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考试题

2014-5-11 0:34:43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考试题

命题:韩先佳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本卷不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每小题2分)

1.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的时期是……………………(   )

A.秦始皇统一中国           B.东汉末年和三国 

C.两晋南北朝             D.唐朝“安史之乱”

2.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的是………………………………(   )

A.中国、印度             B.澳大利亚、巴西 

C.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日利亚      D.日本、芬兰

3.关于人口迁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4.对于人口身体素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体力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B.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口的身体素质无直接的影响

C.自然环境因素从古到今就一直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决定因素

D.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

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6.目前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   )

  A. 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 人口素质太低        D. 树林破坏严重 

7.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商业区的面积较大        

B.住宅区内也会有商店或工厂

 C.低级住宅区总是远离市中心     

D.同类经济活动因彼此竞争而分离

8.工业用地应布置的区位有……………………………………………………………… (   )

 A.沿铁路、公路           B.沿河或沿海的任何地方

C.远离交通枢纽           D.远离河流和居民区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技术密集型工业可设置在中心商务区

  B.基本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可设置在居住区

  C.防护带内可设置停车场、医院、体育场等设施

D.工业用地接近交通便捷的区位,主要考虑保护城市环境

10 .陆家嘴与浦西外滩共同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11.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B.风俗、习惯

C.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          D.收入与知名度

12.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13.下列关于文化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是文化景观            B.京九线上奔驰的火车是文化景观

C.峨嵋山上宗教建筑和旅游设施是文化景观 D.退化的草地是文化景观

14.企业在另一个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 (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15.美国,乡村音乐曾经一度风靡全国,其文化扩散现象属于………………………… (    )

A.迁移扩散    B.扩展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16.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表现在:……………………………………………………… (   )

A.地域性、时代性        B. 地域性、空间性 

C.功能性、时代性        D. 空间性、时代性

17. 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B.自然景观多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C.旅游资源均有科学价值而不具有经济价值

D.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有经济价值

18.“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   )

A.把握动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19.下列不属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是……………………………………………… (    )

A.重视农业问题          B.教育为本,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

C.与他国缔结联盟         D.实行计划生育

20.“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是描绘自然景观的 …………………………………………………………………………………(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21.当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    )

A.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科技和环境领域的安全问题成为国家的重心

B.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除美国这一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了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

C.世界仍不平静,国际社会中需要某个国家发挥主宰作用

D.军事争霸愈演愈烈,成为民族发展和重新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

22.下列有关概念是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顺序排列的,其中正确的是………………… (    )

A.文化系统—文化综合体—文化事物  B.文化系统—文化事物—文化综合体

C.文化事物—文化综合体—文化系统  D.文化综合体—文化事物—文化系统

23.下列不符合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表现的是……………………………………  (   )

A.国际组织的建立           B.国际贸易增长缓慢

C.生产国际化程度提高         D.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

24.关于我国园林构景艺术手法及其景观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隔景可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B.障景可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C.框景的目的是达到用园林中的门框、窗框、洞框等来丰富景观层次。

D.借景使所借之景与园中之景和谐统一,是园林整体效果成功的关键。

25.有关人口素质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没什么影响

B.人口身体素质高低取决于自然环境因素

C.地方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    

D.一个地方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科学文化素

26.当前我国进行国土整治的目的是:

A.    实施国土规划和立法

B.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C.    实施国土管理工作。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7.遥感技术装置的运载工具

①飞机②气球③卫星④飞船⑤火箭⑥望远镜

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28.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29.下列现象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A.火山爆发 B.工业“三废”  C.土壤盐碱化  D.交通拥挤阻塞

30.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污染

C.不利的国际环境     D.庞大的人口数量

二、非选择题

31.读图7,某城市位于河边,该河上游水深流急,北有高山,森林茂密。D为工业区,当地盛行东北风,回答问题。(9分)               

  (1)该城镇要建一个大型园林公园,A、B、C三处,你认为选址在哪处较好?  处,理由是                 。   

  (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的布局上用什么构景手法能充分利用自然的优势?                 。  

  (3)若大型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且有小路相通,它的构景手法属于        

               

  (4)试说明D作为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5)E、F两山自然风光秀丽,有极高的游览价值,其中E地距城市40KM,F地据城市140KM,旅游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应是    地,试说明理由。

 

32.读“都江堰水利枢纽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8分)

(1)都江堰位于        平原西北部。

(2)图中A段河流的流向是     ;该河     季              节形成汛期。

(3)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能造福于人民,最好体现了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    ,同时也反映了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只有顺应         ,充分利用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岷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它与长江的汇入点的城市是     

33.读中东部分地区各国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1)    湖泊O是_______,注入湖泊的河流是______。(2分)

(2)    该地区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3)    K代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4)    (5)目前,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主要有_     

  _______、__ _    ____ _ 、_____              

___、               。(4分)

34.读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的趋势,变动幅度最小的年份是       

(2)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的目的主要是       ,原为人口净迁出的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      

(3)这一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4)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虑,这一阶段深圳有大量人口迁入是因为:        

35.读“我国3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7分)


(1)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基

 地适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    经济地带。

 (2)A经济地带发展具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①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