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周练卷(八)
一、 单项选择题(44分)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北京时间是 (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3、此时 ( )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理自转速度最快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4-5题.
4、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5、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
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读“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单位:㎜)分布图”,回答6 ~7题。
6、②和③两地海拔相比( )
A.一样高 B.③比②高
C.②比③高 D.无法确定
7、限制④处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政策
分析某地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8~9题。
8、该地区发展陆上交通运输的主要障碍是( )
A.人烟稀少,经济落后
B.低山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
C.沼泽广布
D.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
9、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形平坦 B.雨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读右图回答10—
|
10、该图中的等值线可能是( )
A.年等降水量线 B.该地等高线
C.某月等压线 D.年等太阳辐射量线
11、此时,图中A地( )
A.盛行西北风
B.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正处多雨季节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 题 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二、综合题(56分)
1、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 |
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 _,丙为_________。(9分)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作简要分析。(12分)
甲地:
丙地:
(3)乙、丁气候类型相同,但面积大小不等,试从地形、海陆状况作简要分析。(9分)
地形:
海陆状况:
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26分)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16、表2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2: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 <13° | 13°-17° | 17°-21° | >21° |
地形坡度 | -0.17 | -0.73 | -0.66 | -0.24 |
土地开垦率 | 0.54 | 0.76 | 0.78 | 0.44 |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图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6分)
(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
和 ;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项字母)。(6分)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12分)
地理周练(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B | C | A | A | B | C | B | B | C | D |
二、综合题(56分)
1、(共30分)
(1)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甲地 常年盛行东南信风,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终年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全年多雨
丙地:常年盛行西风,处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影响,全年少雨
(3)地形:乙地处于大分水岭东坡,平地狭小,季风影响范围小;丁地处于拉普拉塔河平原,低平广阔,季风影响范围大。
海陆状况: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小,海陆差异小;南美大陆面积较大,海陆差异大
2、(共26分)
(1)800-1300,>1600。
(2)13°-17°和17°-21°;A、B、C、E。
(3)C
(4)优势:①盆地(坝子)内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业发展;②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③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④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生物资源(或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⑤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独特,有利于发展旅游业;⑥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冶炼和深加工工业;⑦地处边陲,毗邻东南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劣势:①地形崎岖(或起伏大);②平原面积小;③交通不便;④经济发展水平低;⑤地质灾害频繁;⑥石漠化较严重。
对策:①大力发展交通;②加强与周边地区(或与国内外)经济联系与合作;③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丰富水力、矿产资源),发展水电、采矿和深加工工业;④大力开展农业多种经营;⑤大力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