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地理10月考试试题
地 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其选出来填到答题卡相应的表格中,
图1是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回答第1~2题。
1.此时甲地时间是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2.此时,下列现象最符合实际的是
A.安大略湖畔烈日当空 B.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
图2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6题。
3、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4、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 |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5、关于图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6、深秋季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中央气象台16日发布超强台风警报,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将于17日夜间到18日上午在台湾花莲到恒春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圣帕”将穿过台湾中部地区,逐渐向福建沿海靠近。 据悉,“圣帕”的中心16日17时位于我国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方大约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风速为每秒65米。回答第7—8题。
7.台(飓)风一般形成于5°~20°NS热带洋面上,而在赤道附近的洋面上不能形成台(飓)风,其主要原因是赤道附近
A.洋面水温较低 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力太小 D.空气湿度太大
8.“圣帕”经过台湾岛前后,台湾岛的风向变化最不可能是
A.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 D.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2005年11月,我国某石油公司与沙特(东三区)签订30万吨原油订购合同,合同要求原油在当地时间2005年内从波斯湾沙特港口运出,如果运输船队从上海港口出发往返时间共为26天12小时,分析后完成第9-10题。
9.如果船队往返时间相同,且不计装油时间,那么船队从上海港出发的时间最迟为
A.12月5日17时 B.12月5日11时
C.12月18日17时 D.12月18日23时
10.对船队往返途中的叙述恰当的是
A.前往沙特时,墨累-达令盆地收割小麦
B.返回途中在印度洋顺洋流航行
C.经过了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D.返回时在南海遇到台风
读图3,“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第11-13题。
1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mn为空中索道 B.a地可能形成瀑布
C.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D.b点能看到m点
12.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
1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风沙危害严重 B.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气候湿润、流水侵蚀显著 D.植物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读表1,回答第14-16题。
|
地区 | 水资源% | 人口总数% | 耕地资源% |
东北 | 5.56 | 8.76 | 16.97 |
① | 46.44 | 19.55 | 14.44 |
② | 33.72 | 38.04 | 25.40 |
③ | 6.14 | 26.01 | 31.19 |
④ | 8.14 | 7.03 | 11.99 |
14.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5.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读表2和图4,回答第17-18题。
表2
汽油价值 | 耗油 | 汽车 折旧率 | 时间价值 | 车 速 | 路 程 | ||
AB | BC | AC | |||||
5元/升 | 10千米/升 | 1元/千米 | 20元/小时 | 100千米/小时 | 90千米 | 110千米 | 100千米 |
17.右图所示区域八月十八潮汐天下闻名,其主要成因除了与天体引力作用有关外,还有
①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 ②海上洋流流经
③海湾形状呈口大内小 ④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假如从A城驾驶汽车到C城,只有两种选择,过甲处的跨海大桥或经B城绕行。如果上表成立,下列关于过桥通行费和路线选择组合,你愿意采纳的是
①190元——经B城绕行 ②150元——经过跨海大桥
③180元——过跨海大桥 ④140元——经B城绕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9-20题。
![]() |
19.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 B. b处较c处水资源更丰富
C.c处的农业优势之一是人少地多 D. 1月份d处较a处气温高
读下列甲乙两幅图,回答第21—23题。
21.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22.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A.1800 B.700 C.200 D.500
23.有关特大暴雨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
24.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25.“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第Ⅱ卷 综合题 (满分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区。1998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够蓄水314亿米3,1983年能够蓄水187.4亿米3,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米3。
材料二
(1)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4分)
27.2005年10月12日青藏铁路铺轨完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 |
(1)图中L2河谷地处 (国家),该地盛产 (农林产品)。(4分)
(2)L1河大峡谷平均深度3800米,深度远远超过美国科罗拉多峡谷(深1800米)和秘鲁科尔峡谷(深3200米),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其峡谷的成因。(4分)
(3)高原列车开通后,将促进青藏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给准备到西藏旅游的游客几点温馨提示。(不少于2条)(4分)
28.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盆地的洪积扇中,洪积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区,洪积扇上部是大片的砾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产生严重的盐碱化现象。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上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直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成斜角,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纵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地下水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2分)
(2)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① ② ③处中的 处。(2分)
(3)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简要分析坎儿井的这种结构与当地气候、地形的关系。(4分)
(4)简要说明坎儿井能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原因。(2分)
29.积极拓展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渠道,是我国解决石油安全的重要决策。读下列甲、乙两幅区域图,及下面材料一、二,分析回答问题。(8分)
(1)图中A河、B 河均是世界著名河流,试分析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原因。(4分)
(2)除积极拓展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渠道外,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4分)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棉基地。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2) 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2分)
(3)图示平原地区地面沉降严重,简述地面沉降形成的人文原因及其影响。(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C | D | B | C | B | C | D | D | A | B | D | C | B | B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B | D | A | D | C | C | D | B | B | B |
26.(1)湖泊萎缩或面积缩小。(2分)
自然原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淤湖泥沙增多,湖底抬高;(2分)
人为原因: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2分)
(2)①在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体系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②修水库栏沙;③退田还湖。(任答1条得2分)
27.(1)印度 茶叶
(2)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层破碎。河流侵蚀(下切)作用(4分)
(3)空气稀薄低压缺氧,注意防休克,高山反应,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上高原;太阳辐射强,注意防紫外线辐射;昼夜温差大,强风雪天气多,注意防寒;生态脆弱,加强保护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任答2条得4分)
28.(1)(天山)冰雪融水(或冰雪融水和少量大气降水)(2分)
(2)① (2分)
(3)当地降水少,蒸发强,采用暗渠输水可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山麓(冲积扇)倾斜的地势,可自流引水。(4分)
(4)可降低洪积扇下部地下水位,土壤中盐分不易上升到地表。(2分)
29.(1)A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河全年比较平稳。A河水量主要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B河靠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均匀,水量稳定。(4分)
(2)解决途径:①加快本国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②研发新能源和替代品;③发展节能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答,答2条得4分。)
30.(1)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黄河提供灌溉水源。(任答2条得4分。)
(2)交通;政策;技术;(任答1条得2分。)
(3)成因:该地区水源短缺,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漏斗)
影响:①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恶化,引起盐碱化;②危及建筑物的安全;③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任答2条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