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下册学业水平测试2

2014-5-11 0:34:41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下册学业水平测试

       地理综合练习二     (08.2.29)

第1卷  (共70分)

注意事项: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45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中)

1.2006年4月11日,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飞抵金星附近,进行探索研究。金星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狮子星座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2-3题。

2.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3.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4.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A.地质钻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层和化石   D.理论建模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B.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描述的阴影区域如果在大陆西岸的话,它所处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7.图示时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此时为南半球为冬天

B.此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C.此处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D.盐城正处于雨季

8.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径流量

下图中甲地位于低压中心,读图回答2122题。

9.图中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11.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  B.城市到农村   C.农村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

12.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

  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13-15题。

13.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此图地域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形       B.扇形

  C.多核心式       D.条带状

14.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15.若在该城建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A.a    B. b     C. c      D. d

读右面“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高、低、高”阶段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17.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甲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差   

B.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C.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D.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18.当北京时间为9月30日12时,则纽约(740W)的区时

A.9月29日23时       B.9月29日23时 04分

C.10月1日1时        D.10月1日1时04分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9~21题。

19.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20.城市各种功能区中,最基本的职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21.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

式超市,最好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外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回答22~23题。

22.该城市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地区      B.东北平原

C.河西走廊        D.珠江三角洲

23.在距该城10千米处经济效益最大的农作物是

  A.甘蔗       B.蔬菜     C.花卉      D.水稻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24~26题。           

24.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原始迁移农业           

25.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26.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A.市场距离  B.交通  C.教育水平  D.环境状况

27.下列各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砂岩    D.大理岩


下面两图中,上图为从新加坡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28~30题

28.上图中①→②→③→④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无地域分异规律

29.在下图中,造成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30.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山体有足够高,则垂直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  )

32.气旋和低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气旋是指气压状况而言的,低气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                             (  )

33.由于背斜部分的岩层向上拱起,所以在地貌上必然成为山地。       (  )

34.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需求量。 (  )

35.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  )

36.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  )

37.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复杂                 (  )

38.环境污染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  )

39.30ºN—40ºN之间的亚欧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

40.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热量  (   )

盐城市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地理综合练习二答卷纸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Ⅱ卷  (3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41.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 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      ,受热的是      

(2) 如果此图表示的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     ,形成东亚季风环流的原因是         

(3)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4)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      ,受人类影响较多的是      (填数字)。

(5) 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    ,④表示   

(6) 若此图表示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则①②③④中,表示寒流的有       ,若此图所示为北太平洋环流,则ABCD中,能形成渔场的是     


42.读下列某城市用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及分布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

A.老龄人口比例可能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         D.人口密度减小

(3)图中城市在该过程中地理环境会发生很多变化,主要表现为(至少举两例)

                        等。

(4)下列关于图中郊区地带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蔬菜产量增加      B.政策对农业的影响增大 

C.粮食产量上升      D.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5) 该图所示城市最可能位于       (发达、发展中)国家,

43.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1) 图中A、B、C、D所代表的地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填序号):

① 混合农业 ② 大牧场放牧业 ③ 商品谷物农业 ④ 水稻种植业

  A      ,B      ,C       ,D      

(2) 与A处(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

(3) B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该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主要有:气候:        ,劳动力         

BBABB  CBCAC AABAA BCABD BDACB ACACA

ABBAAABABB

41.⑴ B C  ⑵ 西北 海陆热性质差异  ⑶ 盛行西风 温和多雨 

⑷ 水汽输送 ②  ⑸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每格1分)  (6)  ②③  B

32.(10分)(1)城市化(1分)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2分)  (2)AD(2分。只选对1项得1分,选错项不得分) (3)环境污染加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形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等(2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可酌情给分) (4)A(1分) (5)发展中(1分)  从1968年——2000年期间城市化速度快(1分)

 

41.右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间题:(5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

(3)从昼夜半球看弧NMS叫__________线。

(4)已知A点地方时为12点,则M点地方时_________点。

(5) 物体从A点向正北方向作水平运动,实际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

42.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D、E、F中属于高压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 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__形式。

(5) 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