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
对于人口系统来说,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既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同向(正性)变化,用“+ →”表示;又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相反(负性)变化趋势,用“— →”表示。结合人口简化模型回答1~3题:
1.图中因果关系为正性(正因果反馈回路)的是( )
A.d →a →d
B.d →c →b →a →d
C.d →e →d
D.d →c →f →e →d
2.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增大 B.耕地面积扩大
C.出生率在增高 D.死亡率在降低
3.右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
A.①俄罗斯②印度 B.①德国②日本
C.①肯尼亚②法国 D.①英国②巴西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4~5题:
4.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5.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美国、墨西哥 D.美国、澳大利亚
下图是西宁市的城市略图。读图回答7~8题。
7.从城市的地域形态看,与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 )
A.重庆市 B.成都市 C.北京市 D.兰州市
8.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政治
右图为某城市地租水平与空间变化关系图,据图判断9~10题:
9.图中地租水平次高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离市中心较近 B.道路交汇处
C.知名度高 D.商业活动频繁
10.若该城市计划建立高教园区,一般宜选择在( )
A.①②之间地段 B.②地段
C.③地段 D.④地段
读郑和第四次出使航海线路略图,回答11~12题。
11.当时郑和船队从刘家港——新州、从刺撤——古里的最佳出航时间分别是( )
A.11~12月、6~7月
B.7~8月、11~12月
C.3~4月、5~6月
D.1~2月、9~10月
12.郑和船队以瓷器与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使得明代青花瓷器在伊斯兰地区逐步由王公贵族向平民百姓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现象属于( )
A.扩展扩散、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等级扩散
C.传染扩散、等级扩散 D.迁移扩散、刺激扩散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50元图案,该图显示的景观具有相当的非凡性。回答13~14题。
13.制约该景点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限制性因
素是( )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差
B.市场距离较远
C.地区接待能力较弱
D.旅游环境承载量较低
14.有关该景观所在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3%。
B.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C.应发挥大河多和河流落差大的优势,重点发展水电工业,建设为能源基地
D.应努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利用光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孕育了古代蜀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使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5~16题。
15.都江堰位于图示A、B、C、D四条河流中的( )
A.A B.B C.C D.D
16.都江堰的兴建,一去两千余年,依然傲立在祖国西南四川盆地之中,带来了四川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这颗水利工程史上的灿烂明珠魅力无比,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目前都江堰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是( )
A.空间性 B.时代性 C.地域性 D.功能性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7~18题。
17.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18.“五一”旅游黄金周某陈先生在泰山顶观察到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5:00,则泰山当日的昼长约( )
A.14.5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19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
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欣赏的要求是( )
A.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特点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20~21题。
材料一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
发达国家——北方和发展中国家——南方。
材料二 南北方比较表
T x |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 |||
年份 | 1960 | 1980 | 1992 | 1980 | 1994 |
北方 | 80 | 74.6 | 74 | 14944 | 19665 |
南方 | 20 | 25.4 | 26 | 780 | 968 |
20.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具备的优势是( )
①制造业发达 ②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丰富 ④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由材料二可得出: ( )
①南北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扩大 ②北方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大,因此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大 ③南北差距不可能进一步扩大 ④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均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APEC成员国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国家分别是( )
A.俄罗斯、日本、美国、印度 B.印尼、日本、俄罗斯、美国
C.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美国
D.印度、日本、美国、俄罗斯
23.关于五国之间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国从①国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B.③国农产品大量出口我国
C.①国石油大量输入④国
D.中国主要贸易对象是④、②等国
张老师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友谊校参观访问,机票上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3日9:40。途径东京,于洛杉矶当地12月3日10:30降落。据此回答24~25题。
24.张老师从北京到洛杉矶的旅途时间是( )
A.24小时50分钟 B.23小时10分钟
C.16小时50分钟 D.15小时10分钟
25.到达洛杉矶后,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张老师调整手表时间的最快捷方法是 ( )
A.顺时针拨快8小时 B.逆时针拨慢8小时
C.顺时针拨快4小时 D.逆时针拨慢4小时
26.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见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左边是东半球,右边是西半球,这
时该船的地理位置在 ( )
A.20°W、0° B.180°、90°N C.0°、90°N D.160°E、0°
读右图,完成27~28题。
27.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甲乙同时达到,丙最 后到达,则( )
A.甲速度最快 B.丙速度最慢
C.乙速度是甲的2倍 D.无法确定
28.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右下图中的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做29~30题。
29.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 (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30.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0E、150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
A.ab﹤cd=bd=ac B.ab=cd<bd=ac
C.bd=ac>ab<cd、 D.ab>cd>bd=ac
高2008级2006-2007(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 号 | 一 | 二 | 总 分 | ||||
26 | 27 | 28 | 29 | 30 |
| ||
得 分 |
|
|
|
|
|
|
第Ⅰ卷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5个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 |
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 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据上述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的出现的产生原因是 ,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 。 (2分)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 (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是指
。(3分)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_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 (1分)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32.(10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特点是:①
;② 。(2分)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 、
向 (方向)拓展。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3分)
(3)上图中L1、L2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① ;② 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4分)
(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 。(1分)
33.(6分)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天后宫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泉州(南方称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始建于元朝,位于旧城东北角,正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洋。“天后”在传统文化中是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如下图a)
材料二:新疆有充足的热量和土地资源,很久以来,当地人民利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绿洲农业,修建了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坎儿井”。(如下图b)
|

(1)图a和图b两种文化景观中,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是 ,试分析说明该种文化景观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3分)
(2)以上两种文化景观中,受人文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是 ,试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它的空间性特点。(3分)
34、(8分)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
(1)图中显示的佛教名山中有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等,其中可达机会最低的是_________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
_
_ __。(2分)
(2)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4分)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__ ___。(1分)
(4)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 (1分)
35.(6分)读右图回答:
(1)C点的地理坐标为( ,
)。(2分)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
。(1分)
(3)A在B的 方向;
B在C的 方向。(2分)
(4)BC间的最短距离 Km。(1分)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D | C | B | A | C | D | B | B | D | A | B | B | D | C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C | C | D | C | D | B | D | C | D | D | C | D | A | D |
29.A 点拨:由于“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0E、900W”,所以ac经线向东到bd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1700,即:ac经线位于bd经线以西。
30.D 点拨:首先,根据总题干中“图9—2中的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得出:图中ab、bd、cd、ac四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其次,根据地球上经线、纬线长度的特点可以得出四条线段实际长度的关系为:bd=ac>cd>ab。最后,根据比例尺的概念确定其比例尺的大小关系。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1)7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1分) 1959-61年期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分)
(2)现代型(1分)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1分) 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向接近现代型和现代型的转变(1分)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是由于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和经商引起的(2分)
(4)“未富先老”表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1分)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出现。(1分) (5)B(1分)
32、(每空1分共10分) (1) ①中心商业区由南向北迁移;②商业区的范围越来越大或商业用地规模扩大。 (2)西北、东 交通。 (3) ①沿轴线地价从城市中心向外递减;②地价从轴线向两侧降低。距离市场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的高低。(4)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3、(6分)(1)b(1分)由于该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当地劳动人民因势利导,修建了坎儿井这种地下引水渠道,以减少水分蒸发。(2分)
(2)a(1分)天后是传统文化中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图中的天后宫建在三河交汇处,由此该文化景观反映了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2分)
34、(8分)(1)峨眉山 距离远,人们出行所花时间和费用较多(2分)
(2)绍兴——鲁迅故居 嵩山—少林寺 岳阳—岳阳楼、洞庭湖 敦煌—莫高窟壁画 (4分) (3)负相关(1分) (4)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或历史文化价值越高也可),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越高。(1分)
35、(每空1分共6分)(1)(50°S,45°E)(2)前半段向西南,后半段向西北。(3)正东 正北 (4)55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