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地球运动测试题2

2014-5-11 0:34:41下载本试卷

地球部分(2)

.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A为昏线,PB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

C.此时的太阳高度①>②        


D.全球昼夜平分

2.此时O点(O点为圆心)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某海轮从M港航行到N港,读下图回答3-4题:

 


3.有关M、N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地的大气环流相同             B.两地沿岸都有寒流经过

    C.M地在N地的西北方向           D.两地中N地先看到新千年的曙光

4.若海轮要在当地时间2003年3月20日8时到达N地,途中需航行20天,则海轮最迟从M地出发的时间是                    (  )

    A.2月26日23时                  B.2月27日17时

    C.2月29日23时                 D.2月28日17时

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4~5题。

5.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文本框: 图6—76.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7~9题。

7.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8.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9.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0~11题。

10.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  )

A.12日14时                   B.13日2时

C.12日2时                   D.13日14时

11.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1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      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      个时区。

(4)此时以            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13、图5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2)题。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9时40分               B.20时20分

文本框: 图5C.8时20分               D.21时40分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14~16题。

14.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15.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16.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地球2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6.A 7.B 8.D  9.B 10.B 11.C

12.(1)3 (2)12 22 (3)21 (4)135°E 180°13、(1)A (2)C 14B  15.C 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