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强化训练地理(必修2)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民日报》2004年11月9日报道,我国于2002年6月在黑龙江、河南的部分城市开展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工作试点。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将使用乙醇汽油试点范围扩大到黑龙江、吉林等5个省的全境及山东4个省的部分城市。车用乙醇汽油是用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可以缓解石油不足、保护环境、开辟小麦和玉米陈化粮转化新渠道。回答1- 2题。
1.国家之所以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全境推行乙醇汽油,主要考虑到这些省
①是农业大省 ②是小麦、玉米生产基地 ③汽车拥有量大 ④储粮陈化现象加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我国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
①缓解石油紧缺矛盾 ②对粮食进行深加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哪项属于生态破坏 ( )
A.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B.洛杉矶出现的光化学烟雾
C.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声 D.土壤污染
4.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其真正含义是 ( )
①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
②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③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④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7.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均寿命由62岁下降到47岁,其主要原因是 ( )
A.粮食短缺 B.毒品泛滥 C.艾滋病的影响 D.水资源紧张
8.人类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是 ( )
A.停止和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C.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D.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9.下列能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做法是 ( )
A.把农田改为建筑用地,扩大居住面积,改善生活环境
B.把现有林地、草地改为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C.增加城市车辆数量,解决乘车难问题
D.植树造林,绿化大地
10.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城市以大气、水体污染为重点的环境生态破坏仍在发展
B.环境问题应该在发展中产生,同样应该在发展中解决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少
D.环境问题总是随经济发展而日益严重
11.格尔木到拉萨段铁路的修建,说明影响现代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已不再是 (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技术因素 D.自然因素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14-16题。
国家 | 甲 | 乙 | 丙 | 丁 |
人口出生率(%) | 2.9 | 2.6 | 2.4 | 1.3 |
人口死亡率(%) | 2.3 | 1.2 | 1.0 | 1.1 |
人口增长率(%) | 0.6 | 1.4 | 1.4 | 0.2 |
人口迁移率(%) | -0.2 | -0.1 | 0.1 | 0.2 |
1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5.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
A.国家政策 B.交通运输 C.市场需要 D.气候
16.下列工业部门属劳动密集型的是 ( )
A.航天工业 B.采煤工业 C.钢铁工业 D.服装工业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19-20题。
|
17.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8.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1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 )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回22---23题。
20.由于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使长三角水体中氮、磷过剩、蔬菜农药残留物超标,按清洁生产评估 ( )
A.原料的开采过程是不安全的 B.食物的加工过程是不安全的
C.食物的消费过程是不安全的 D.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是不安全的
21.前一段媒体对阜阳奶粉、龙口粉丝和四川泡菜等食品安全案件的连续报道,引起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严重关注,并相继采取设限措施。这表明( )
A.发展农业应走产业化之路 B.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我国食品的国际贸易
C.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D. 食品安全问题不利于提高我国食品的劳动生产率
22.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23.下列说发不正确的是 ( )
A.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B.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地形、气候、水文
C.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
D.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
24.下图中工业区位最合理的是
( )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28-29题:
|
25.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
26.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功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只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
27.商品谷物的基本特征是 ( )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29.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镇工业布局示意图,从保护环境方面考虑,图中布局合理的有
|
A.印染厂 B.火电厂 C.钢铁厂 D.炼油厂
30.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部门以微电子工业为主 B.大多分布在原有工业基础较的大中型城市
C.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D.资本集中程度较高,规模效益大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3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但多小型机械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也低 D.小农经营,科技水平低
32.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往往是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
B.由于汽车生产的联系已经全球化,汽车工业不会形成工业地域
C.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缺乏投入—产出的联系,因此不会形成工业地域
D.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往往由于工业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
33.有关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 ( )
A.传统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新兴工业多为重工业
B.传统工业区多大规模企业,新兴工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C.新兴工业多分散型分布,传统工业多以集中分布为主
D.新兴工业资金集中程度高,传统工业资金集中程度低
34.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原因是( )
A.市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大城市环境恶化
C.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 D.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5.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哪些宜靠近钢铁厂 ( )
A.食品厂和印染厂 B.造船厂 C.电视机厂 D.机床厂
36.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是 ( )
A.劳动者素质降低 B.世界性钢铁过剩 C.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D.矿产资源接近枯竭
3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英国是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B.20实际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已达到50%
C.1970年代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太合理,城市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38.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
B.工业地狱是因工业分散布局而使工业空间范围不断扩展的结果
C.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D.钢铁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高、空间范围大的工业地域
39.关于“硅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谷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B.在旧金山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C.以微电子工业为主,是世界的电子工业中心
D.“硅谷”的发展是以丰富的硅矿和适宜的气候为基础的
40.我国加入WTO以后,下列产业中有一定优势的有 ( )
A.纺织和服装 B.汽车和宇航工业 C.加点装配和制鞋工业 D.金融和保险业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41.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
年 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年 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1949 | 36.0 | 20.0 | 1985 | 21.0 | 6.8 |
1957 | 34.0 | 10.8 | 1995 | 17.1 | 6.6 |
1965 | 37.9 | 9.5 | 2000 | 14.0 | 6.5 |
1975 | 23.0 | 7.3 |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折线图。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
(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
42.阅读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
![]() |
(1) 在1850—1890年等依次七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___________,原因是 。
(3)我国城市化在 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 |
43.根据图分析回答:(12分)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所代表的字母所表示的数码。
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场 D.粮食不足
E.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F.围垦湖海 G.旱涝灾害增加 H.毁林开荒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原因是 、 、 。
44、阅读有关城市化发展图表,回答(6分)
(1)在1800—1850年、在1850—1890年等依次六个时间段中,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在 。
(2)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 ,原因是
。
(3)我国城市化在 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较 ,这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 。
45.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共8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原因是 。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46.资料分析:(共9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外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线路。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美元)
项目国家 | 1970年 | 1992年 |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美元)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美元) | |
埃塞俄比亚 | 9 | 69 | 13 | 114 |
韩国 | 11 | 282 | 74 | 6777 |
英国 | 89 | 1912 | 88 | 15625 |
美国 | 74 | 4861 | 76 | 23180 |
日本 | 71 | 1946 | 77 | 29486 |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 (国家)最为明显,人们把其称
为 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2)读表回答: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发展水平,但也能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 |
(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适宜的模式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茂名市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强化训练
地 理(必修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C | D | C | D | A | A | B | D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B | A | B | D | B | D | C | A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A | C | C | A | A | B | D | C | C | D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AD | CD | BC | BD | CD | BC | AD | CD | BC | AC |
二、综合题
41.
(1)(注意:①标点准确;②是折线图,不是曲线图)
(2)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
(3)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5)“现代型”
42.
(1)英国:1850—1890年,(2分) 日本:1950—1970年。
(2)慢,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
(3)1950年前 较快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43.
(1)①D ②B ③H ④C(CH可以对调)⑤F ⑥E ⑦A ⑧G
(2)生态破坏(3)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44
(1)1950—1970年
(2)慢 城市化进程已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已经相当高)
(3)1950年前 快 快
45
(1)AC (2)A 商业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住宅 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 (4)地价便宜,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
46
(1) 英国 逆城市化 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城市与郊区交通发达,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2) 经济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