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考试题
高二地理试题(奥赛班)
(9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表1,回答1~2题。
表1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地区 | 1965年~1970年 | 1970年~1975年 | 1975年~1980年 | 1980年~1983年 |
东北部 | -715 | -1342 | -1486 | -640 |
中北部 | -673 | -1915 | -1173 | -1062 |
南部 | +656 | +1829 | +1764 | +1194 |
西部 | +696 | +708 | +893 | +509 |
注:净移民人口数量=迁入移民数量-迁出移民数量
1.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美国东北部的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气候差异 B.政治因素
C.经济收入的变化
D.宗教、民族因素
图3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A.22时 B.14时 C.10时 D.2时
4.该时刻,40°N纬线上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
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山区等
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5~6题。
5.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
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
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的是:( )
|
8.甲、乙、丙、丁四地,最宜建窑洞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B.陡坡修筑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下径流
D.加大坡面坡度,使泥沙快速入沟
|
A.打坝建库 B.平整土地 C.种草护坡 D.修筑梯田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1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13.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读“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对应的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成渝线 B.②——南昆线
C.③——成昆线 D.④——襄渝线
15.关于本区铁路交通条件改善所起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对外开放,促进本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C.促进旅游业发展,并带动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
D.促进本区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加快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16.图中甲、乙、丙三处受流水作用显著从而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 )
|
B.山麓冲积扇、喀斯特地形、高山峡谷地形
C.高山峡谷地形、喀斯特地形、山麓冲积扇
D.喀斯特地形、高山峡谷地形、山麓冲积扇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18.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回答19~21题。
19.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出行?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1.如果汤姆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凇奇妙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A.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时间 C.抓住景观特征 D.以情观景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这不仅是体育界的盛会,也是文化的盛会。回答22、—25题
22、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序曲,是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主要形式。这种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形式属于文化扩散中的
A.文化传承 B.迁移扩散 C.传染扩散 D.等级扩散
23、2008年5月,奥运火炬将登上珠峰,影响火炬登顶的主要障碍是
A.天气气候 B.地形地势 C.地质灾害 D.强紫外线
24、比赛期间各国文化在此交流,此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属于
A.等级扩散 B传染扩散. C.文化传承 D.刺激扩散
25、更多的人是在电视等媒体里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此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
A.迁移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高二年级地理(奥赛班)
答题卷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表1是三大经济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东部 | 52.3 | 52.9 | 53.8 | 58.3 |
中部 | 31.2 | 31.1 | 29.8 | 27.6 |
西部 | 16.5 | 16.0 | 16.4 | 14.1 |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地带名称。
A B C
⑵A、B、C中,产业结构较优的是 ,其原因的
。
⑶B经济地带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 、 。目前,该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 。
27.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中部地区的某城市功能区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CBD表示哪一种功能区,请说出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职能。(3分)
⑵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图中住宅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⑶图中还缺少一种功能区,请写出其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地理意义。(3分)
28.读“等高线地形图1—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上山路线。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沿 线修建公路比较合理,理由是 。
(2)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在图中甲、乙两处建一个疗养院,以 处较好,理由是 。
(3)在A、B两山顶之间有电缆车相通。电缆车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约需 分钟。(2分)
(4)下面四组图分别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请分析M点在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的地形类型。(4分)
①是 地形,②是 地形,③是 地形,④是 地形。
29.读下表,回答问题:(8分)
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
地区 | 河北 | 辽宁 | 山东 | 江苏 | 湖北 | 河南 | 黑龙江 | 四川 | 吉林 | 山西 | 湖南 | 上海 | 内蒙古 | 陕西 | 广东 |
所占比例(%) | 12.35 | 10.30 | 6.9l | 5.45 | 5.40 | 5.25 | 5.02 | 5.02 | 4.82 | 4.80 | 3.84 | 3.52 | 3.40 | 3.02 | 3.0 |
(1)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是 省,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与北京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其形成原因是 。
(3)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优越,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请你对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合理的评价。(4分)
30、读下表及图,回答:(12分)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生命障碍 | 不利高温 | 高温 | 舒适 | 低温 | 不利低温 | 冷金属粘皮 |
>49℃ | >29℃ | >24℃ | 21℃+3℃ | <18℃ | <10℃ | <-10℃ |
(1)、图1、图2和上表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地形和 。
(2)、由上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 ,
②、 ,③、 。
(4)、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 )
(多项选择)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高二地理(奥赛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
1—5CABDA 6—10 DBCAA 11—15 ABBDD 16—20 ADABD 21—25 BBABB
26题(每空1分共9分) (1)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2)C C地带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A、B地带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3)27% 32%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值上升
27题 ⑴ 中心商务区。(1分) 空间分布特点:多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 (1分)
主要功能:是城市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展销中心、购物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等。 (3分,答对一项得1分)
⑵ Ⅰ类:较为合理。(1分)大部分住宅区(位于市区的东西两侧,)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的垂直方向上(或避开了两类季风的下风向)。 (2分,只答出一类季风得1分)
Ⅱ类:有不合理之处。(1分) 部分住宅区处在西北季风的下风向。 (1分)
⑶ 绿化区。 (1分)
地理意义: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净化空气 提高空气质量 吸附噪音 防灾减灾 降低城市热岛
28、(1) DB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
(2) 甲 甲处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阳坡,环境优美
(3) 5 (4)鞍部 山脊 盆地 山谷
29.(10分) (1)河北(1分) 河北省与北京的距离短(1分)
(2)江苏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2分)
(3)北京市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北京市位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大;北京市的对外交通便利;北京市的地区接待能力强;北京是我国的特大城市,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大(6分,答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任意三点,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30.(14分) (1)、水源 气候 (2分)
(2)、温带或亚热带(1分) 温带、亚热带地区温度适宜,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比较有利(2分)
(3)、①、地形平坦,建设、生活成本低;②、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③、交通便利,生活交流方便。(6分)
(4)、A、B、C、D(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