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学期一考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答案请填在答卷中的表格内,否则无效。)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A.现代型和过渡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过渡型
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右图分析,完成3~6题:
3.新中国人口再生产过程大致属于哪种类型:
A.原始型和传统型
B.传统型和过渡型
C.过渡型和接近现代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4.上题中两阶段人口类型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B.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C.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D.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严重
C.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出生率是上一个生育高峰的生育惯性
D.由于生育惯性的作用,我国在世纪之交进入第一个生育高峰阶段
6.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与我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最接近的是:
A.韩国 B.埃及 C.北美 D.非洲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事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9.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简称CBD),一个是华尔街地区,为著名的金融贸易区,白天人来车往,可一到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10~11题:
10.“空心城”反映CBD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数量昼夜差别大 D.内部分区明显
11.与“不夜城”相比“空心城”没有发挥CBD的哪一项功能
A.商业活动 B.金融贸易 C.通讯联络 D.休闲、娱乐
据报道,有一位法国的老太太到中国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广场,当她把使用完了的照相机废电池用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口袋里时,旁边的导游小姐奇怪地看着她,这位法国老太太平静地说:“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而你们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回收废电池的机构和措施,这颗电池来自法国我将带回法国,以便回收。”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段时间,武汉的街头树起了一个个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箱子,但好长时间过去了,箱子里的废电池寥寥无几,并且,箱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回收废电池的计划不了了之。据此回答12~14题。
12.将垃圾分类回收,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不仅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变废为宝。以下是对垃圾的描述,你认为最贴切的一个选项是
A.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无用废物
B.将垃圾填埋是处理垃圾的最好方法
C.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D.为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需将垃圾深埋
13.不同人群对垃圾的不同认识和处理,反映了
A.生活习惯的不同
B.科学文化素质的不同
C.社会伦理观的不同
D.身体素质的不同
14.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C.尽快提升国民经济实力
D.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制度
在城市中,不同地段担负着不同的职能,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形成的区位条件不同。据此回答15—17题: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城市功能区特点的是
A、功能区是指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B、在同一功能区内,既有它的主要功能,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产生都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住宅区
16、工业区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便于原料输入 B、便于产品运输 C、便于工人上下班 D、分享集聚利益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外缘对于工业区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地租很低
B、城市中心有最大的消费群,因而对住宅业有较大的吸引力
C、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及远加强的
D、通达性越好,土地的价格或租金越高
石窟,是指开凿于山石、崖壁间的洞室。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佛教建筑。下图为我国三大石窟分布及开凿年份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当中原文化在敦煌扎根成长的同时,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今天敦煌莫高窟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壁画、雕塑构成了人类学的一部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敦煌”,这表明该文化扩散为: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迁移扩散 D.刺激扩散
19.敦煌石窟作为佛教文化景观,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这反映了
A.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B.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C.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D.文化景观与社会环境的联系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20~21题
20.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21.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2007年9月3日至9日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据此回答22~23题。
22.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C.亚洲一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23.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间的合作属于
A.东西合作 B.南北合作 C.北北合作 D.全球合作
读右图,分析回答24--25题。
24、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5、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B.甲地的地方时和日期均与乙地相同
C.甲地的地转偏向力小于乙地
D.甲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与乙地相同
高二地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二、 综合分析题:(共50分)
26、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B、C为农业区,分别布局小麦区、花圃和奶牛场,布局均合理。奶牛场应布局在 (填字母)。(1分)
(2)图中D、E、F为工业企业,将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钢铁厂 ,自来水厂
,服装厂 。(3分)
(3)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H、G两地中较合理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3分)
(4)从图可看出该城市的地域形态为 ,这种形态的优点是 。(3分)
(5)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1分)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支付出租金的高度 D.由政府的决策
(6)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1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民风的大观园。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建起了世界博览园。
(1)路南石林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地貌,这种景观宜_________________观赏;西双版纳有_________________景观,观赏时要注意领略这里_________________;滇池属于自然景观中的_________________景观,其观赏宜_________________;世博园是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7分)
(2)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至少答出三条)(6分)
(3)“泼水节”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景观,这样表达对吗?(3分)
(4)西南地区的“吊脚楼”是一种 ( ) (1分)
A.精神文化 B.文化系统 C.物质文化 D.文化景观
“吊脚楼”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1分)
(5)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户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帝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民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年,到了1179年已达到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材料二: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说明迁移居民的积极作用。(3分)
(2)分析古代我国北民南迁的各方面原因。(3分)
(3)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流动的特点是什么?(4分)
29、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8分)
(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A点位于 B点的________方向。
(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机飞行距离约( )
A.2580千米 B.3330千米 C.6660千米 D.2266千米
(3)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
(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 :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D | B | C | D | C | A | D | A | B | C | D | C | B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A | D | D | D | C | D | B | D | C | B | C | D |
26、(12分)(1)B;(1分) (2)F;D;E (3分)
(3)H (1分); 地处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的郊外和地处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废气,废水对城市污染较轻;(2分)
(4)(团块状)集中式;(1分) 便于集中设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2分)
(5)C; (6)B
27、(20分)(1)喀斯特; 置身其中; 热带季雨林; 人文景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水文 ; 登高远眺 ; 人文景观;(7分,每空1分)
(2)(答对三条即得满分)(6分)
A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四季如春,素有“春城”之誉;
B.昆明是云南省会,地区接待能力强;
C昆明又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国际航空港,近年来兴建的南昆铁路使其与北部湾沿海连通,并且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故其交通通达性强;
D.昆明所在云南省有“植物王国”、“民族大观园”之称,又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好。
(3)不对(1分) ; 文化景观具有空间性、时代性两点。“泼水节”因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因此“泼水节”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文化景观。(2分)
(4)C、D (1分) ; 自然环境(1分)
(5)保护旅游资源和背景景观(2分)
28、(1)有利于边疆开发,巩固国防,增进民族融合。
(2)首先是因为北方战乱,其次是因为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南移,第三是因为南方自然条件较北方好。
(3)自发性;目的是务工和经商;民工从农村流入城市,从内地流入沿海地区,从贫困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从高原山区流入平原地区。
29、(8分)⑴0°;西北;(2分) ⑵B;(2分)
⑶3;23:00(2分) ⑷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