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1—3题:
![]() |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3.若甲是北京,乙为广州,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是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4—5题:
4.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5.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
A.甲—宁夏的毛纺织 B.乙—印刷厂
C.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D.丁—精密仪表厂
6.既污染空气,又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电镀厂、发电厂
C.发电厂、钢铁厂 D.钢铁厂、皮革厂
7.具有生产上投入一产出工业联系的一组是( )
A.皮革厂、纺织厂 B.炼铁厂、炼钢厂
C.化工厂、电镀厂 D.糕点厂、家具厂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及交通政区分布图,比例尺为
1:100000。读图回答8—9题:
8.与金华交通区位最吻合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事实上乙城市比丙城市更大,可能是乙地( )
A.交通网更健全 B.地形更平坦开阔
C.气候更优越 D.工业更发达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长的
跨海大桥,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将于5月1日全线通车。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读图和材料,回答10—11题:
10.兴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主要意义
是( )
①缩短宁波和上海间的陆上联系距离
②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的运营压力
③有利于宁波市旅游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⑤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省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⑤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上所示地区属于东部经济区
B. 图上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C. 图上所示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D. 图上所示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
山东省临清市地处京杭大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临清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临清却成为经济欠发达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机遇。据此回答16—17题:
12.临清市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 B.交通 C.文化教育 D.“临清砖”的生产
13.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14. 南水北调工程对环渤海地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土壤次生盐碱化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环境污染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定胜天
16.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指健康的经济发展不应建立在( )
A. 生态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上 B. 社会公正的基础上
C. 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D.只满足当前公众利益的基础上
17.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
A. 控制人口规模 B. 转变发展模式
C.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 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
18—20题:
18.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使渔业资源更新受阻
B.石油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沿海工程设施,破坏鱼类的生存环境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19.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0.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21--24题:
2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2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④
读田纳西河示意图,回答25—27题:
2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次年4月
26. 田纳西河的水系和水文特征有(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
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疏菜生产为主
28.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②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④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三家企业投资建厂示意图,回答29—30题:
![]() |
29. 下列关于三地企业性质与相应“三来一补”类型的搭配,正确的是( )
A.a来料加工 b来件装配 c来样加工
B.a来件装配 b来料加工 c来样加工
C.a来件装配 b来样加工 c来料加工
D.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30.日本、韩国、香港的企业选择在我国大陆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
A.接近原料产地 B.利用先进技术
C.接近消费市场 D.追求更高的利润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0分)
31.读陕西某地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关系图,回答:(10分)
(1)请按事物的因果关系将字母代表的选项填入图中方框内。(7分)
A.粮食需求量加大 B.建设用地增加 C.粮食产量下降
D.土壤污染加剧 E.土地荒漠化 F.植被破坏
G.土壤肥力下降
(2)针对以上现象提出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至少些3条;3分)
32.读“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是指西部
丰富的 资源,主要分布
在我国西部的 盆地,通过
运输方式输往东部。
(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
的 问题。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生产分布不协调 D.木材短缺
(3)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科技水平
33.读图回答:(11分)
![]() |
(1)ABCDEF六省中,既位于西部经济带又位于南方地区的省是_______________;既位于中部经济带又位于北方地区的省是_______________。(2分)
(2)试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两方面比较B(山西省)与F(江苏省)两省的差异。(4分)
(3)列举D(四川省)与F(江苏省)两省加强经济合作的举措(至少2条;2分)
(4)B(山西省)C(河北省)两省之间的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对B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分)
34.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 |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B是___________带, D是___________带。
(2)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至少各一条)
(3)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特征。
35.阅读以下材料和图,回答:(9分)
下图为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图中甲为长沙,乙为武汉。
(1)图中连接甲乙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 。
(2)简述该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分布特点。
洞庭湖是该区域重要的淡水湖泊,对周围地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下图是洞庭湖不同时期的湖泊略图(阴影代表水域)。
(3)四图按照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是 。
(4)简述洞庭湖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5)描述洞庭湖形态的变化,并且简要分析发生变化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C | D | B | A | C | B | C | D | D | A | B | D | A | D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A | D | B | A | D | A | C | C | D | A | B | C | A | D |
二、读图综合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上,共计40分。)
31. (1)① A ② B ③ F ④ E ⑤ D ⑥ G ⑦ C (7分)
(2)__控制人口;_国土整治:退耕还林、治理污染、保护现有耕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其他方面:合理用水、合理规划城市用地。(3分)
32.(1) 天然气 (1分) 塔里木 (1分) 管道 (1分)
(2) C (1分) (3) C (1分)
33.(1)______D_(四川)_________ __B(山西)_________________(2分)
(2)自然资源:B多F少,B矿产资源丰富,以煤为主 。产业结构:B一以重型传统煤炭产业为主导;F以轻型产业为主,轻纺占主导地位。 (4分)
(3) 对口帮扶 ;加强科技、人才信息交流;资源调配 (2分)
(4) __西电东送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由于煤炭开采过度而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2分)
34.(1)B 小麦带 D 玉米带 (2分)
(2)纬度偏高,夏季温凉,降水较为丰富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周边为美国老工业基地,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对乳畜品需求量大;交通便捷; (2分)
(3) 地区专门化 (1分)
35. (1) 京广线 (1分)
(2) 沿江、沿铁路线布局 (1分)
(3) 丁、丙、乙、甲 (1分)
(4)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 (2分)
(5)形态变化: 面积变小,湖面变破碎 (1分)
原因: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