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X科调研测试试题

2014-5-11 0:34:38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X科调研测试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从A经极点到B,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B、东北 

C、先正南再正北    D、先东北再东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C同位于东半球   B、B和D同位于西半球

C、A和D同位于东半球   D、A和C同位于西半球

3、直径为12.74厘米的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1:             B.1:

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0千米  D.

4.甲(35°E,40°N),位于乙(160°W,23°S)的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5.湖泊也是重要的湿地,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6105°E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读图2回答7-8题。

7.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

B.气候高寒,多大山河源

C.降水稀少,全部为干旱区

D.深居内陆,处于非季风区

8.图中A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图3为北纬30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9-10各题。

9.山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

A.901米   B.899米  C.799米   D.997

10.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

  A.d      B.c    C.a      D.f

  读图4“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2.若③地的纬度较④低,则③地可能是: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图5是两幅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甲乙两地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有色金属矿比乙地丰富   B.甲地河流的汛期比乙地河流的汛期长

C.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势比乙地高  D.两地的河流都有结冰期

14.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生态问题主要是:

A.土地的沙漠化   B.水资源缺乏  

C.水土流失严重   D.沙尘暴盛行

20066月23日,我国目前建设的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多的铁路客运专线---京深客运专线正式开工,预计2010年通车。通车后,北京至深圳的行程可从目前的24小时缩短到10小时。客运专线与既有的京广线基本平行,建成后,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大幅度提高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读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5~16题。

15.京深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社会因素  

C.技术因素    D.国防安全

16.京深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主要作用有:

①完善我国铁路交通网 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承担大量货物的运输,缓解南北交通压力 ④起到扶贫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图7是我国某地部分省市分布图,图中A工业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能源短缺   

B.水源短缺  

C.交通不便  

D.工业基础薄弱

读图8“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回答18~19题。

18.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A.4000、3000  B.6000、7000  C.6000、3000  D.4000、7000

19.等值线L3的东段大致位于我国: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处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处

20.图9反映了1985 年和2003 年我国部分省(区、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从中可知:

 

A.新疆在全国位次明显上升     B.江苏在全国位次明显下降

C.福建在全国位次明显上升     D.湖北在全国位次稳定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图10),回答2122题。

21. 雨带位于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进入冬小麦生长季节

B.东北地区进入冬小麦春播季节

C.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

D.东北地区常出现春旱

22.雨带位于C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出现凌讯      

B.此时,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C.华北地区常出现大风沙暴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图11是我国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比现代暖和     B.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C.受人类污染严重     D.降水比现代丰富

24.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

25.在未来5年内,广东省惠州大亚湾沿岸将建成世界级石油化学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便利的海运   D.劳动力密集 


读图12“我国沿某经线的剖面图”,据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的一、二阶梯     B.B地区降水量东多西少

C.C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乏水资源

 D.A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等

27.关于D区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B.该区域是我国冬、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处

C.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高寒牧区    D.该区域全部处于季风气候区

读图13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28—29题。

28.对该省的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省自东向西排列地形的依次是:

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该省自东向西排列地形的依次是:

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该地区适合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甜菜、亚麻

D.该地区适合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甜菜、春小麦

29该省山区的主要天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混交林 C.温带落叶林阔叶林 D.寒温带针叶林

30.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甲、乙两地分别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综合题 共80 分)

31.读图14“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空间分布图”,完成以下各题。(14分)

(1)在图13①②③④表示大兴安岭的是               。(2分)

2)相同纬度的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原因是        。(6分)

3)请描述该地1月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6分)

32.读图15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材料一:

材料二: 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三: 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近20年来,草木逐渐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____________(2)

2)黑河水源的主要补给源于(    (2)

A. 大西洋上带来的少量水汽形成的雨水  B. 天山北坡暖湿气流带来的地形雨

C. 弱水地区的地下水     D. 祁连山的冰川融水

3)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    (2)

A.    B.    C.    D.

4)据材料分析,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4)

5)该地区也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源地之一,华北地区沙尘暴大多发生于春季。其原因是:(     (2)

A.春季气温渐暖,蒸发渐大 B.地表缺乏植被,沙地无雪覆盖 C.冷锋活动频繁,西北风强劲 D.暖锋活动频繁,东南风强劲

33.读图16“我国东南某地区简图”,比例尺是    回答。(14分)

说明: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水面的海拔高度。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2分)

(2)判断图中A地区的地势特点      。其在防洪方面的作用是     。(4分)

(3)此河甲地夏季常发生洪涝,对其原因分析正确是:     (4分)

A.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B.众多支流汇入,干流水量大

C.缺少湖泊调节,干流水量大

D.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

E.甲区河段呈地上河,干流水位高

(4)请描述该河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4分)

34. 图17是我国某区域分布图,回答:(20分)

资料1:农业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一2007年》,将全国农产品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提出,要用5年时间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

 资料2

(1)请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10分)

a         市, A         湖,C         水电站,

     铁路和    铁路相交于b市。

(2)结合该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目前该地能成为我国哪些主要优势农产品基地?                。(4分)

(3)据图和资料分析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35. 读图18和表格,完成下列问题。(20分)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

地带

面积

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

(元/人)

数值

(万km2

比重

()

数值

(万)

比重

()

数值

(万km2

比重

()

各省区合计

960

100.0

126050.0

100.0

135539.1

100.0

10753

东北及东部沿海

170.43

17.8

54113.4

42.9

86236.0

63.6

15936

中部及近西部

312.69

32.6

66915.9

53.1

44700.4

33.0

6680

远西部

478.26

49.8

5020.7

4.0

4602.7

3.4

9168

资料来源:2004年国家统计年鉴。

(1)请填写出远西部地带四个省区的简称:                。(4分)(2)分析表格中数据总结远西部地带的主要区域特点:           。(6分)

(3)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主要生态问题有                 。(4分)

(4)为了进一步认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差异,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填下表。(6分)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远西部地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植被类型

主要土壤类型

红壤、黄壤、黑土等

荒漠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