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中文综知识竞赛题

2014-5-11 0:34:40下载本试卷

民和高级中学文综知识竞赛试题

              

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科目等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向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本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120º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B   )

A、60ºE  B、60ºW  C、120ºW    D、0º

2、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  D  )

A、经度 0º,纬度0º   B、经度180º,纬度0º 

C、160ºE,纬度0º    D、20ºW,纬度0º

3、下列各种天体系统中均包含有太阳与地球的是 (  B )

A、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太阳系  C、河外星系、总星系  D、地月系、总星系

5、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º,为保证建筑物低层居室有一定日照,南北两幢楼房间距和楼高的关系至少应该是 (  C  )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1/2 C、与楼高相等  D、随便,无所谓

6、奥运五环旗中的“五环”指的是哪五大洲?(  A  )

A、亚洲、非洲、欧洲、大洋州、美洲   B、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大洋州  D、亚洲、非洲、欧洲、大洋州、拉丁美洲

 “神州”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绕地球飞行14圈、行程60万千米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101º29'E,42º06'N)成功着陆。“神州”五号返回时下降到100千米左右,与大气产生剧烈摩擦,外表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了等离子体,形成电磁障碍,又称“黑障”,此时,返回舱与地面通信中断。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千米时,“黑障”消失。阅读以上材料,完成9~10题。

9、飞船发射时机的选择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影响到发射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 (  A  )

A、气象  B、纬度  C、季节  D、地形

10、“神州”五号进入“黑障区”时和“黑障”消失时分别位于 ( D   )

A、电离层和对流层  B、高层大气和臭氧层

C、对流层和电离层  D、高层大气和平流层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摘自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是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情景描写。回答11~12题。

11、歌词中所说天空呈蓝色,云呈白色的原因分别是 ( C   )

A、吸收和散射  B、吸收和反射  C、散射和反射  D、反射和散射

12、近些年来,该地区春季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人为原因是 ( A  )

A、滥垦滥牧、滥伐,导致土壤沙化   B、天气异常干旱,降水稀少

C、春季降水量减少,工农业用水量加大 D、春季多大风,常有冷空气暴发性南下

在世界市场上,目前稻米、玉米、小麦等谷物价格比我们国内要低,但水果、畜牧业产品的价格却高于我国国内价格,据此回答13~14题。

13、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加入WTO后, ( C   )

A、对我国农业弊多利少          B、对我国农业利多弊少

C、对我国农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D、应该谨慎从事不可盲动

14、有关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三大粮食作物中,要求水热条件最高的是小麦 

B、世界上粮食出口国都是北半球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

C、日本因重视水利和生物技术,农业产量高,粮食不需要进口

D、水稻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但北美、南美、非洲和欧洲等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15、决定下列地区农业发展的一组主导因素依次是 ( B   )

黑龙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江淮地区的商品粮生产、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地形、政策、气候、市场     B、土壤、地形、政策、市场

C、地形、气候、政策、科技     D、土壤、气候、市场、政策

16、在哪条铁路列车的窗口可以看到:广阔的麦田套种着棉花;摆着苹果、红枣、花生的车站商亭;捕鱼捞虾、栽培莲藕、采摘桑叶的农事活动;油菜、稻田和水上的杉木排;还有基塘生产的特有风光?该铁路线是 ( A )

A、京九线  B、浙赣线  C、陇海线   D、焦枝线

17、下列工业部门与其主导因素对应连线正确的是 (  C  )

A、石油工业——技术    B、面包加工——劳动力  

C、印刷工业——消费市场  D、电子工业——劳动力

18、京九铁路穿过的省区中,下列选项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津、冀、皖、桂   B、京、鲁、鄂、湘 

C、豫、皖、浙、赣   D、赣、粤、港

19、根据下列情况选择组合最合适的交通工具  ( D  )

①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②暑假从上海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办法;

③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④从武汉到郑州探亲

A、飞机、海轮、汽车、火车  B、飞机、海轮、火车、汽车

C、火车、飞机、汽车、火车  D、飞机、汽车、火车、火车

20、首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年代和国家是 (  A )

A、1993年美国    B、1988年英国   C、1970年日本  D、1995年俄罗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大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1、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  )

A、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一次或两次直射   B、在寒带范围内,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C、温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    D、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

22、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º的是 ( A C  )

A、北极点  B、北京市   C、南极点  D、南京市

2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  A C  )

A、过境前天气晴好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冷空气在锋面以下   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24、中纬度海区 ( A D  )

A、大洋西岸温度高,盐度高   B、大洋东岸温度高,盐度高

C、大洋西岸是寒流,东岸是暖流 D、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沧州市,由于缺水,经济发展只能依靠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25~26题。

25、沧州市超采地下水,出现地下漏斗群,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B C   )

A、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   B、可能导致海水入侵

C、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D、使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26、沧州市面对地下漏斗群,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 C  )

A、在一定时段实行限量供水      B、工业用水尽可能地使用海水

C、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 D、将生活废水灌入地下漏斗区,既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又做到废物资源化

27、下列工业部门与其区位因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C D  )

A、甘蔗制糖厂——市场         B、有色金属冶炼——劳动力

C、电子计算机制造——发达的科技   D、面包厂——市场

28、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将重污染工业转到发展中国家。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C  )

A、这属于工业的分散现象       B、是为了选择适合的建筑用地

C、以合资为名借机转嫁环境污染   D、是为了促进输入国经济繁荣

29、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先应发展  ( B C  )

A、资金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D、技术密集型工业

30、关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对乡村城镇化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  )

A、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积累资金,为乡镇城镇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B、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劳务转变

C、发展乡镇企业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只有益,没有弊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乡村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31、改善城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C D  )

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B、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C、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32、国道路线选线  (  B C  )

A、尽量多的通过当地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   B、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C、基本方向在直达为主              D、不考虑沿线经济发展水平

33、“地球村经济”的含义是指世界经济  ( B  D  )

A、规模日趋缩小       B、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联系日益密切

C、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D、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日益国际化

34、“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意思是 ( B  C )

A、为国家省钱修路            B、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C、决定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是经济   D、路修好后,大批民工可出去打工

35、下列有关城市中选择机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C  )

A、跑道垂直于城市主导风向      B、多雾地区不宜建机场

C、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宜建机场   D、地质条件状况对飞机场建设影响不大

黄图盛中学第一届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第二卷(共50分)

 


得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空0.5分,共20分)

36、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其次是     

3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其次是      

班级

 
38、世界上最大的海是     ;最小的海是      ;盐度最高的海是      ;盐度最低的海是      

 
39、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最大的高原是       ;最大的平原是        ;最大的盆地是       

4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最长的运河是         ;最深的湖泊是      

41、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是      ;产油最多的地区是       

42、世界上黄金储量最多也是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白银储量最多的国家是     

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学号

 
43、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小麦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玉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烟草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花卉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4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45、京九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京、津、     、鲁、豫、皖、鄂、赣、    、港。

46、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      

47、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最少的省区是           

48、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最小的省区是         

49、我国位置最东的省区是        、最北的省区是        

50、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区有陕西(陕和秦)、甘肃(甘和陇)、上海(沪和申)、云南(云和滇)、

                  。(请写出另外的两个省区并把它们的简称也写上)

四、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有3道小题,共30分)

51、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站、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城郊建立副食品基地及进行绿化建设。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如何合理布局上述建设项目,回答下列问题:(每空0.5分,共6分)


(1)自来水厂建在      ,理由是                     

(2)火力发电厂建在      ,理由是                     

(3)印染厂建在       ,理由是                     

(4)服装厂建在        ,理由是                     

(5)副食品基地应建在城市的     方,理由是                

(6)绿化带布局在城市的       方,理由是                  

52、 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解答:(每空1分,共10分)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级别

北京

92

TSP

II

太原

128

TSP

IV

长春

103

TSP

III

上海

74

NOх

II

南京

95

TSP

II

厦门

25

I

广州

126

NOх

III

重庆

98

SO2

II

贵阳

69

TSP

II

注:总悬浮颗粒为TSP,氮氧化物NOх;二氧化硫为SO2

(1)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2)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酸雨的出现,应减少对        的排放量,造成该城市酸雨严重的自然因素是               

(3)北京的首要污染物为         ,这与该城市近年来汽车数量猛增有关,该污染物会产生          ,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4)总悬浮颗粒主要来自于               ,太原和长春两城市总悬浮颗粒比别的城市多是因为这两城市为            

53、读“某城市交通干线甲、乙两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图乙中过境干线从市内穿过,给市内交通带来的问题有              

                    。(1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2分)


(2)若图甲中所示地区常年盛行东北风,此城市规划的环境效益如何?为什么?(2分)

                                             

                                                                              

(3)结合你所生活的城市的交通运输状况,说说你家乡所在城市交通运输所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你所学得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法?(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