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图1是世界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X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最复杂
B.植被种类最多
C.淡水储量最丰富
D.动物种类最丰富
2、有关Y大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陆东西沿海降水丰富 B.大陆上的动植物具有古老性
C.大陆上干旱面积广大 D.大陆上只有一个国家
读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图2),回答3--5题。
3、a所表示的区域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条件很好
5、c区域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型人口多 C.劳动力素质低 D.劳动力过剩
读我国西北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图3)回答6--8题。
6、图中山脉最有可能是
A.天山 B.祁连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7、与成都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8、该区域聚落空间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A.沿太阳辐射强地段分布 B.沿自然资源丰富区分布
C.沿河流、绿洲与山麓分布 D.沿山脉走向呈带状分布
下表是我国四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对比表,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9—11题。
河流 | 径流总量 | 多年平均含沙量 |
甲 | 226亿立方米 | 61千克/立方米 |
乙 | 624亿立方米 | 0.14千克/立方米 |
丙 | 72亿立方米 | 7.2千克/立方米 |
丁 | 2709亿立方米 | 0.16千克/立方米 |
9、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闽江、黑龙江、塔里木河、海河
B.海河、黑龙江、闽江、塔里木河
C.海河、闽江、塔里木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塔里木河
10、甲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降水丰富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
11、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化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图4)。回答12—15题:
1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13、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14、影响该地区粮食作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农业科技
15、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图5是四地“气温分布与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图”(P:土壤水分收入;E:土壤水分支出),回答16-17题:
16、四地中,终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最能代表①图所示气候特征的农业大国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回答18—20题。
1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海洋面积略大于陆地 B.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
C.赤道贯穿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D.东、西半球陆地面积大致相等
19、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其中
A.跨纬度最广的是大洋洲 B.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C.跨南、北半球的是北美洲 D.跨东、西半球的是南美洲
20、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亚洲、欧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非洲、亚洲、北美洲 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 |
图6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第21—22题:
21、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A.维多利亚湖 B.贝加尔湖 C.落基山脉 D.潘帕斯草原
22、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图7),回答23—25题。
23、如果该地是我国其中一个商品粮基地,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A.长江三角洲平原 B.鄱阳湖平原 C.三江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4、农业地域类型I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春麦 C.油菜 D.棉花
25、农业地域类型Ⅱ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气候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图8),据此回答26—28题。
26、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是
A.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C.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7、关于a、b两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a为天山 B.b为大巴山
C.a秦岭 D.b属于火山
28、关于c、d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河流汛期长 B.d河流汛期长 C.c河流含沙量小 D.d河流含沙量小
读下列世界著名河流图(图9)完成29—30题。
![]() |
29、四条河流中,流量随季节有明显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四条河流中,航运繁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正确,在答题卡中将A涂黑,错误则将B涂黑)
左图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10)。据图判断31—32题。
31、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15℃等温圈内的数值可能为-18℃。(B)
32、南极洲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A)
33、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A)
34、从日本经韩国、朝鲜、中国到蒙古,气候体现了从海洋性到大陆性的趋势。A
35、美国是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并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国家。A
36、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B
37、南亚和东南亚在人种、宗教、语言、信仰方面都很相似。B
38、黄河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下游河床太高。B
39、历史上,扬州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城市。近代以来,上海取代扬州成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扬州经济发展速度不如上海快B
40、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B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答卷
成绩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41、图11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得的该河流两条全年流量曲线,读图回答:(9分)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 补给,B是________ 补给,C是 补给, 根据是:
A 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 _ ;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大坝后测到的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 地区。
![]() |
42、读“俄罗斯地形略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图中A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城市是全国最大城市_______ ____ ;
(2)B海港是世界著名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简述其终年不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为何自南向北流?
(4)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简析其原因。
(5)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简要说明原因。
(6)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43、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是 雨和 雨。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
”天气,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锋造成的。
(3)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A和B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水罕见?
![]() |
44、图7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14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西经30°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形成的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A | D | A | B | B | B | C | C | A | B | D | D | A | C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C | B | B | C | C | A | B | A | A | AD | BC | AC | BC | BD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B | A | A | A | A | B | B | B | B | B |
二、综合题
41、(9分)
(1)雨水补给 积雪融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3分) A补给量最多是在夏秋季节,而我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B补给量最多的是在春季,冬季积雪正值春季融化补给河流; C补给最稳定,且在河流汛期时补给量较小,河流枯水期时补给量较大。(3分) (2)② ②的流量变化较小,是水库的调节作用所致 (2分) (3)东北(1分)
42、(15分)
(1)乌拉尔山 莫斯科 (2分) (2)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分) (3)西伯利亚地区地势是南高北低,所以三条河自南向北流。(2分) (4)一是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另一方面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无法进行耕作。(4分) (6)因为河流入海口纬度高,气温低,上游化冻时,入海口仍旧结冰,河水流动不畅。(凌汛)(2分) (7)气温低,蒸发弱;(1分)地下永久性冻土,水分不易下渗,(1分)没有水库蓄水。(1分)
43、(14分)
(1)锋面;台风(2分) (2)梅雨 江淮准静止(2分) (3)C地区; 纬度高,蒸发弱,东北山地积雪融水(2分) (4)我国位于面积广大的亚欧大陆东部,又面对世界最大的太平洋,由海陆差异所形成的季风特别显著。(2分)我国东南部因来自海洋的夏季风降水丰富,故未出现沙漠气候。(2分)北非撒哈拉沙漠常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单一热带大陆气团控制,故干燥少雨;(2分)东北信风从非洲大陆吹向大西洋,性质干燥。地中海、红海海面狭小,海洋水汽影响少。(2分)
44、(12分)
(1)大致从赤道向两极不断增大;(2分) 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2分)
(2)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并且有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大陆性气候显著。(3分,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评分)
(3)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利于水稻种植。(5分,从热量、水分和水热组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