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检测题

2014-5-11 0:34:53下载本试卷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检测题(一)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文本框:   读图1,回答1—3题:

1.若图1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日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

  A.12月8:00   B.12日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

2.若图1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

  A.7:00     B.8:00     C.9:00     D.10:00

3.若图1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洋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图2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4—5题:

4.P地位于T地的                            (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  )

  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6—8题。

山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两分日

6:40

18:40

50°

夏至日

5:10

20:10

73°26′

冬至日

X

Y

26°34′

6.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  )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

7.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

8.该区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洪涝      B.荒漠化     C.酸雨      D.地震

 
  下图为我国沿东经115°附近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1月、7月气温曲线以及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表示年降水量的曲线是                       (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1,3,5

 
10.关于图中几条曲线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曲线的高低起伏对③曲线的起仪有很大影响

  B.②曲线的高低起伏对③曲线的起伏有决定性影响

  C.①曲线的高低起伏对④曲线的起伏没有影响

  D.③和④曲线的高低具有正相关特点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下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图,读图分析回答11—12题。

11.从图中信息分析,预测该地区远期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早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1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这张图的标题可能是         (  )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

14.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此类景观多分布于 (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崎岖山区    D.复杂的丘陵地区

15.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读右图解答16—17题。

16.右图若为水循环中的海陆循环示意图,则图中与地表

  径流相应的环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右图若为南太平洋洋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为暖流           B.丙可能为寒流

  C.丙处可能是世界大渔场       D.甲处可能是世界大渔场

18.下列有关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洲自然带分布多呈南北分异,是因距海远近不同造成

  B.亚洲中纬度景观东西分异明显,主要由于热量差异引起

  C.喜马拉雅山南麓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

  D.南美洲南部自然景观东西明显不同乃地形阻挡西风所致

 
  下面左图表示各类用地付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右图表示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各类功能区的排列顺序与上左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是      (  )

  A.商业、住宅、工业、城郊农业    B.商业、工业、城郊农业、住宅

  C.工业、城郊农业、商业、住宅    D.城郊农业、住宅、工业、商业

20.上右图地租等值线的分布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下列解释不够合理的是               (  )

  A.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高       B.交通通达度好的地方地租较高

  C.距离市中心近的地方地租较高    D.郊外由于空气新鲜地租较高

 
  右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地点煤矿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23—24题。

23.E、F、G的内容分别是                         (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4.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化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文本框:   图中的左图是某沿海地区两地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右图是某区域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对应①、②情况的下垫面分别是(  )

  A.湖泊和沙地   B.山地和平原

  C.裸地和林地   D.乡村和城市

26.若①、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地气温年

  变化情况,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27.依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流经乙地沿海的洋流应是            (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千岛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8.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叙述是               (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开放程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没有影响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9.在生活中,确定正午的准确方法是                   (  )

  A.当地物体影子最短的时刻      B.当地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

  C.时钟指向12点的时刻       D.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刻

  辽宁省气象台对“暖冬”制定的标准是:从前一年的12月到当年的2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高于30年的平均值0.5℃,就说明是暖冬。2006年冬季东北地区出现“暖冬”,据此判断下题。

30.“暖冬”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果树病虫害加重,小麦减产     B.春节期间到东北旅游观光的人数增加

  C.东北地区来年可能会出现春旱    D.会使水稻种植的北界南移

  “大气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发生时天空长时间灰蒙蒙的;能见度极差。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深受其害。回答23—24题。

31.关于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量燃煤和石油          B.夏季风的势力增强

  C.城市规模不断膨胀         D.植被破坏严重

32.为减少灰霾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B.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

  C.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D.集中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下表为我国几个城市1990~2000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33—34题。

城市

人口增长率(%)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9.65

60.15

12.73

-12.70

24.30

1.90

-16.20

70.10

5.80

33.三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B.近郊现代农业的兴起

  C.近郊大型工业的飞速发展      D.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

34.以下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城市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

  B.甲市近效区人口增长数量高于其它两个城市

  C.缓和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工业和人口压力

  D.近郊区和远效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使该变化产生的重要因素

  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2月14日下午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为管道项目在今年12月最终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回答35—36题。

35.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的突出优点有            (  )

  A.机动灵活             B.投资小,运输速度快

  C.损耗小,平稳安全         D.连续性强,可昼夜不停地运输

36.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     (  )

  A.使我国彻底摆脱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

  B.使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保障我国石油安全

  C.能确保我国获得较为充足的石油供应

  D.有利于我国火电工业的发展

  下表是我国2005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资料,分析回答37—38题。

地区

汽油(万吨)

煤油(万吨)

柴油(万吨)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

消费量

生产量

消费量

华北区

290

757

54

187

545

995

东北区

0

444

0

55

0

881

华东区

1309

1173

401

245

2438

3360

中南区

789

1039

270

276

1438

2243

西南区

0

365

0

121

0

459

西北区

0

400

0

91

0

704

37.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是                   (  )

  A.大多呈现消费量小于生产量     B.西部地区资源短缺造成石油生产量小

  C.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      D.能源紧张的问题非常突出

38.我国为拓宽能源供应渠道应该                     (  )

  A.加强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   B.与周边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国家合作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   D.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综合题。

39.青云花园是我国某城市(36°34′N)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tg30°≈0.577)

 
    图10为青云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11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一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0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

  (1)图11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40.图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                  。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              

  (2)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3)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至少3点)                              

                                      

  (4)在我国加入WTO后的过渡阶段,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对该镇主要出口企业将带来的机遇主要有                              。(至少2点)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文本框: 41.右图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        ;在沿海沙地应种植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浴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选址在     处、     处和     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合理设想。

42.读图,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区域沿海地区都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                               

                                      

  (2)B地区近年成了北方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试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分析其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不属于B地区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  )

A.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C.重点发展林业 D.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4)B地应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型工业和      产业。

43.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监测点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二: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监测点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S11

724

0.162

0.010

0.062

S71

724

0.178

0.006

0.057

S72

725

0.178

0.012

0.061

S73

725

0.220

0.011

0.074

 

  材料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

监测点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其他

S11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71

47.7

11.81

9.33

5.43

25.73

4.03

S72

51.8

10.65

9.86

7.75

19.94

3.55

S73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四: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曲线和月降雨强度与PM10月平均浓度的关系图。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的是哪一个?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S11点的6—7月平均浓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以上图文资料,简述甲城市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规律。

  (4)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A

D

D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A

C

D

D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B

C

A

A

A

AB

A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AC

BC

AD

CD

CD

BC

CD

AB

1,3,5

 
39.(1)F(1分)小

  (2)小区位于北纬36°34′,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0°;正午时,楼的影长达34.66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宽(1分),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40.(1)电子工业、服装玩具、家用电器  有大量廉价劳动力(4分)

  (2)电子工业(1分)

  (3)①苏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工资水平高,已失去成本优势;②电子装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苏北和皖中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苏北和皖中的交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3分)

  (4)①便于企业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输出;②便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③便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4分,答出两点即可)外国商品进入我国市场增多,竞争加剧。

41.(1)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较长,人多地少等。(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水土保持林 亚热带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蔬菜 防护林(4分)

  (3)B C D  F(2分)

  (4)该地区海运方便,应该依托海洋发展经济,发展海滨、海岛旅游,海水养殖、海洋渔业,临港工业或者进出口加工业,同时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满分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2.(1)S71点(2分)。原因:S71点生态环境保护好,植被覆盖率较高(1分);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1分),因此PM10的月平均浓度较低,空气质量好。

  (2)S11点6—7月的PM10浓度较低(2分)。因为6、7月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即由海洋吹向陆地(1分),而S11点正好位于该城市的东南方向,此时由海洋吹来的风带走了大气中的一部分颗粒物(1分),故PM10的浓度较低。

  (3)甲城市PM10浓度时间变化规律:雨季(夏季)PM10浓度较低(1分),旱季(春秋冬季)浓度较高(1分);空间变化规律;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PM10较低(1分),而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大的地区,PM10的浓度较高(10分)。

  (4)加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1分);降低裸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1分)。