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4-5-11 0:34:40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有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2分,共60分。请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

1.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②地势平坦,河湖密布    ③肥沃的水稻土  ④人口稠密,劳力充足    ⑤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因有

A水稻单产低           B人口稠密     

C耕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推广  D农业生产工具落后,黏重的土壤开垦困难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利用遥感进行判读、分析的是

①判断水体的污染  ②判断人口的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计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一个地点的位置         B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虚有实

C区域内部的特征性质绝对一致      D东北平原属于三江平原的一部分

5.下列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黑土

B江南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黄土

C内蒙古东部——干旱区——温带草原

D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生长期长

6.松嫩平原位于长白山以西,降水较少,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地势较高       C距海较远     D山地阻挡

7.我国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交通条件的差异

C市场因素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8.新加坡地理环境的最突出优势是

A扼守马六甲海峡           B地势低平

C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D靠近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

9.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的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A北方地多人少    B北方气温比南方低,需要阳光面积大

C北方墙体比南方宽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为了保证低层房屋有较好的阳光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出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0-11题。

10.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城市规划方向

C了解城市结构的变化         D估计工业产值

11.对1980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的遥感地图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变化

C了解城市结构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12.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

B我国东北地区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

C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D荒漠化主要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造成

13.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的途径不合适的是

A开发太阳能资源          B推广省柴炤

C兴建沼气池             D修建核电站

14.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A地形起伏大            B降水自西向东减少

C河流短小但水资源丰富       D气候干旱

15.在干旱地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荒漠变绿洲十分容易        B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

C水资源的枯竭是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 D过度开垦是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

16.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7.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③开辟大型农场,建立商品粮基地    ④修建水库大坝,拦蓄洪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

A能够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能够调节全球平衡

C能够促进全球水循环          D能够提供大量木材

19.地球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的原因是

A中纬度地势平坦,不适合森林的生长   B中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

C中纬度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农耕     D中纬度位置居中,交通方便

20.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21.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主要有

A能够促进森林的再生           B使土壤肥力下降

C休耕期越短雨林恢复的越好        D迁移农业是破坏雨林的最主要方式

2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生物能、石油           B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C煤炭、潮汐能、太阳能          D风能、水能、天然气

23.田纳西河流域属于美国农业带

A棉花带      B玉米带        C小麦带       D乳畜带

24.田纳西河水源补给主要是

A高山积雪融水补给             B大气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25.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提高航运能力       B流域是全国第二大电力供应基地

C流域内水运的通航效益和陆路差不多    D流域内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

26.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原因是

A储量大,开采成本低            B煤炭对环境污染轻

C燃烧效率高                D运输过程中没有损耗

27.珠江三角洲要购进山西优质动力煤,最理想的运输线路是

A石太线、京广线              B大秦线、海运

C焦作——兖州——日照、海运        D太焦线、交柳线、京广线

28.下列不是山西省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的是

A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B调整产业结构

C“三废”的治理              D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29.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中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强“节能减排”宣传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西省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目前山西省产业结构中采掘工业占主体地位

D山西省充足的水资源为燃煤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填写在下表的相应位置,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31.长江中下游平原 作为全国的“粮仓”的地位近年来有所增强      (  )

32.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  )

33.区域地理环境总是按照人类的意志在不断的变化着           (  )

34.任何防治荒漠化的措施都要因地制宜                 (  )

35.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度室”                   (  )

36.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森林集中在热带雨林和温带森林           (  )

37.热带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  )

38.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使渔业产量减少            (  )

39.我国的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  )

40.田纳西河流域的林业为木材加工和造纸提供了原料           (  )

三、综合题:共30分。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⑵图中所示地区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    。草原产草量空间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⑶该地区植被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     __________ 规律,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    ,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 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  )(1分)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资源

(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         平原、B        平原和嫩江源头。(2分)

(3)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1分)  

   A.羚羊、孔雀   B.丹顶鹤、天鹅   C.蓝马鸡、金丝猴   D.东北虎

(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1分)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5)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43.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图”,回答问题(共19分)。

文本框: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文本框: 工业体系的建立


(1)TVA将河流的__________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_________对流域进行综合和开发,同时对流域的__________进行恢复和治理。

(2)简述田纳西河发电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纳西河流域为何重点发展内河航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田纳西河的开发,思考我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必修)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文本框: 学校 姓名 班级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三、综合题:共30分。

41、(12分)

                                

                                       

                           

(4)                                           

                                         

42、(7分)

(1)       

(2)                 

(3)      (4)       (5)    

43、(11分)

(1)                       (3分)

(2)                        (2分)

(3)                                    

                                   (3分)

(4)                (3分)

高二地理(必修)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A

D

A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D

A

B

A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B

D

A

B

D

B

A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

×

×

×

×

三、综合题:共30分。

41.⑴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    地处温带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2分)

⑵草地(1分)  从东向西逐渐减少(1分)  因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1分)

⑶经度地带性(或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1分)       水分差异为主(1分)

(4)土地的荒漠化(1分)      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早期预警系统等(3分)

42、(1)C (1分)   (2)三江(1分)     松嫩(1分)

  (3)B (1分)   (4)C(1分)    (5)D(2分)

43.(1)梯级开发(1分) 资源条件(1分) 生态环境(1分)

(2)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降水量大,水量丰富   (2分)

(3)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3分)

(4)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