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班次: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1年3月28日,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公布的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12.95亿,十万人中,文化程度与90年代相比,读下表,回答1--3题。
A | 大学程度 | +154% |
B | 高中 | +39% |
C | 初中 | +45% |
D | 小学 | -4% |
E | 大于65岁人口 | +1.3% |
1.A~D栏反映我国基本国策的哪个方面 ( )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B.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小学失业率上升 D.文盲增多
2.对E栏的说明,错误的是 ( )
A.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社会问题逐渐严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地区
3.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口数量增多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往往造成对环境的侵害
B.人口数量增多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C.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D.人口数量的增多,劳力资源丰富,无社会问题
4.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原因是 ( )
A.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B.政府采取措施强制移民
C.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 D.海外的就业条件好
5. 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我
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的基本国策有 ( )
①土地利用政策 ②森林保护政策 ③计划生育政策 ④环境保护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文化区有明显边界的是 ( )
A.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B.中国各级行政区 C.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 D.英语分布区
7.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①城市本身②城市附近的小城镇③城市附近的广大农村④邻
近的大城市,正确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 C.住宅区用地 D.文教区用地
9.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 )
A.为了靠近居民区 B.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C.为了寻找交通方便的条件 D.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 |
10.下列四幅图中,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关系较合理的是 ( )
11.“摇滚乐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兴起,风靡美国。这种音乐开始接受的是年轻人,而
后扩大到中年人。”这种文化扩散形式属于 (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迁移扩散 D.刺激扩散
12.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在一地产生以后,构成文化传播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核心——长距离、跨地区扩散——向外扩展
B.核心——向外扩展——长距离、跨地区扩散
C.向外扩展——核心——长距离、跨地区扩散
D.长距离、跨地区扩散——向外扩展——核心
13.下列关于文化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地方的人对文化的概念的认识决不一样
B.高学历的人形成的文化概念多是精神上的
C.低学历的人形成的文化概念多是物质上的
D.广义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4.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 )
A.乘船游览 B.适当距离仰观 C.登高远望 D.置身其中仰观
15.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
A.旅游、观光、购物 B.娱乐、享受美食、拍照
C.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 D.会友、领略自然风光、抒发情感
16.现在各国家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上,其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 ( )
A.基本实体 B.经济力量 C.军事力量 D.内政外交
17.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B. 各个区域经济集团设立贸易壁垒
C.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D. 一个国家努力发展自身经济
18.下列文化景观与其指示意义的配合,正确的是 ( )
A.龙门石窟——道教文化 B.楼兰遗址——屈辱的近代史
C.清真寺——满族人民的宗教文化特点 D.龙王庙——水旱灾害频繁
19.下列景观主要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
A.巴黎凯旋门 B.白金汉宫 C.挪威海峡 D.比萨斜塔
20. 下列对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二、综合题(5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和 。
(4)若A、B代表城市,C代替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的是_________
(填写图中的序号)。
(5)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2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B、C为农业区,分别布局小麦区、花圃、奶牛场,布局均合理。小麦区应布
局在 ,花圃应布局在 ,奶牛场应布局在 。
(2)图中D、E、F为工业企业,将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钢铁厂 ,自来水厂 ,服装厂 。
(3)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H、G两地中较合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2分)
(4)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5)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读“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属于
文化,作为文化景观它具有 和
的特点。
(2)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①这主要是 受地质作用中 外力的影响所致。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冰川
②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破坏特点可推断它所处地的气候、地貌等特征,这说明文化景观是 的一面镜子。
(3)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从旅游资源分类看属于 景观。其旅游价值十分丰富,主要有 、 、 。
24.下图为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读图回答(9分)
![]() |
(1)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小于4%者,为年轻型人口,图中属年轻型国家的是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大于7%者,为老年型人口,图中属老年型的国家是 、 。
(2)菲律宾、墨西哥两国人口中,15岁以下人口比重接近20%左右,这反映了这两国 率很高;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到4%,这反映了两国人均寿命 。
(3)一个国家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或人口过于老化,各会给社会带来什么问题?
。(3分)
25.读右图“某地级市和县级市服务范围图”,回答问题(9分)
(1)在图中A、B中为地级市的是 ,判断依据
是 ;为县级市的是 ,
判断依据是 。
(2)城市 的服务范围包括在城市 的服
务范围之内,它们之间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
(3)在我国A类城市数目较 (多或少),B类城市数目较 (多或少)。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5:BDDAB 6——10:BCCDB
11——15:BBDAC 16——20:BADCB
二、综合题(5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②③④ ①⑤ (2)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3)由农村到城市 由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周围 务工 经商
(4)③④ (5)发达 发展中
2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C A B (2)F D E
(3)H H地处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垂直郊外,污染程度最小
(4)C (5)B
23.读“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精神 空间性 时代性
(2)B 自然环境
(3)人文 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24.下图为菲律宾、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读图回答(9分)
(1)菲律宾 墨西哥 澳大利亚 美国
(2)出生 较短
(3)青少年比重过大,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增加,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过于老化,导致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5.读右图“某地级市和县级市服务范围图”,回答问题(9分)
(1)A 服务范围广,城市级别高 B 服务范围小,城市级别低
(2)B A 相互重叠,相互套嵌
(3)少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