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春季学期3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钟 魁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图1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 B.古巴 C.新西兰 D.埃及
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3.由图1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 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读下图,回答4~6题。
4.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
A.组团式 B.集中式 C.条带式 D.放射状
5.根据右图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6.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
A.钢铁厂 B.自来水厂 C.印染厂 D.造纸厂
下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7~9题。
7.这张图的标题可能是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
8.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此类景观多分布于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崎岖山区 D.复杂的丘陵地区
9.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11.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12.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读下图,回答13~16题。
13.甲城位于乙城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4.如果甲城游客在北京时间7时欣赏海上日出,则此刻乙城
A.海上日落 B.昼短夜长
C.明月当空 D.日已偏西
15.甲城和乙城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6.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
B.小麦—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各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A.P1、P3 B.P2、P3 C.P2、P4 D.P1、P4
18.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候冷湿 B.水源不足 C.光照不足 D.市场狭小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20.图示群岛位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下图是世界上两大海湾附近的区域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甲海湾沿岸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油橄榄 B.大豆 C.可可D.蕉麻
22.夏季乙海湾沿岸经常遭遇的气象灾害是
A.龙卷风 B.飓风 C.干热风 D.风沙
23.有关甲乙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大
B.甲海湾水温比乙海湾低
C.①城的年降水量比②城少
D.a河的航运价值比b河大
下图中①②③④是世界四条大河入海口附近。据此回答24~25题。
24.有关四条大河的所在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在图中四地中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B.除②地外,其他三地气候形成的成因相同
C.③河河口附近盐度处一年中最低时,也是①②④三地河口一年中盐度最低时
D,④河口附近地区雨季时,①②两地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25.有关①②③④四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由于人多地少,两地的农业均以单产高的水稻生产为主
B.①③④三地所在国中,与②地所在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数有2个
C.“地广人稀”是③④两地农业生产中相同的有利区位条件
D.与④地一样,①②③三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都是水旱灾害频繁
高二地理试题(答题卷)
登分栏
题号 | 选择题 (共50分) | 第26题 (共21分) | 第27题 (共16分) | 第28题 (共13分) | 总分 |
得分 |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选项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得分 |
选项 |
|
|
|
|
|
|
|
|
|
|
|
|
|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中的甲、乙两国都是太平洋中的岛国,甲国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乙国面约27万平方千米,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图中甲、乙两国,比例尺较大的是 。(1分)
(2)请比较图中甲、乙两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6分)
国家 |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 | 形成的主要原因 |
甲 | 东南部降水丰富 |
|
乙 | 南岛: |
|
(3)请比较图中甲、乙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8分)
国家 | 农业生产特点 | 发展该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 |
甲 | 种植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是 等。 |
|
乙 | 畜牧业发达,主要畜种是 等。 |
|
(4)甲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请分析该国传统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5)请从内力作用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国多地质灾害的原因。(2分)
27.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3分)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在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当我国处于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4分)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3分)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1分)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1分)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
28.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曲线K表示1月份某局部地区20ºC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判断该等温线西半段走向,并说明理由。K曲线西半段走向是 (K1 还是K2)曲线,理由是
(2)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请说明P城市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据气象专家预测,2006年乙海域比正常年份水温将升高2—3摄氏度,这对我国南方气候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高二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人:钟 魁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D (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埃及属于此类型)
2.C(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死亡率也迅速下降,死亡率下降说明乙国受自然灾害影响和政局动荡影响很小。从图上可以看出,乙国实行计划生育且力度较大)
3.A(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由此可知城市化水平也高)
4.A 5.D 6.B
7.C(图示区域为埃及的尼罗河,其人口和城镇多沿河流分布)8.A 9.C 10.B 11.A 12.B
13.B [解析]根据经纬网和大陆轮廊特征判断,甲城(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乙城(旧金山)位于美国西部,所以甲城位于乙城的西南方向。
14.D [解析]甲城位于116°E附近,与北京所在经度相当,游客在北京时间7时欣赏海上日出,则当地昼长约为10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北京时间为7时,美国西部时间(西8区区时)为15时,此时,乙城日已偏西。
15.C [解析]甲、乙两城都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都为地中海气候。
16.A [解析]澳大利亚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美国西南沿海地区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17.D 18.A 19.B 20.A 21.C 22.B 23.A 24.D 25.C
二、非选择题:
26.(1)乙(2分)
(2)
国家 | 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 形成的主要原因 |
甲 | 甲国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东南部位于迎风坡;日本暖流的影响。(6分) | |
乙 | 降水量由西岸向东岸递减。(2分) | 南岛地处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西岸位于迎风坡。(4分) |
(3)
国家 | 农业生产特点 | 发展该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 |
甲 | 水稻(1分) |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答对其中3点,得6分) |
乙 | 羊(1分) | 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生长多汁牧草。(2分) |
(4)甲国的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从国外进口(1分),而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1分)。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运出(2分)
(5)甲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1分),乙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1分),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27.(1)西(1分) 太平(1分) 印度(1分)
(2)乙(1分) 8(1分) 15(下午3)(1分) 东南(1分)
(3)内(1分) 山地(丘陵)(1分) 中间高,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1分)
(4)乙(1分) 地形(1分)
(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城镇,如图。(1分)
理由:①位于环岛公路与横穿岛屿公路交点(交通枢纽);(1分)
②附近有机场;(1分)③地处海滨。(1分)
28.(1)K1(2分) 20ºC等温线西半段由于受山地和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2分)
(2)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丰富,草原广阔,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5分)
(3)P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2分)
(4)夏季降水偏多,易产生洪涝灾害。冬季气温偏高,可能产生暖冬现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