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4-5-11 0:34:37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 二 地 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选择题 60)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世界各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具有同步性

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基本接近

C非洲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正处在“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的阶段

D中国的人口再生产已属于“现代型”

2.下列事物、现象属于文化范畴的是:(D)

①陕北民歌②厄尔尼诺现象③山东蓬莱仙阁附近海面出现的海市蜃楼④三北防护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首先在全国省、部级干部中学习落实,尔后

在全国县、乡级干部中学习贯彻。这种文化传播属于①迁移扩散②传染扩散③等级扩散

④刺激扩散(B)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

完成4一6题。

年 龄

0----14

15----59

60岁以上

总 计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4、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D )                   

A、0.775%    B、0.675%    C、0.885%   D、0.93%

5、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D)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6、甲国可能出现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C)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失业人口多

下表是我国某地的一个村庄土地利用类型与民族构成变化表,据此回答7---8题

年份

草地%

耕地%

林地%

荒地%

蒙古族%

汉族%

1820年

60

5

10

25

90

10

1950年

40

45

5

10

50

50

7、从文化景观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看,该村最理想的文化景观是(A)  

  A、草原牧场   B、丘陵梯田   C、旱作耕地    D、水田耕地

8、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文化景观形态的改变,其影响原因主要是 (D) 

  A、军事因素   B、自然环境   C、耕作技术    D、生产、生活方式

假期来临,张老师和几位同事参加了“太平洋”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去北京旅游,据此回答9~10题

9.“太平洋”旅行社是本次活动的(C)

 A.主体     B.客体      C.媒介      D.资源

10.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来说,几位老师的旅游活动主要是(D)

 A.科学研究   B.猎奇探险    C.文化交流    D.娱乐消遣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等值线a、b、c的地租大小关系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

 A.a>b>c,因为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B.a>b>c,因为城市中心消费者较多,地租越高

C.a<b<c,因为市中心交通拥挤,地租较低。      

D. a<b<c,因为城市外缘环境优美,高级住宅较多,地租较高。

12.该城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是(B)

A.城市地区环境管理严格       B.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C.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D.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13.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分别归属于(A)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14.下列自然风景取决于天气的是(D)

  A.肇庆七星山  B.科罗拉多大峡谷   C.桂林溶洞  D.黄山云海

我国古代地理学家曾形容从桂林沿漓江到阳朔一带的风景为“碧莲玉笋世界”。据此回答4~5题

15.“碧莲玉笋”所描述的地貌为(D)

A.风蚀地貌    B.海蚀地貌     C.火山地貌   D.喀斯特地貌

16.该地带的岩石从成因来看,主要属于(A)

A.沉积岩     B.喷出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五指峰为井冈山主峰,也是井冈山的形象代表。此峰群峰竞秀,仙姑崖、猴子峰、鹰嘴峰、大鹏峰等姿态各异,五座山峰并列,恰似五指。1990年版10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主景即为五指峰,故被戏称为“中国最值钱的地方”。据此回答17~19题

17.五指峰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欣赏其酷似造型时要注意(B)

A.选择适当的观赏时机          B.选择适当的观赏角度

C.深入内部细细观赏           D.在运动过程中观赏

18.1927年国内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地理因素来看,主要是因为(B)

A.井冈山区地势坦荡,交通便利     

B.井冈山区具有崇山峻岭和天然哨口,易守难攻

C.井冈山区盛产小麦,可为红军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D.井冈山区风景优美,利于红军休养疗伤

19.1962年3月,朱德重游井冈山时,挥笔题词“天下第一山”。这句题词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作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D)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

20.诗句“日出江南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C)

A.动态美          B.形象美        C.色彩美      D.听觉美

21.下列旅游规划合理的是 (B)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合理开发陕北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C.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北京  

D.在寺庙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双休日、“五一节”、“十一”国庆节等长假,给人们外出旅游、购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火爆。经济界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假日经济”。据此回答22~24题

22.“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如下正确认识(D)

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      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C.旅游业是“无烟工厂”        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

23.节假日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票房收入大增,这说明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C)

A.出游欲望    B.较好的经济条件   C.闲暇时间     D.现代化交通工具

24.“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C)

A.环境承载量  B.地区接待能力     C.最优吸引半径    D.经济容量

25.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D)

  A.成渝线—成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阅读下表,完成26~27题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占世界贸易百分比(%)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年份

1960

1980

1992

1960

1987

1980

1995

发达国家

80

74.6

74

70.3

74.5

14944

19665

发展中国家

20

25.4

26

29.7

25.5

780

968

26.由以上材料可以得出。(C)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B.发展中国家占全球人口比重大,经济处于世界核心地位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扩大

D.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均衡性

27.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具备的优势是(B)

 A.制造业发达  B.资源丰富   C.技术雄厚  D.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冲突和国际竞争,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据题意回答28~30题

28.下列不属于基本实体内容的是(B)

 A.国土面积   B.农业      C.耕地资源    D.大专以上人口的比重

29.综合国力的各个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A.科学技术   B.经济力量    C.军事力量    D.政府的力量

30.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最主要途径是(C)

A.大力发展太空科技,带动经济的发展 B.大力增加军费开支,促进国际现代化

C.科技兴国,可持续发展       D.以大国政治优势谋求经济军事优势

高二地理Ⅱ卷答题卡

座位号        

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

31、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5分)


⑴、①~④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该国应当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⑵、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国家可能是     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看),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32.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位是                 

(2)该市的城市地域分区沿     分布,在工业区中      分布合理,

          分布不合理,阐述其理由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的      地理分界线,它穿越了我国多个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区。

(2)图中①代表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       文化副区,受地理环境影响。这里民族歌舞艺术的主要特色是       

(3)图中②代表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     文化副区。这里就地取材建成的传统民居建筑      ,施工简单,冬暖夏凉。

(4)图中③代表的地域饮食文化以麻、辣著称,主要是由于气候      的缘故。

(5)图中④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多项选择)

A、著名的地方戏曲和民歌是秦腔和信天游  B、特有的文化风景是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

C、传统民居为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  D、特色民居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和侗寨鼓楼

E、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F、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G、坎儿井、清真寺和节奏强烈的民族歌舞展现西域风情

34、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

材料二 万里长城示意图。

(1)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长城属于    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长城成为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

(2) 从地理学角度考察,长城的构筑体现了        思想,长城位于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附近。在陕、晋的北部边缘较为明显,如:地形上可作为       区和       区(我国两大著名地形区)的分界线;气候上是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和东部          区的分界;农业上是我国粮食作物        种植的分界线。

35.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民风的大观园。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世博会,建起了世博园。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接待游客数量、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已雄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

(1)该省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是               。滇池属于自然中的     景观,其观赏宜      

(2) 生活在C处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3)图中D处可以看到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地貌,而图中E处为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碰撞地区,内力作用强烈,旅游者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火山地热景观。

(4)图中C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却没有出现沙漠,旅游者看到的却是茂盛的热带季雨林,为什么?(2分)

(5)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