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上半期地理考试试题

2014-5-11 0:34:41下载本试卷

高二上半期地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25×2=50分)

1.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与欧洲          B.非洲与欧洲

  C.欧洲与拉丁美洲        D.亚洲与大洋洲

2.图1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图1

  A.①     B.②      C.③     D.④

甲、乙、丙是中国的三个不同地区,读图2回答3~5题。

3.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4.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文本框: 图2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5.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些元素,或者某些元素过多,都可以产生地方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中硒缺乏——克山病  

B.环境中汞缺乏——克山病

C.环境中碘异常——甲状腺肿大

D.环境中放射线高——胎儿畸形

6.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1)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2)乱扔乱堆垃圾,水体与土壤受到污染

 (3)寒潮侵袭,冻坏农作物  (4)地震频发,诱发滑坡、泥石流

(5)过度捕捞,鱼虾枯竭  (6)台风侵袭造成洪涝灾害

A.(1)(2)(3) B.(2)(3)(4)  C.(1)(2)(5)  D.(3)(4)(6)

7.读图3(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文本框: 图38.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许多跨国公司把中国纳入全球生产和采购链,并将本土或其他地方的生产部门转移到中国来;同时这些企业还将企业文化传到我国。这种文化传播属于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图4为城市布局与等高线图读后回答9-10题

9.P处设一钢铁厂,此处不可能位于

A.印度半岛    

B.西欧平原

C.我国东南沿海  

D.地中海沿岸

文本框: 图410.Q处是一家印染厂,河流的方向可能为

A.西南—东北    B.东北—西南

C.东南—西北    D.西北—东南

生活在横断山区的傈傈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低低的木柱支撑房屋。据此回答11~12题。

11.“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 傈傈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是

A.渔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和渔业

13.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A.乘船游览  B.适当距离仰观 C.登高远望  D.置身其中仰观

据统计2002年1月-9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771家,比上年增长33.4%;合同外资额683.8亿美元,增长38.4%;实际利用外资额395.6亿美元,增长22.6%,实现了主要规模指标增长均在二成以上、实际投资额再创历史同期新高的纪录。据此完成14~15题

14.目前,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导致发达国家制造业对外转移,以求降低成本,中国加工制造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投资行业,这是因为中国有

  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潜力巨大的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近两年来,在新的一轮外商投资高潮中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全球500强已经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其最终目的是

  A.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B.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C.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D.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读某山峰图(图5)。判断16-17题

16.在等高距为500米的地形图上,有4条等高线反映此山峰,则引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854米  B、1945米 

C、1499米  D、2659米

文本框: 图517.若此山峰山麓海拔为0米,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下列四种情况下,山顶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

A.山麓冬季气温为10℃,山顶海拔为1600米  

B.山麓冬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为1000米

C.山麓夏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2500米

D.山麓夏季气温为12℃,山顶海拔为2200米m

读经纬网图(图6),回答18-19题:

18.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是

A.甲与乙相等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不能确定

19.甲地位于乙地的

文本框: 图6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0.假定世界各地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0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21.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本初子午线的长度是

  A、10厘米   B、100厘米   C、50厘米   D、20厘米

读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图7),回答22~23题。

文本框: 图7

22.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甲图反映的地理事物比乙图详细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D.E’F’处可能有小河发育

23.若将甲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则

A.新图的比例尺为1:  

B.新图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2倍 

C.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

 D.新图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3倍

读图8,完成24-25题

24.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o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5.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文本框: 图8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二、综合题(50分)

1.试比较美国与日本在基本实体上的差异(4分)。

2.(4分)读重庆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图,完成下列要求。

(1)重庆市的地域形态是___________式,布局形式是

___        ___式。(2分)

(2)①和②均为化工厂,请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它们布局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2分)

3.(12分)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为农业区,分别布局小麦区、花圃和奶牛场,布局均合理。奶牛场应布局在      (填字母)。(2分)

(2)图中D、E、F为工业企业,将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钢铁厂    ,自来水厂       ,服装厂    。(6分)

(3)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H、G两地中较合理的是    (填字母)。(2分)

(4)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2分)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支付出租金的高度 D.由政府的决策

 

4.(12分)读下图填空。每小题2分

(1)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2)图中A→F各点中,位于热带的有___________,

(3)图中A→D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

(4)一艘轮船,从2004年6月30日12时(区时)起从①点出发,经过35分钟到达②点,到达②点的区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H为2004年10月1日8时,M点的区时是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时,

(6)如果一架飞机从B飞往E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有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飞,以1100KM/小时的速度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四川省内江市(29.5°N)降落,请回答:(6分)

(1)飞机飞行了约____小时(取整数);

(2)内江市的地球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飞机起飞时费城区时为10月1日8时,那么降落内江时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 

6.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

A.100m≤H<300m        B.100m≤H<200m

C.200m≤H<300m        D.100m<H≤300m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    山顶。

(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支流。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   ,原因是            

上半期

地理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B 6.C 7.A  8.D 9.C 10.B 11.B 12.C 13.A 14.C 15.B 16.B 17.D 18.C 19.A 20.D 21.A 22.A 23.C 24.B 25.D

1.(1)国土面积:美国比日本大; (2)地理位置:美国位于北美洲,三面环海,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南为墨西哥湾;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一个岛国,东为太平洋,西为日本海;(3)自然资源:美国资源丰富,日本除森林和水力资源外,资源贫乏;(4)人口数量和质量,美国和日本都是人口上亿的国家,美国人口要多一些。

 

2.(1)组团  分散疏松型

(2)合理性:①、②两个化工厂均位于主干道与河流附近,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并接近消费市场,且②工厂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 不合理性:两个工厂废气、废水污染较大,紧临城区,且①工厂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会污染城区的大气和水质

3.(1)B (2)F,D,E

 (3)H  (4)C 

4. (1)170°E,40°N

(2)D、F 

(3)A、B 

(4)2004年6月29日12时35分

(5)10 1  12 

(6)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

5.(1)11 ;(2)29.5°N,105°E;(3)10月2日8时

6.(1)鞍部  (2)南北走向  (3)A  (4)B  (5)乙  (6)①;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