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级地理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练习

2014-5-11 0:34:38下载本试卷

高二级地理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适应性练习二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的栏目内。每题选择正确得2分,否则该题得0分。本题共36分)

1.一个回归年是

A.23小时56分4秒 B.365日6时9分10秒 C.365日5时48分46秒D.24小时

2.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九个环状珊瑚岛组成,总面积,其海拔最高点为4.5m,人口约11000人。从2002年开始图瓦卢将举国移民新西兰。该现象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氮氧化物

读图“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第3、4题:

3.2008年5月12日1时28分,美国某地震台测的中国某地发生强烈地震,下列关于我国某地发生地震的地点和时间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川汶川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2时28分

B.四川汶川  当地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C.四川汶川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D.四川青川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3日13时28分

4.在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片麻岩

5.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正确的是

A.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B.迁移形式单一化

C.由未开发地区流向已开发地区 D.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发达国家一般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进入人口加速增长阶段

C.低速增长阶段,家庭结构由少子女的小家庭向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变

D.原始低增长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是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而死亡率低

7.南水北调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依法坚决取缔长江流域的排污量,确保位于长江流域干流上的取水口源地的水质优良;②对沿线工矿企业,尤其是输水线路所经过的海河流域内的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或技术改造,或关停并转,以减少排污总量;③对沿线地区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④在沿线地区倡导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避免农药、化肥等污染水质;⑤加强《水法》,《污水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公众与社会的环保意识。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气候、人口密度  B.地形、气候  C.自然、人文  D.农业、工业

9.下列关于匹兹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初期阶段---人类活动影响小---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形成匹兹堡“钢都”

B.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环境问题特别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形成“兹匹带”

C.区域发展转型阶段---产业发展由集聚走向扩散---人地矛盾突出---匹兹堡的困惑

D.区域发展再生阶段---城市发展呈现由点到面趋势---人地关系和谐---文化城

10.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没有影响

  图4为“四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①所示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A.南、北纬30°一40°的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一60°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10°一30°的大陆内部

12.径流量较大且水位年内变化幅度小的河流可能出现在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图5为“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A.汽车加油站  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大型游乐园  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14.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A.趋势分析  B.叠图分析  c.风险分析  D.模式分析

  图6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7为该大陆R河干流某河段处的景观。读图回答

15-17题.

15.图7景观大致位于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16.图中传统民居建在高地的主要原因是

 A.就近获得水源  B.降低居室气温  c.避免洪水灾害  D.向外扩大耕地

17.沿R河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图8为“某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和分支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题。

18.若总部和各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为了缩短某种新产品的

 研发周期,使总部与部分分支机构间实现不问断研发,则合理的“接力”研发流程是

 A.总部一④一①一总部   B.总部一⑤一②一总部

 C.总部一⑤一③一总部   D.总部一③一⑤一总部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只有二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的栏目内。每题选择正确得3分,否则该题得0分。本题共24分)

19.图10为“四幅海陆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冬季海陆气温分布状况的是

图ll为“我国南方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调整前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商品率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B.作物品种单一,以小农经营为主

 c.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D.集约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21.该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D.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完成22~23题。

22.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C.综合农业开发区     D.植物园

23.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城市后备用地  B.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C.交通更加便捷    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2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丰富  D.农业科技发达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表(表二),完成25~26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农事安排

休耕

育秧

插秧

育秧

插秧

田间管理

收割

休耕

田间管理

收割

┃               ┃

┃                       ┃

表二

25.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雨热同期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稠密

26.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成都平原

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

27.读图5,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北半球冬至日的太阳光线。

  (2)此时太阳直射纬度为__________,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3)如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请标出①点的经度。

  (4)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约占:

  A.1/2以上    B.1/2以下   C.恰好1/2    D.仅占有1/3

  (5)从这一天以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逐渐向__________点移动(近日、远日)。

  (6)从这一天往后的半年中,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一快一慢   B.北京地区正午建筑物的影子长度由短——长

  C.我国的塔里木河可能形成汛期  D.密西西比河由丰水期——枯水期

28.阅读资料,并读图10,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为了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  )

  A.青海省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三江源的“三江”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3)图中的______铁路是“十五”规划中的标志性工程,它的起点是______,终点是__________。修建该铁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  )

  A.高寒问题   B.冻土问题   C.缺氧问题  D.地形问题

  (4)青藏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B.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C.气温高,雨量充沛  D.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5)青藏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为:A.煤、石油 B.太阳能  C.水能 D.地热能

29.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图9),回答:(10分)

  (1)图中自然带由A→B→C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2)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3)在A、B、C、D、E中,___________带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已辟为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4)图中F为___________渔场,它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30.(10分,每空2分)图22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城市的空间形态为     ,该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态为           

 (2)该城市地价变化的特点是        ,影响该城市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镕基总理在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和专家意见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           。

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         和水平衡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引滦入津 工程和引黄济青工程。

3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甲图为美国的             工业区,乙图为德国的          工业区,两工业区目前都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

(2)甲图中A城市初期阶段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3)试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乙图所示工业区的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4)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使区域经济得到复苏,图示两工业区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

地理答题卡

一和二题答题卡(第1—18题为每题2分,计36分;第19---26题为每题3分,计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三、综合题

27.(每题2分,计12分)

(1)在图中画出北半球冬至日的太阳光线。见右图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①点经度为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28.(共10分,第(1)(2)(4)小题各1分,第(3)小题4分,第(5)小题3分)

(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多项)

29.(共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⑴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2分)

31.(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1分)

32.(8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每点1分,共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分,答2点即可得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答2点即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答2点即可)

丹阳五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适应性练习二

参考答案:

一和二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C

B

D

B

C

B

A

A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C

B

C

AC

BC

AC

CD

AB

AB

AD

CD

三、综合题

27.(每题2分,计12分)(1)略;(2)23.5°S(或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或昼最短夜最长);

  (3)①点经度为30°W;(4)A;(5)近日;(6)A C。

28.(共10分,第(1)(2)(4)小题各1分,第(3)小题4分,第(5)小题3分)

(1)A

(2)D

(3)青藏   西宁   拉萨   B

(4)D

(5)BCD

29.(共10分,每空1分)(1)经度   水分

(2)纬度   热量

(3)E

(4)纽芬兰   墨西哥湾暖流

30.(10分)⑴集中式(2分)  方格—环行----放射状(2分)

⑵从市中心向外围降低(2分)   距离市中心远近(2分);交通通达度(2分)

31.(10分)(1)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少(2分);工农业发展迅速(2分),人口稠密,需水量大(1分);污染、浪费严重(1分);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1分)  

(2)南水北调(1分)  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1分) 

(3)水循环(1分)

32.(8分)

   (1)东北部(五大湖)  鲁尔  再生(每点1分,共3分) 

  (2)位于煤田的中心地带;利用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水运条件运入铁矿石;环境良好,工业发展的空间大;水资源充足等。(1分,答2点即可得1分)    

  (3)石油和核能利用,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煤炭成本上升;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世界性钢铁产量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等。(2分,答2点即可)  

  (4)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治理污染孔2分,答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