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地理冲A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回答1-3题
1.2007 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增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文观测的优势是
A.极昼时间长 B.极认时间长 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回答4-6题。
4.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A.2007年3月1日19时 B.2007年3月12日8时
C.2007年2月28日21时 D.2007年2月28日19时
5.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8~9时 B.14~15时 C.15~16时 D.20~21时
6.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此海外分机构位于
A.底特律 B.利雅得 C.东京 D.悉尼
右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7-8题。
7.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8. 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右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风向为偏南风
10.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 e B. e d
C. d c D. a c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 厘米。图12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扩大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1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 臭氧层破坏;② 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右图,回答13-14题。
13.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14.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回答15-16题
15.下列海区中,太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涨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6.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右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7-19题。
17.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8.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9.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右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20题。
20.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回答21-23题
2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 |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查转化的模式图是
24.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
25.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
A.流速降低 B.水量减少 C.泥水增多 D.水污染加重
二.综合题:
26.右图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生活费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7.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8分)
⑴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⑵ 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给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
28.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
⑴ 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
A.∠XOF B.∠TOF
C.∠FON D.∠TON
⑵ 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⑶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
⑷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
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多项选择)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⑸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
是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D 7. D 8. A 9. C 10. D 11. A 12. B 13.A 14.C
15.A 16.D 17.A 18.C 19.D 20. C 21.C 22.D 23.C 24.C 25.D
26.
(1)、(2)判分标准:箭头方向标对得2分;只要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和T2即得2分;即得2分;符合在T1北、T2在南得2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2分。
(3)降温(1分)减湿(1分)。
27.⑴详见下图 ⑵ 横
28.⑴C⑵北温带⑶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
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⑷ABD⑸北纬35度 热带、寒带(或北寒带、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