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地理上期期中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并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
2、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第I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 )
A.耀斑爆发 B.黑子增多
C.日全食 D.产生“磁暴”
2.全球各地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小时56分4秒 D.24小时3分56秒
3.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是 (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臭氧 D.氟氯烃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5.下列地形区中,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 )
A.准噶尔盆地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
① 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②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地形条件。
③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
④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需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7.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大气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8.有关吐鲁番盆地气温日较差大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白天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散射了太阳辐射
②白天云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地面增温快,气温高
③夜晚地面温度被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尘埃大量吸收了
④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少,地面降温快,气温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
A、太阳系—木星—北极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10.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 )
A、水星与金星轨道之间 B、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C、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D、木星和土星的轨道之间
11.在“神舟”六号飞船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发展、发育和
代谢的影响,属于利用宇宙环境的 ( )
A.矿产资源 B.空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1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13.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 B、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1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赤道地区 D、北寒带地区
15.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06年10月14日20点在丹麦奥尔胡斯(东一区)进行,中国球迷想准时收看比赛,应该是北京时间(东八区): ( )
A、10月14日13点 B、10月15日7点
C、10月15日3点 D、10月14日8点
16.对于双流中学来说,下列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 ( )
A、元旦 B、教师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17.占干洁空气体积比例99%的是 ( )
A.氮和二氧化碳 B.氮和氧
C.氧和水汽 D.氧和二氧化碳
18.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地距离适中 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19.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B.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
|
D.风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20.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是 ( )
A.地球自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惯性离心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21.下图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 |
22.在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
A.空气中的水汽多 B.太阳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弱 D.大气逆辐射弱
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轨后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77圈后,于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23-25题。
23.“神舟”六号飞行过程中经过了 ( )
A.软流层 B.日冕层 C.光球层 D.平流层
24.在飞行过程中,航天员与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进行通话必须依赖 ( )
A.臭氧层 B.太阳风
C.电离层 D.太阳黑子
25.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 (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
|

第Ⅰ卷答题卡 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
|
|
|
|
|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6月22日前后,地球大致位于图中 点附近。
(2)当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为极夜现象时,地球大致位于 点附近。
(3)当双流县欢庆元旦节时,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较 。(注:填快或慢)
|
(4)当地球从B点运行到C点时,请说出双流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4分)
27.读大气的垂直分布图,回答:(共10分)
(1)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 层, 层中的臭氧层有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之称。(注:填图中的字母代号)
(2)A层是 层,其气温随高度变化特点?(4分)
|
28.读下列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共14分)
(1)此图所示日期是北半球“二分二至”的 日。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3)A地与C地比较,昼较长的是 点。B地的昼长是 小时。
(4)此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 值(大或小)。
(5)A地与B地比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点。
(6)此时,说出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分)
|
29.读“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回答:(8分)
(1)图中A、B、C三处,绿化带应建在 处,卫星城或污染严重的工厂
应建在 处。
(2)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4分)
30.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三层分别表示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的日冕层、
层、光球层。
(2)用图中的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 层,它的活动周期大约为 年。
(3)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分)
|
参 考 答 案
第Ⅰ卷答题卡 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C | C | C | A | B | D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A | D | C | C | A | B | A | B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C | D | D | C | B |
|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三. 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10分)(1) C (2) A (3)快
(4)①B点时昼夜相等;②由B点向C点运行时,昼渐长夜渐短;③C点时,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夜达到一年中最短。(任答二点即可)
27.(10分)(1)B 、C 、B (2)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8.(14分)(1)冬至 (2)23026‘S (或南回归线)(3)A 12 (4)大
(5)B (6)①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②由赤道向高纬递减(任答一点即可)
29.(8分)(1)C、A (2)①城市人口集中 ②工业发达,排出的废热多, ③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热量 ④城市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扩散。(任答二点即可)
30.(8分)(1)色球层 (2)C、11年
(3)①与降水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任答二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