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4-5-11 0:34:25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樊晓飞  时间: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入规定的答题卡中,填在其它位置无效。

I(选择题,共70)

一、选择题:(共70分) (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正午太阳高度角周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自转的结果

C.地球公转的结果                  D.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3、有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层向上拱起,地势高易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地势低易成谷地或盆地

B、背斜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裂,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

C、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D、岩层向下弯曲,地势高易成山岭,岩层向上拱起,地势低易成谷地或盆地

4、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砾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5.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6.在九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杭州(3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1—2):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8—10题。

7.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 )

  A.23°26ˊ   B.36°34ˊ   C.53°26ˊ   D.66°34ˊ

8.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

  A.23°26ˊ           B.30°     C.46°52ˊ   D.60°


9.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下列现象与图1—3中地球运行到①处附近时基本相吻合的是   (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南半球处于夏季

  C.罗马逢多雨时节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1.关于大气热力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是整个大气层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C.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少  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是长波辐射

12.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升温

B.大气逆辐射能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大部分热量

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起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能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温度变化慢。

13.下图表示四种不同的天气状况,其中日温差最小的是(      )

D

14.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15.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16.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

 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

 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

 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

17.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A          B         C         D

  A、A    B、B    C、C    D、D

18.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

 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

19.岩石圈是指                         (   )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20.圣诞节纽约(西五区)当地时间上午9时, 小强在美国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飞行时间为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最为合适(  )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4:30 

21.位于赤道和180°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

 ①东十二区  ②西十二区  ③180°经线以东  ④西半球

A.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

A.地球磁场紊乱,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地球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某些地区的降水出现11年的周期变化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3.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地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  )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2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重合     B.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斜交

C.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平行   D.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

25.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形成的(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6.下列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晴朗天气  ②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与冷锋活动有关

③我图冬季寒潮是由冷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④暖锋过境后,气温、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冬季经常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

28、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29、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台风麦莎带来的降水      D、一场春雨一场暖

30.读下图,四幅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A

31. 2005年国庆节期间,淄博市连续两天阴雨天气。结合实际天气变化,造成该次天气的变化的天气系统为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32.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图2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3—35题。

图1

33.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确良  C.东南风  D.东北风

3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35.图3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文本框: 大丰市南阳中学 班级:高一 班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外 不 要 答 题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答  卷  纸

第Ⅱ(综合题,共30)

二、综合题(共4题 计30分)

36.读“某时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此时,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          。1分

(2)此时,佳木斯吹         风,武汉吹        风。2×0.5

(3)若高压中心48小时后南移至武汉地区,那么该地区天气的状况是:             。2分

(4)此季节印度的德干高原盛行       风。1分

37、读“北半球某地锋面气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每空1分)

文本框: (1)图中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

其数值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

(2)图中A处是________锋,

B处是________锋。

(3)图中C处将经历________锋过镜全过程。

此时,C、D两处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

(4)该气流中心的空气________(上升或下沉),

甲、乙两地位于雨区的是________。

(5)C处的风向为________风。

38.(11分)读图1—11,回答问题: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

适当的位置。4×0.5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2×1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   的椭圆轨

道,地球运行到图中     点时,

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   。3分

(4)A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

北京白昼在不断变    。3分

(5)当地球运动到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分

A、我国恰逢夏至日        B、我国昼长大于夜长

C、我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D、赴南极考察合适

39.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B __________C __________
(2)在图中注出a、b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把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空中:

a__________ b __________
                     
         图8

(3)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 季。
(4)A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35=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A

B

D

A

C

C

B

D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D

D

B

A

C

D

D

D

B

B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C

B

A

A

B

A

A

D

B

二、综合题(共30分)

36.(5分)(1)阿留申地压(1分)

(2)偏北风(西北风) 偏北风(东北风)(1分)

(3)大风、降温、气压升高(2分)

(4)东北风(1分) 

37、(8分,每空1分)

(1)P3>P2>P1  (2)冷,暖  (3)冷,C (4)上升,乙  (5)西南风

38.(11分)(1)(2分,画对一个0.5分)

(2)(2分,画对一个1分)

(3)正圆  B  变小  (3分)

(4)北  北  长 (3分) (5)D(1分)

39、读图回答:(每空1分,共6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分
(2)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连箭头共2分
(3)夏季;1分
(4)多云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