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上学期练习卷

2014-5-11 0:34:44下载本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2试卷(人教版)

第十四中学 邵丽萍

I卷(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图1

 
A .16.7%  B.14.3%  C.0.9%  D.1.2%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技术因素

5、城市是有等级的,通常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面积大小   D.城市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大小

6、影响下列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①家具厂 ②印刷厂③炼铝厂④微电子工业

A.①原料  ②市场  ③技术  ④能源

B.①市场  ②市场  ③技术  ④原料

C.①技术  ②原料  ③市场  ④动力

D.①市场  ②市场  ③动力  ④技术

7、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根据图回答

上海宝钢区位选择符合:


 A.①  B.②  C.③  D. ④

8、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A.城市面积大小       B.城市人口总数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人口比重

我国政府将2006年定为中国的“俄罗斯年”。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加强了合作联系。回答

9、中、俄两国为了加强该领域的联系,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海洋运输

10、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下图为某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气候与农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密切。根据

图示回答11-12题

图3

 

11、该气候典型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 乳畜业   D.混合农业

1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   C.西藏牧区   D.大城市周围

13、尊重和关心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分析资料,回答14—15题。

地点

原材料运费

产品运费

土地成本

工资成本

其他

3

4

5

2

5

4

5

5

3

6

2

3

5

1

4

5

7

5

4

4

甲地有某种原料,利用该原料生产的产品,其市场主要在乙地,该生产活动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打算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选择一个厂址,经过考察,四地生产该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分析见右表(数据越大,费用越高):

14、从综合效益角度来看,该厂最好  建在: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5、若在选定的地点建厂,下列四种工业部门中,最适应在该地发展的是:

A.高档时装厂  B.普通家具厂  C.啤酒厂  D.电视机组装厂

16、右图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图中abcd与以下①②③④搭配符合的是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人口质量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A.a一① b一④ c一② d一③

B.a一①  b一②  c一④ d一③

C.a一②  b一①  c一④  d一③

D.a一①  b一④  c一③  d一②

17、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      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18、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农业文明时期B.采猎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时期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7.9%,1995年增加到29%,平均每年增加0.65个百分点,预测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的61%。分析后回答19-20题:   

19、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                                  

A.处于早期 B.处于缓慢发展时期 C.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D.趋于停止

20、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如下意义:

  ①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小题2分,答对一项不给分,共20分。)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 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21-22题。

2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D.煤炭 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22、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A.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2003年2月,首钢集团宣布在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的同时,将在河北迁安投资建设一座年产量200万吨的炼钢厂。据此回答23-24题。

23、首钢集团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的钢产量,在迁安建厂,原因是: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新厂建在迁安,可接近原料产地

24、钢铁厂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是: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D.噪声污染

25、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大小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大小影响最大的:

A.人口数量的大B.资源数量及种类 C.科技发展水D.人口的素质高低

26、下列有关城市等级叙述正确的是:

A.与苏州相比,南京城市等级较高    

B.等级高的城市相距较远

C.高等级城市数目较多

D.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比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少而精

27、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下列城市因为沿铁路发展起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有:

 A.株洲        B.广州      C.南京      D.石家庄

28、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为:

A.土地荒漠化  B.水污染   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

29、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上季风水田农业与大牧场相当

B.经营方式上大牧场放牧业以家庭经营为主 ,季风水田农业生产以集体为单位 

C.产品用途上,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D.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30、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了世纪观念、国人共识。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从2004年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上海市2004年5月出台《上海市产业发展能效指南》

对以上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意识理论 

B.可持续发展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

   C.可持续发展有仅从经济方面考虑,同时也考虑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应从宏观角度来运作,个人、企业与其无缘

II 综合题(60分)

31、根据材料解决问题(11分)

材料一:

北欧国家芬兰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变化情况,堪称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代表。

18世纪中期即前工业化时期,芬兰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那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但由于生存环境较恶劣,人口死亡率也高。

工业化开始后, 尤其是1825-1830年期间,虽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

二战以后,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工人人数增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芬兰许多居民点扩大,导致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开始进入现代型。

材料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芬兰在前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        ,这种增长模式的特点表现为                  

(2)在图中将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时间段用     符号表示,并在符号上标明现代型。

(3)根据图示分析,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4)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阶段。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的转变。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说明理由                       

                        
(2)根据图示,农场在P农田处种植的作物为         

(3)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处种植该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

                            。

地租水平

 

 
33、土地价格在城市土地利用、工业、农业区位选择中常常起着重要作用。

下图

距离

 


为地租水平与离城市的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关系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10分)

(1)若图示表示的是城市内部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个方面。X表示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 活动。Z表示可能是_____________ 活动。EH间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____ 类功能区。

(2)若图示表示的是城市附近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该城市附近的农业用地拟发展优质高效的小麦生产,水果及蔬菜种植业,花卉,将三种农业生产活动与三种作物的付租能力连线

      小麦              X

      水果及蔬菜种植业        Y

       花卉             Z

(3)为了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限应该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字母表示)

34、读“美国本土轮廓”图,回答:(13分)

 


(1)根据图例回答A为____________作物带,B为______________作物带.

(2)A、B所在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所在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点

               

               

我国的        地区、        地区也有这农业。

(3)C箭头代表        迁移方向,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4)D城市名为      ,该城市东南有世界著名的“硅谷”,主导工业是        ,

影响该工业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        ,

该工业区发展最有特色的区位优势是     

35、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要求:(8分)

(l)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  是    。以它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是面积    ,生产规模    ,协作企业多。

(2)下面四种工业中,与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的是  ________________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化工厂和烧结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机械厂和造船厂

(3)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                  

(4)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        现象,而形成        

36、读“可持续发展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国的持续发展包括   持续发展、经 济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其中     ____  发展是基础。

(2)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由于:

                 

                 

                

37、读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6分)

 

 

(1)   上述两图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   读图可知___________(填代号)图中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小。并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两图商业网点的布局都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优的原则。许多商业网点以此为原则,商业网点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此原则的商业网点的销售方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零售或批发)为主。

参考答案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B

D

A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C

D

B

D

C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C

BC

CD

AC

BC

AB

AD

CD

CD

BC

31(11分)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计划生育,从传统型向现代型

32(6分)混合农业,判断理由: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例。花卉。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

33(10分)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商业活动;工业活动;住宅区;

E和H。

小麦              X

      水果及蔬菜种植业        Y

      花卉              Z

34(13分)小麦、玉米;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美国国内人口迁移,西部和南部新资源、新工业的兴起;旧金山,微电子工业;知识和技术;稳定的市场。

35(8分)钢铁工业,大,大;D;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36(6分)生态,社会,生态;庞大的人口压力且人口素质低下,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环境危机日趋严重。

37(6分)甲;甲,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方式单一,因此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小于平原地区;交通,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