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理科)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所以长三角重工业不发达,轻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松嫩平原有丰富的矿产,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质地黏重的土壤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因而全国“粮仓”的地位逐渐让位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C、松嫩平原以黑土为主,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两种都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D、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非季风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
B.是地图的延伸
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D.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 利用GPS卫星定位时,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面上空至少有
A.一颗GPS卫星 B.二颗GPS卫星 C.三颗GPS卫星 D.四颗GPS卫星
5.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6.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
A.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亚马孙雨林资源
B.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C.是人类的木材生产基地
D.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读我国西部内陆甲地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8.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9.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B.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多
D.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高的特点
10.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1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好干流上的防洪工作,就可解决整个流域的防洪问题
B.TVA将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C.9座大坝修建后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内河航运量最大的地区
D.由于本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12.我国山西煤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采条件是因为:
A.多数煤田为深厚煤层 B.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C.埋藏较深 D.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13.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14.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15.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A.江淮地区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
16、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A、197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的主导产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工业化的后劲日显不足
D、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是在本地区产业基础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17.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18.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 )四大气区
A.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
B.青海、川渝、滇藏、新疆
C.青海、滇藏、新疆、陕甘宁
D.甘肃、新疆、川渝、青海
19.“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它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B.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D.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0.韩国由20世纪60~70年代产业转入区变为80年代产业转出区的原因是( )
A.产业过多,劳动力不足 B.转入企业过多,影响当地环境
C.劳动力价格的提高 D.技术水平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1.东亚建出口加工区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扩大消费市场的需求
C.发挥出口加工区的科技优势 D.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外资
22.2006年4月11日,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飞抵金星附近,进行探索研究。金星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狮子星座
23.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20时(北京时间)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与此同时,日本东京的区时(东九区)是
A.7时 B.9时 c.19时 D. 2l时
读图l,完成24一25题。
24.北半球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5.在地球的白转运动中,甲、乙两地
A.角速度甲大于乙 B.线速度乙大于甲
C.角速度相等 D.线速度相等
高二年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理科)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1分)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2分)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 的椭圆轨 道,地球运行到图中 点时, 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 。(3分)
(4)A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 。(3分)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位置,开普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1分)
27.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3).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2点)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答2点)
各有哪些?
;
;
;
。
28.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巴西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 、
。其中,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 。(4分)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4分)
29.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及及诺克斯维尔的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图17),回答问题:(10分)
![]() |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 补给,该河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2分)
(2)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对该流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的开发方向。(1分)
(4)该流域的 、 、 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3分)
(5)19世纪后期,对该流域进行大规模开发,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 、 。(3分)
30.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与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 |
图18
(1)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下列东亚国家,重点发展哪一阶段的产业(4分)
①日本 ②韩国 ③中国 ④朝鲜
(2)分析图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__________环节,原因是 。(3分)
(3)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如信息产业处于 期、纺织工业处于
期。(2分)
(4)产品生产各个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1分)
高二年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50分)
1-5 C C B D C 6-10 B D B D C 11-15 D D B D B
16-20 C B A D C 21-25 D B D B C
二、综合题(50分)
26.(10分)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1分)
(2)均为逆时针(2分)
(3)正圆 B 慢 (3分)
(4)北 北 长 (3分)
(5)昼夜等长 (1分)
27.(10分)
(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3分)
(2)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3分)
(3)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任答两点得2分)
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良好的工业基础(任答两点得2分)
28.(10分)
(1)北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不适合人类居住,且开发历史较晚。(2)
(2)东南亚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亚马孙热带雨林(4分)
(3)过度的迁移农业 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开辟大型农牧场(4分)
29.(10分)
(1)大气降水 冬春较多,夏秋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大。(2分)
(2)夏秋水量较少,与农作物的生长旺盛季节需水量多而产生矛盾。(1分)
(3)流域的自然背景 (1分)
(4)地形 气候 水文特征 (3分)
(5)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 (3分)
30.(10分)
(1) ①开发期 ②增长期 ③成熟期 ④衰退期(4分)
(2) 一般加工 一般加工环节的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量较大;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3分)
(3)开发和增长 成熟和衰退 (2分)
(4)加工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