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下学期中考试题试卷

2014-5-11 0:34:39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下学期中考试题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若CA为昏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两点经度相差180°

B、A、B两点经度相同

C、C点地方时为12时       

D、C点纬线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2、若AF为晨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的季节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为50°

C、尼罗河流量为一年中最大的季节

D、长江口盐度为一年中最小的季节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

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004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据此并看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

3、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

A、AB之间   B、BC之间   

C、 CD之间   D、DA之间

4、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① 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② 1月初到3月21日

③ 3月21日到7月初    

④ 7月初到9月23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艘轮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5月22日8点整从上海横渡太平洋驶往旧金山(西经124度),航行30天零10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据此回答5~7题:

5、在船上的人看到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24小时         B、23时56分4秒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比一个太阳日短

6、到达时,旧金山的区时是

A、6月22日2点      B、6月22日10点

C、 6月21日2点      D、6月21日10点

7、此季节,旧金山可能是

①阴雨天多  ②晴朗天多   ③昼长夜短  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某学校开展“利用太阳高度测定经纬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图为三个小组同一天分别

在北京(40°N,116°E)及另外两地观测的太阳高度曲线图,他们利用该图及北京的经纬度

推算出另外两地的经纬度分布。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8-11题:


8、当①地的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则为(  )

A、12时     B、13时       C、11时      D、14时

9、②曲线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

A、23°N,105°E     B、45°N,135°E

C、25°N,135°E     D、45°N,105°E

10、这一天北京时间12时整,①、②两地观测到太阳方向分别是(  )

A、正南,西南       B、西南,东南        

C、东南,正南       D、东南,西南

11、一年中②地昼长大于①地的时段为(  )

A、秋分到第二年春分    B、春分到秋分

C、冬至到夏至       D、夏至到冬至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绕着城市的发展。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

高架路、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据此完成12-13题:

12、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  )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隔音、减轻噪音污染    

 C、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美化城市环境

13、磁悬浮列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新宠”,但目前还不宜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是(  )

A、占地面积太大         B、安全系数太低   

C、造价太高,运费贵      D、磁辐射污染严重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黑点表示某种地理事物,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

A、汽车站    B、超市     C、工厂     D、加油站

15、图中国道走向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

A、尽量少占耕地

B、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营时间

C、尽可能经过更多的居民点,增大运输量

D、减小筑路投资,降低技术难度

读图,据此回答16-17小题:

16、以上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环境污染            B、生态恶化

C、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D、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17、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

A、城市      B、厂矿区     C、郊区     D、农村和牧区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

地区

铁路

水运

公路

20.90

2.80

14.60

14.50

27.70

15.20

10.40

10.80

19.10

9.70

0.60

7.90

 
比%)比较表,判断18-19题:

18、③地区是(  )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游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19、①地区铁路运输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

A、森林      B、煤炭     

C、粮食      D、铁矿

读 “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1、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

又进入“现代型”阶段的是

A、尼日利亚      B、德国  

C、古巴        D、印度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22-23题:

       

22、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    )

  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居住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

  C、①居住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

23、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市中心远近对①功能区影响最大

  B、③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

  C、交通通达性对④功能区影响不大

  D、⑤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下图是西宁市的城市略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从城市的地域形态看,与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

   A、重庆市   B、成都市    C、北京市    D、兰州市

25、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政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0分)

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

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

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27、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9分)

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

  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甲地日出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28、读上图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回答:(9分)

决定京沪高速铁路的首要区位因素是      

京沪高速铁路不经过的省份有(  )

A、河南   B、江苏    C、山东   D、安徽

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的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京沪高速铁路将实现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该铁路在运营中可能遇到   

           等自然灾害。

简述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意义。

29、读某城市略图和该城各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造成城区人口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在A—I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     ,判断依据是       

            

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下图中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30、读“唐代中日海上交通了路线图和日本奈良时代的服装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中国文化通过“遣唐使”扩散到日本,这种文化扩散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     

属于       扩散。

一些日本贵族和学生积极向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使之迅速在日本扩散开来。这种扩散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        ,属于        扩散中

        扩散。

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大学,在地方设立国学。这一文化扩散过程属于           。

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表现在(    )

①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②   京都建筑仿效长安

③ 依照唐朝制度,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 

④ 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至今保留了唐朝的某些风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图中日本妇女所穿戴服饰中的发型、服装等都与中国       (朝代)时期,该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时期。

中国的这种服饰文化传到日本的过程属于文化的        扩散。

31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边环境。其出路何在,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8分)

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

下图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生活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   利用可循环垃圾    食品垃圾    大件垃圾


专用处理设备            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破碎、压缩

          废 废 废 废 废

 

 

 
          塑 织 金 玻 纸

          料 物 属 璃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高二地理答卷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学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0分)⑴              ;  ⑵        ;

         ;  ⑷    ; ⑸    

27、(9分)⑴      ;     ;      ;       ;

   ⑵          ;⑶           ;⑷     

28、(9分) ⑴       ;⑵    

                          

             

                                

                                

29、(5分)⑴                      

                            ;⑶   

30、(9分)⑴             ;⑵       ,         

       ;⑷      ; ⑸      ;⑹      

31、(8分)

                                

                                 

                               

长郡中学2006年下学期段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B

D

C

B

B

B

D

B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D

C

B

A

C

A

B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0分)

⑴ 夏至日(1分) 23º26′N 、 180º(2分); ⑵晨线(1分) 4(1分)

⑶ 8(1分)、24(1分);  ⑷ A、D(2分);  ⑸ A(1分)

27、(9分)

⑴ 14(1分);12(1分);3(1分);10(1分);

⑵ 0°,30°W(2分); ⑶ 15°N,60°E(2分); ⑷ B(1分)。

28、(9分)

⑴技术(1分);  ⑵ A (1分); ⑶为节省我国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1分);

⑷大风、雨雪、洪水、地震(任选三项)(3分);

⑸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对缓解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紧张的局面,形成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分)。

29、(5分)

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卫星城市的建设(2分);  

⑵ B (1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出率大体相等(1分);  ⑶ ④(1分)。

30、(9分)

⑴长(1分);迁移(1分);  ⑵短(1分); 扩展(1分); 传染(1分)    

⑶等级扩散(1分);  ⑷ D (1分); ⑸唐朝(1分); ⑹迁移(1分)。

 

31、(8分)

⑴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利用,容易发生爆炸事件等(3分);

  ⑵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1分);

⑶①—D;②—B;③—A;④—C。(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