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题

2014-5-11 0:34:41下载本试卷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综合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把第一卷答案填入答题卷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70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     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圆心为90º),读图回答1—3题。

1.此刻,北京时间为

 A.10:00     B.14:00 

 C.8:40     D.15:20

2.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

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3.甲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极夜  D.极昼

l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5.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下列农作物在该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A.青稞    B.谷子    C.甜菜    D.甘蔗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回答7~11题

7.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础有一定差异

D.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8.广东西部沿海和海南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

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10..海南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发达,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科学技术         D.能源基地

11.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

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

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

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

1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劳动力不足

  C.化肥、农药不足      D.水资源不足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的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铁路交通枢纽a是        

A.开封    B.商丘    C.徐州     D.合肥

14.我国建设图中丙铁路线的主要原因是        

A.加快北方的煤炭外运          B.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落后

C.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D.沿线以平原为主,工程造价低

15.图中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位于这个地带上的工业基地是①武汉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②洛阳机械工业基地 ③上海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②④

16.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是( )

  A.南北跨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

  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

  C.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

  D.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

17.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随着南京到启东的宁启铁路的建设,江苏省内将形成苏北陇海线.苏中宁启线.苏南沪宁线与南北向新(沂)长(兴)线构成的“三横一纵”的铁路网,外加“两横一纵”的水运网和和高速公路网,江苏交运将上一个新台阶,据此回答18~19题。

18.宁启线上的扬州市未将火车站设置在城区边缘,而是设在离城区较远的西北郊,其目的不是为了: (   )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B.减轻铁路运输对扬州市区的环境污染

C.为城市发展拓展和预留新的空间     

D.避免铁路与南面的长江水运产生恶性竞争

19.下列关于扬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古代因大运河的开凿和中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一度成为中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B.近代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扬州市的发展

C.扬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了扬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D.扬州附近的江都抽水站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提供水源保障

20.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A.山东  B.江西  C.湖南  D.海南

22.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A.调整农业结构      B.增加木材产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提高生态质量

23. 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我们关心的事情,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地震    B.暴雨      C.瓦斯爆炸    D.地下水渗漏

24.关于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京杭运河是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B. 由北而南流经京、冀、鲁、皖、苏、浙

C.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水系  

D.目前,只有长江以南尚可通航

25.下列城市组合中,属于长江流域,按干、支流由上游而下的顺序排列的有( )

  A.宜昌、宜宾、武汉、九江、南京     B.重庆、宜昌、武汉、南昌、上海

  C.昆明、贵阳、长沙、南昌、杭州     D.攀枝花、成都、重庆、南京、上海

26.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 )

A. 大力减少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量 

B. 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C. 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   

D.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海洋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据此回答27-28题。

27.下列现象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有
  A.埃及阿斯旺大坝的修建
  B.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
  C.全球气候变暖
  D.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最终进入海洋
28.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上,是因为
  A.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B.这里海水运动规模和强度不大
  C.入海河流可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D.沿海工厂排入的污水中富含氮、磷,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回答29~30题。

29.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30.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  )

  A.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D.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第二卷: 答 卷

一:选择题答案卷(1—20题是每题2分,共40分;20—30题是双选题,选对一个只有1分,全对得3分,共30 分。满分为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二部分综合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小题,满分80分)

31.读“三江并流”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           和长江,其中图中表示长江的序号是     ;注入印度洋的是    。(4分)

(2)该区域内山河并列,峡谷深邃,其形成的原因

                                               

                     。(2分)

(3)该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2分)

(4)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独特,这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                            。(2分)

(5)根据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①你认为经济发展应以什么产业为主?                  。(2分)

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分)

32.下图是我国沿北纬380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是帕米尔高原,C是阿尔金山,G是宁夏平原,读图后填写有关内容:(12分)


(1)、图中B是____盆地,该盆地属于____(温度)带,能源资源中____储量极其丰富。

(2)、图中D是____盆地,E是____山脉,它的走向是____,I是____高原,J是____山脉,K是____平原。

(3)、图中F与H为同一条河流的两段,该河流应是____河;该河H段流向是____,其水文特点是________。

33.(14分)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

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

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

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

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

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罕见的人员

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海面上

的轮船上的乘客    (  )

    A.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B.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

    C.只感觉到左右晃动

    D.先感觉到左右晃动,后感觉到上下颠簸

⑵中国救援队到达灾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

    A.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

    B. 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

    C.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

    D.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⑶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⑷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                                 

                                。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⑸中国与A、B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34.读下面五幅岛屿图,完成下列要求(除必须用汉字作答的以外,其余问题皆填写各岛的英文代号) (15分)

  (1)上面五幅岛屿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2)D岛在E岛    方向,当D岛的区时为1月13日12时,其余四岛中与D岛属

同一日期的岛屿是    

  (3)居民在当地永远看不见北极星的岛是    ,属地中海气候的岛是  ,完全位于

西半球的岛屿是   ,人口最多的岛是   

  (4)B、D两个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5)E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E岛的名称是    岛;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3)—(4)题:

 

35.(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   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河流),再流入海洋。(2分)

(2)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2分)

(3)下游如何治理?(3分)

36.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西气东输”工程主干道起点是    自治区,向东输送的能源是    ;“西电东送”有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通道,其中水电和火电均占很大比重的通道是  通道。

(2)中南地区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是     省的    。在其上游38千米处有我国正在兴建的特大型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该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的需要,加上           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形成巨大的综合效益。请在上图的右图中用“//”标出该水利工程的位置。

(3)“西电东送”的南线主要开发的是西南地区的水电,而西南地区除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0%外,   省的天然气也居全国首位,该省内还有我国煤铁配套的   钢铁工业基地,其附近有“八五”、“九五”期间“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    铁路,该铁路东起广西    ,西至云南昆明,中间穿过      省,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出海大通道。

37读图,回答:(8分)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①               

               

               

(2)A地沙漠的的名称是            ,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                                  

(3)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卷(1—20题是每题2分,共40分;20—30题是双选题,选对一个只有1分,全对得3分,共30 分。满分为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D

B

D

D

A

D

B

C

D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D

A

D

BD

AD

CD

AC

BD

BC

BD

AD

AB

AD

31.(14分)(1) 澜沧江  怒江  ③  ①  (2)高大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扭曲变形造成,峡谷是由于河水强裂下切形成的。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该地区纬度较低,山高谷深,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动植物种类复杂多样。(4)山高谷深,交通闭塞,长时间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太少,所以形成独特的民风、民俗。(5)①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发旅游业②改变交通运输条件,使游人方便出入

32.(13分)1、D C AB  AB D D C B C  2、季风不稳定  北 南  

3、略

33.(共14分) ⑴A (1分)  ⑵BC(2分)  ⑶水稻种植业(1分)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3分)。

⑷处于板块交界处,海洋底火山、地震频繁,这些地质灾害经常产生海啸;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影响;孟加拉湾为向南敞开的喇叭形海湾(3分)。加强火山、地震的监测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加强气象预报;建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2分)。

⑸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该区域为地质灾害多发区,要注意防止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注意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生态环境(2分)。

34.(共15分)答案:⑴C (2分) ⑵西南(2分)  AC(2分)  ⑶AD(1分) C(1分)  DE(1分)  A(1分)  ⑷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分) ⑸ 纽芬兰岛 (1分)  寒暖流交汇(1分)

35.(7分)黄(1分);长江(1分)。

  (4)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上游支流多,流量大;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排水不畅(3分)。

  (5)开挖新的入海河道。(2分)(若从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泄洪区等方面回答,只能得1分)

36.(10分)(1)、新疆维吾尔族 天然气  北部 (2)、湖北、葛洲坝、三峡、防洪、发电、航运、(图略)(3)、四川、攀枝花、南昆、南宁、贵州

37.⑴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⑵塔克拉马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 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向东、南扩展

(3)①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 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