物 大牧场放牧业(2分) (3)都是温带气候类型, 热量水分充足土壤为黑钙土,土质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3分)(4)国营农场 家庭农场(2分)
36、(1)市场(或消费地) (1分) (2)劳动力价格较低, 地价较便宜(2分)(3)C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3分)
37、(1)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 (2分)(2)煤、石油、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铁路运输
比较便利;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低;土地价格较低。(4分)
(3)高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1分)(4)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2分)
38、(1)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1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分) (2)华北地区降水量少,水资源缺乏,不种水稻可以节约水资源.(2分)
(3)临近城镇分布,原因是接近人口密集区,市场需求量大。(2分)
39、(1)有利于西北煤炭的外运,缩短运输路线;实行陆海联运.减少运费;适应华东、华南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以及煤炭出口的需求。(3分)(2)神黄铁路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穿越的主要自然障碍是:黄河、太行山脉(2分)
40、(1)两区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二熟;两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4分)(2)位于东南沿海,同港、澳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国家优惠政策。(5分)(3)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减弱;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