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4-5-11 0:34:40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

纬度位置,判断1~2题。

1.关于图中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和丁在西半球,南半球

    B.丙和甲在东半球,北半球

    C.丁和乙在西半球,北半球 

    D.丁和乙在东半球,南半球

2.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  )

    A.1:500万      B.1:1000万     C.1:10000万    D.1:5000万

3.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4.当北京时间为2008年元月1日4点时,全球已是2008年的范围是           (  )

    A.全球的二分之一                B.全球的三分之一 

    C.全球的三分之二                D.无法判断

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α为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回答5~7题。

5.春秋分时,α的大小为                                           (  )

    A.0°           B.23°26′

    C.66°34′      D.90°

6.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为                                         (  )

    A.20时20分     B.18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7.当α逐渐减小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北京可能有沙尘天气出现         

    B.开普敦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硅谷地区天气逐渐变得温和湿润

    D.悉尼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8.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  )

    A.180米       B.420米       C.320米       D.280米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据此回答9~10题。    

9.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B.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C.P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10.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

1,3,5

 
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  )

    A.200<P<300   B.100<P<200    C.100<Q<200   D.200<Q<300

下图是20—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回答11~12题。

11.对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地理事物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环境污染 ②自然资源 ③人口数量

    B.①人口数量 ②环境污染 ③自然资源 

    C.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数量 ③自然资源 

    D.①人口数量 ②自然资源 ③环境污染 

12.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C.由自然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

    D.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13.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         (  )

    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各种活动重要性程度

    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

14.关于设置“卫生防护带”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设立“卫生防护带”

    B.只能利用绿色(含种树种草)作为卫生防护带,别无选择

    C.卫生防护带内严禁设置任何建筑

    D.卫生防护带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15.对文化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文化就是指科学知识    

    B.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

    C.只有精神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D.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属于文化范畴

16.下列有关文化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脑源于美国,目前已开始在我国向家庭普及,这种扩散属于传染扩散

    B.在我国首先是高校开设计算机课,举办各种电脑培训班,这种扩散属于等级扩散

    C.电脑从高校科研人员掌握普及到家庭属于等级扩散

    D.电脑的文字由英语到现在的多种汉字处理属于传染扩散

17.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

    B.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C.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很少,对当地居民和游客没有什么影响

    D.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18.下列旅游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以保护环境

    B.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D.大量兴建仿古建筑,以吸引游人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9~20题。

材料一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北方;发展中国家——南方。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三  南北方比较表 

占国内生产总值(%)

占世界贸易(%)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年份

1960

1980

1992

1960

1987

1980

1995

北方

80

74.6

74

70.3

74.5

14994

19665

南方

20

25.4

26

29.7

25.5

780

968

19.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具备的优势是                            (  )

    ①制造业发达  ②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丰富  ④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由材料三,可以得出                                            (  )

    ①南、北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扩大  

    ②北方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大,因此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大   

    ③南北差距不可能进一步扩大

    ④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均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读右图,回答21~23的问题

2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河流名称为(  )

    A.恒河          B.巴拉那河

    C.珠江          D.密西西比河

22.图中字母B代表的海域为                                         (  )

    A.阿拉伯海      B.孟加拉湾      C.墨西哥湾      D.大西洋

23.图示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  )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        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5.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

    D.②地所在国家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回答 26~27的问题。


26.PQ线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7.Y地所在国                                                   (  )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读下图,回答28~29的问题:

28.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EF为板块挤压形成

    B.图中M所在的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

    C.图中山脉为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N所在地区的最长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29.当N地出现强大高压中心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0.下列选项中,全部是环绕非洲大陆的地理事物是                       (  )

    A.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好望角

    B.达达尼尔海峡——地中海——红海——亚丁湾——好望角

    C.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好望角

    D.几内亚湾——地中海——红海——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

1,3,5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图中ED为昏线,读后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A、B两地日出较早的     

  (3)为使地处32°N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这一天应将太阳能热水

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之间的夹角α调整为     

  (4)图中E点在B点什么方向?       

32.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数码①②表示的河流可能存在的是      ;该地形部位名称是    

  (2)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 (用数字式表示)。

  (3)小河干流的流向为            

  (4)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       线,理由是      

                              

  (5)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  __处最好,原因___________

_                              

33.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每空1分)

  (1)图中A湖泊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的名称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

  (2)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B山脉的名称为          ,该山脉及其以西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3)河流C的名称为       ,它注入到        湾。

  (4)城市①的名称为        ,该地为著名的    工业中心。

  (5)图中字母D附近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34.下面左图为“沿经度20°线上某大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0分)


  (1)该洲赤道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_、       。(2分)

  (2)上面右图四幅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中,该洲缺少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填写数字代号),表示左图中A所属气候类型的是(填写代号)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图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区有世界著名的河流为          ,该河注入         。(2分)

  (4)该图所示大洲最南端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      ,其特点是     

          。(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A

B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A

D

C

D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B

D

D

C

D

C

A

1,3,5

 
二、综合题

31.(1)23°26′N,110°W (2)A    B 

(3)8°34′(4)东南方向(每空2分,共10分)

32.(1)①;山谷 (各1分,共2分)  (2)1:100000   (1分)

(3)大致自北向南流  (1分)

(4)AC(1分);  AC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处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2分) 

(5)丙(1分);  ①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1分);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1分)

33.(1)苏必利尔湖;冰川  (2)落基山;太平洋;美洲  (3)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4)旧金山;电子(5)乳畜带(每空1分,共10分)

34.(1)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各1分,共2分)

(2)④ ①(各2分,共4分)

(3)刚果河;几内亚湾(各1分,共2分)

(4)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各1分,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