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08届高二地理暑假补课测试卷

2014-5-11 0:34:39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二地理暑假补课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都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答案请写在题后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读图2,完成4—6题:     

4、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A、兰新线 B、兰青线C、包兰线 D、京包线

5、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6、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读图3,回答7一8题。

7.“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8.“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

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近普通的人的生活。回答9~12题。

9.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CIS技术程序中属于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10.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11.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12.有关全球定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不属于信息技术

    B.它属于遥感技术

    C.它由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简要程序组成

    D.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14、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15、下列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读图2,判断16—18题。

16.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17.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

18.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19~21题。

19.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的规律是

 A.西部高于东部  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  D.南部高于北部

20.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呈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23.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24.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沙尘暴

25.关于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干旱区都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③干旱多发区应选择耐旱作物  ④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文本框: 高三( )班姓名 文本框: 密 封 线2008届暑假补课测试卷--地理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分析题

 
26.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7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境内

(以上每空1分,共8分)。 

(4)④工程的作用有                 。(2分)

(5)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各2分,共4分):

A、                                自然原因:

B、                                人为原因:

(6)e附近地区中、低产田较集中,其限制因素主要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

利用方式

燃 料

饲 料

肥 料

工艺编制

自然腐烂

其 他

百分比(%)

50

13

3

9

20

5

 材料二  农作物的秸秆,牧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牧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3、减少直接用做饲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   )

  A玉米秸秆   B小麦秸秆  C棉花秸秆   D水稻秸秆

(2)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至少说出三个)                        

(3)将下列各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的空格内。(用数字代替,填在答案卡上,每一空格限填一项)

 A过腹还田 B发展畜牧业 C优质饲料 D.提高土壤肥力 E.消灭害虫卵

   、②    、③     、④     、⑤    

(4)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比例高达50%,秸秆燃烧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有                          

                              

 

28.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分析图11等积温线资料,≥10℃的积温值太原    (填“大于”或“小于”)石家庄,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判断图11中A、B两地的地形区名称。A:       

B:        

(3)图11区域内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目前,该资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是_     _和_         _。

(4)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图12中①②③三地根据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请对应联线:

①   育林、育草护坡

②   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③   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5)近年来,图11内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分析其人为原因。                           

                             

29、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9分)

 (1)从左图可以看出,长江在该段河谷的特点是______  _      _             _,形成的原因是___    _____

              

              

 (2)建设右图中C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该工程以西是盆地,能够形成容量巨大的水库库区

  C、该工程可以减缓上游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D、该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基础好,无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3)读下表回答问题: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人均水量(立方米)

  地区1

  407

  471

  地区2

  982

  1804

  根据资源判断,符合图中甲省水资源状况的是地区_______ 。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修建的水利工程其起点是图中的______水库。

  (4)图中d处表示____   __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贵的生物资源。

(5)丙地区盛产柑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C

A

B

A

B

B

B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A

D

B

B

D

D

A

C

C

26. (1)E  F A B;(4分)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2分)

(3)青海 河南 ;(2分)

(4)防洪、灌溉、发电、冲沙减淤等等(2分)

(5)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而且没有支流流入 ;

人为原因: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4分)

(6)旱涝、盐碱、风沙(3分)

27.(10分)(1)D.

(2)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皮革制造.面粉加工.(2分)

(3)C.B.E.A.D.(5分)

(4)使土地有机质下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畜饲料减少,不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2分)

28. (1)小于  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或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上,气温较高)(3分)

(2)A:渭河平原  B:秦岭  (2分) 

(3)煤炭  铁路运输 高压输电(3分)

(4)  

(3分)

(5)滥垦、过樵、过牧、不合理开矿等原因造成植被、地表形态的破坏(3分)

29、 (9分) (1)宽谷狭谷相问分布;巫山地壳上升,长江河水下切侵蚀作用 (3分)

 (2)C(1分) 

(3)2,丹江口(2分) 

 (4)神农架(1分)  

(5)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较好,多低山丘陵(2分)

参考答案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C

A

B

A

B

B

B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A

D

B

B

D

D

A

C

C

26. (1)E  F A B;(4分)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2分)

(3)青海 河南 ;(2分)

(4)防洪、灌溉、发电、冲沙减淤等等(2分)

(5)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而且没有支流流入 ;

人为原因: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4分)

(6)旱涝、盐碱、风沙(3分)

27.(10分)(1)D.

(2)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皮革制造.面粉加工.(2分)

(3)C.B.E.A.D.(5分)

(4)使土地有机质下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畜饲料减少,不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2分)

28. (1)小于  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或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上,气温较高)(3分)

(2)A:渭河平原  B:秦岭  (2分) 

(3)煤炭  铁路运输 高压输电(3分)

(4)  

(3分)

(5)滥垦、过樵、过牧、不合理开矿等原因造成植被、地表形态的破坏(3分)

29、 (9分) (1)宽谷狭谷相问分布;巫山地壳上升,长江河水下切侵蚀作用 (3分)

 (2)C(1分) 

(3)2,丹江口(2分) 

 (4)神农架(1分)  

(5)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较好,多低山丘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